分享

内容价值在融合运营中彰显(下)

 谭天论道 2020-12-16

四、拥抱互联网实现全面转型

    第三个阶段,中华美食频道重新做了一个规划,部署了“电视+互联网新媒体”战略。尽管我们渗透新媒体已经有两年的时间,利用互联网也获得了一定的收入,但是远远不够,因为互联网提供给我们电视人的是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我们到底是电视人还是媒体人,或者说我们的现在的商业模式和生存环境,是“还站在我们这条旧船上”,还是“要站一条铁甲重炮”都未可知。我们如何打造平台,如何最大幅度的降低对一个团队、一个人的依赖,而让我们平台呈现出一个更高层次的,一个更多优秀的人来使用的平台,这是一个核心的问题。

    传统电视人有过很大的优势,我们做电视节目有装备、有人才、有策划、有思想,有团队,面对现在的环境怎么发展,我们应当认真思考。一方面,互联网用了一个巧劲儿,他们用的是“大家来办电视”、“大家来办互联网”的方法,所以说很受欢迎,它花很少的钱,提供的只是技术。我想我们应该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来挣钱。另一方面,相对于互联网广告,现在电视的广告投放模式已经落后了,电视台广告的大数据比较模糊,我们不能唱衰广电,但面对着互联网那么大的平台、空间,应当立足广电,借助互联网力量来发展广电。

    对此,中华美食频道是这样做的:

    (一)视频内容碎片化——10万条美食短视频

    中华美食频道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达成合作,成为其最大的美食视频内容大CP运营商,目前正在合作建立“中华美食”视频信息库,服务于中国移动手机多媒体化战略。我们把自己大量的视频节目横切、碎片化,这六万分钟的高清、八万分钟的标清切成了十万多条各种各样的美食的碎片的节目,比如说,炒土豆丝,我这个节目分为四个段落:第一个段落,如何买土豆,第二如何准备土豆丝、配菜,第三如何炒的更脆,第四装盘和营养。这样类似的节目,我们有十万条。

    (二)视频内容细分化——垂直市场深度挖掘

    竖着切,把中华美食频道所有的节目重新分配,分配成:母婴、烘焙、素食、海鲜、名茶、美酒、汤粥、肉禽、果汁、拌菜、减肥、三高、食疗、消费高手等等,这个分配使用的是一个互联网的用户思维,而且都是垂直性的,用户很容易能找到他喜爱的内容,并不是混杂在一起的。

    (三)看中华美食频道,品舌尖上的中国——变“观众”为“用户”

    中华美食频道试图持续地从观众那里获得收入,那就要把观众变成用户。为此,频道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商务类型节目经历了三年的变化,从最早的食材到现在家家用的水,多次尝试都失败了,最后我们停留在“大米”上,大米是中国人的第一主食,是国人能够消费得起的、也能够升级的产品。现在普通人吃的大米都是国库里的大米,一年前的大米,真正生产的好大米是在市场上很难买到的,除非是直供的。我们跟东北黑龙江黑森集团签约战略合作销售他们的大米,去年一年我们销售了40万袋大米,进而我们又把现在的大米进行升级,以前打大米就是抽真空的,方方的一块砖头,我们把大米放到易拉罐里,易拉罐能保湿,同时我们在易拉罐里注入氮气,让大家永远能吃到最新鲜的大米,2016年10月份这样的大米就会上市。

    (四)中华美食频道新媒体战略解读

    首先,中华美食频道官方网站打造的是一个“内容服务中心”。把节目放到互联网上之后,我们形成的用户就形成流量和会员两个体系,有流量就会有广告、销售,有会员就会有忠诚度、广


告、销售,所有我们以中华美食频道的官方网站为核心,尽管pc端的官方网站大家看的不多了,看的更多的是手机,但是作为互联网的中心指挥部、司令部,pc端的官方网站建设是最核心的,它能够有很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所以说,打造好官方网站,进而一步再形成其他方面的呈现是非常重要的;第二个是形成两大体系,第三个是我们在官网上会实现三个收入,视频内容、广告经营和产品销售,第四个是服务端,行成多媒体的优势,我们计划用两到三年的时间,让我们在互联网的收入超过在传统媒体的收入。

