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众号能否走出“七年之痒”?公众号运营如何突围?

 谭天论道 2020-12-16

一、公众号会死?你别吓我


前一段时间,我发现我的公众号谭天论道的阅读数下降了不少,开始以为临近期末学生比较紧张没太多时间阅读。后来发现并非只有我的公众号阅读低迷,许多人都面临种情况。由于整体流量下降、朋友圈使用频次降低、广告主预算减少和短视频冲击等原因,一些接不到广告,没钱养活团队的公众号开始关停并转。虽然我的公众号没有商营,但面对阅读量减少也不得不去调查一下,探明原因。

网上有一篇文章《公众号已死!》让我大吃一惊。不会是危言耸听吧?作者在热嘲冷 讽中吐槽公众号:“越来越多的公众号只是为了洗脑,只是为了利益而写,只是为了关注而写的文章,真的有意义吗?当然你也可以说这篇文章也如此,我不会争论。他们那些写手,像狗屎一样,抄袭来的十八线新闻,一遍一遍拿你的智商当墩布来擦地,摩擦摩擦,你自己知道吗?不就是搞点图片,弄点感动,忽悠你的智商吗?你信的不要不要的,而且还会转发,其实很傻逼!”

两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复盘微信七年,更重要的是不做什么》。微信教父张小龙一直避免公众号过度商业化。然而,在今日头条和抖音的冲击下,在腾讯股价缩水、微视、信息流不给力的形势下,公众号不得不挺身而出。有人认为是短视频夺走了用户时间,从微信切断抖音连接似乎也证明这一点。但我认为微信强大的社交属性是目前不可替代的。我的朋友、易凯传媒黄总坚持认为公众号是“我的地盘我做主”,而无论是头条还是抖音其实都是算法的奴隶。


早在两年前,公众号数量就过千万,然而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虚假微信公众号交易屡禁不止,有人收号有人卖号,公众号的黑产业已经形成了产业链。有公众号揭露这一黑色产业,黑老大急忙通过私下关系叫停。在这次疫情中,笔者也在谭天论道公众号上写了一篇文章《咪蒙系是如何作妖的? 》,揭露哪些吃人血馒头的营销号?无底线无节操的公众号、违法违规的自媒体一直互联网需要治理的重灾区,也是政府管制的重点。

今年6月10日,据长沙市市场监管局在长沙市网络交易监管服务网上发布的公告,公布了 25 家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及其微信公众号名单。同年6月11日,腾讯在线上召开以“微信恶意营销和违规外链治理”为主题的守护者计划大会,大会中表示在3月1日到6月9日的打击行动中,微信公众平台共计删文29065篇,禁封账号8804个,永久封停账号19316个。


平心而论,公众号还是当今中国最大的自媒体平台,众声喧哗,既有主流媒体和各级政府的声音,也有社会精英和民间草根的声音。相对头条号及其他自媒体平台来说,公众号的内容审核还是比较宽松的,只要不涉及过多意识形态和违规内容轻易不会封号,当然删贴和整治也是有必要的。总体而言,良莠不齐且海量内容也给社会管控和平台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不少用户已经对公众号产生厌恶心理。

图文不会死,没什么可担心。短视频、直播对图文有重大冲击,但不必杞人忧天,图文依旧会成为重要的阅读载体。微信用户数量大,裂变传播的基数大,现在公众号的数据虽然下滑了,但也还可以养活很多微信运营者。不过流量下滑也是不争的事实,现在朋友圈看的人也在逐渐减少,公众号阅读流量结构1.推送让原有粉丝看2.朋友圈3.搜索4.在看。现在很多微信阅读量构成是靠朋友圈发力,甚至可以达到40%以上。

二、公众号成也阅读败也阅读

阅读量和用户数似乎成了公众号的硬通货,然而这能反映公众号的真正价值吗?为了追逐阅读量,不少公众号迷失了自己,把心思都用在吸引眼球讨好用户上,真正有价值有独创的内容越来越稀缺。用户数中有多少是常读用户?一般公众号大约在5~10%,我的公众号常读用户比例是13%,算是比较高的了。如何提高公众号阅读量和活跃度?无非两个办法:一是内容做得更好;二是更加垂直,有所为有所不为。



2019年1月8日下午,很多自媒体人的朋友圈被上图刷屏了。2亿?实验室在2018年创作了280多篇10万+条漫,一个建号一年多的公众号竟然营收近2亿?还做什么文字稿,都去做条漫吧!GQ实验室能火,和漫画带来的“陪伴感”有关。分析每篇条漫,可以看出漫画选题以现代年轻人生活和心理为主,洞察当代人情感和生活,整体画面混合欧美、日韩漫画风格。漫画注重细节描绘,尤其擅用人物表情表达情绪。

“条漫号”作为2019年公众号内容的一个风口,诞生了不少新的条漫号。其中,以情感类最多。然而不到一年,朋友圈都在转一篇名为《一个叫大人别出声的公众号在今天死掉了》的文章,这是“大人别出声”这个条漫号的告别文,他们在文中提到:“在又坚持了9个月零7天后,在连续四个月没有接到广告之后,我们终于撑不下去了。”内容同质化迅速让条漫号进入了红海,紧接着被广告主抛弃。

阅读量和用户数似乎成了公众号的硬通货,然而这能反映公众号的真正价值吗?为了追逐阅读量,不少公众号迷失了自己,把心思都用在吸引眼球讨好用户上,真正有价值有独创的内容越来越稀缺。用户数中有多少是常读用户?一般公众号大约在5~10%,我的公众号常读用户比例是13%,算是比较高的了。如何提高公众号阅读量和活跃度?无非两个办法:一是内容做得更好;二是更加垂直,有所为有所不为。


做阅读量其实是为了做广告,吸粉其实是做规模经济,其实玩法还是传统媒体哪一套。难道只有华山一条路?有句话说得好,我们需要一台打孔机,其实我们需要的是墙上一个洞。我们一定要明确目的和手段的因果关系。围绕增加公众号收益还是有别的办法的,比如付费阅读。公众号准备多年的付费阅读终于推出了!尽管它并不适合所有人,但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并找到其规律,也不失为一种运营模式。

我又看了一篇文章《公众号没有未来》,文章开头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你以为公众号是文创行业,回头一看,现在已经做成劳动密集型产业了。”想想也是,在阅读量的驱使下,大多公众号的创作激情已让位于吸粉养粉的劳作。公众号已掉进了商业的红海,公众号发展不仅过了红利期,而且也进入了发展“瓶颈”。面对瓶颈通常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公众号已死”,另一种是“公众号没死,是你的公众号死”。

对文创行业这个大领域来说,比较健康的生态通常是拥有海量的腰部内容作为支撑。对于公众号运营来说,创作能力、文笔并不是第一位,持续输出和更新频率才是根本。而我身边不少朋友开的公众号大多属于玩票性质,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优质内容产能不够。而好的内容需