五、移动互联网的理念创新

    人性和科技的结合是目前互联网营销和产品设计的趋势,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于是生活服务的移动互联网化开始了。中华美食频道从2012年开始,在美食类商务栏目上试水O2O,这些新的动作不但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使我们的参与者更加多元,更是让“互联网+”这个概念,快速渗透到我们这个全新的健康产业中。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正在推行两个新的理念:

    (一)中华美食频道要做的,不仅是传递健康生活,更是服务于健康生活

    电视与新媒体的转换、商业广告投放的迁移、电视开机率的猛降和互联网力量、市场对客厅娱乐的抢占等,使许多传统媒体的发展步入瓶颈,媒体市场的内部结构和外部需求都在发生巨变。在互联网的大潮下,中华美食频道也从“内容供应商”的角色中跳脱了出来,如何变 “观众”为“用户”,成为频道在互联网思维下不断探索的核心。

    打通屏幕简单,打通用户的行为才是重点和难点所在——跨界跨屏并不只是简单的内容移植,读懂用户,才可能成为真正的赢家。电视节目与商业的联姻,满足观众(用户)“可见即可买”的消费心理,是中华美食频道打造商务类节目的初衷。

    商务类电视栏目与传统电视购物是存在本质上的区别的,商务类电视栏目并不是叫卖,不是用一味的“新、奇、特”来博取眼球。中华美食频道陆续推出的《八辈子学吃》、《寻味大中华》、《食物的秘密》,都是以“原产地拍摄”、“原产地体验”为核心内容,虽然离不开商品,而商品却不是输出的主要对象,商务类电视栏目内容更多主打的是生活方式与价值观传递,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差异化的生活消费解决方案,并通过移动电商的方式最终实现这种传播的真正价值。

    (二)把硬件变成服务,把功能变成体验,“+”出互联网思维来

    互联网O2O是个趋势,移动互联网O2O“随时随地随身”更是个趋势。消费者体量决定一切,庞大的区域差异、群体差异的中国市场,需要更碎片化、更精准的移动O2O。用SoLoMoCo(社交化、本地化、移动化、电商化)来改造自己,盘活线下消费者的衣食住行等各类服务需求。

    从2013年开始,中华美食频道斥资人民币一亿一千万元,将其拥有的3000余期,近8万分钟优质美食节目和近6万分钟高清美食节目进行了碎片化地内容整合,制作成了10万条适合于移动互联网平台播放的美食视频短片,建成了目前中国最大的美食视频资源库。主要服务于移动互联网多媒体化战略,实现视频内容分发,通过丰富的视频内容、良好的播放体验、精确的客户推荐、突出的互动功能,满足不同细分客户群体的视频浏览需求。

    经过与中国移动的多次磋商和积极调整,以及在内容提供商行业地位及行业运营经验、视频资源数量、视频内容与需求的契合度、内容资源的独家性和首发性、可观赏性和稀缺性、后续内容引入能力和内容包装能力、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等诸多方面的严格审查,中华美食频道以其同行业内的领先素质,高分通过了评审,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视频业务美食类的唯一内容合作伙伴。

    与此同时,中华美食频道视频资源库还在积极开拓与数字有线网络OTT平台、VOD平台,以及各大视频网站(爱奇艺、腾讯、搜狐等)、网络机顶盒(小米盒子、未来电视、天猫魔盒等)的合作。中华美食频道的节目资源已从原来的单一的内容传播转向为用户在多领域信息服务方面提供更多资讯,用户在想观看频道节目内容时,已不用再受渠道、时间、地点、播出编排的限制,可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需要观看的内容,完成交互式的资讯服务体验。

    中华美食频道一步一个脚印,在融合创新和电视转型的路上稳步前进,已远不是一个“频道”的概念。这要得益于青岛广电的体制改革,青岛广电中视文化有限公司是一家混合股份制公司,这样的(事业体制)“体外循环”使得运营者具有机制灵活的决策能力和高度市场化的运作能力,这也是内容运营所需要的驱动力和创新力。诚然,中华美食频道如要做大做强,还需要资本力量的进一步推动。

作者分别系中华美食频道总监、总经理;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新媒体研究所所长

《南方电视学刊》2016年第5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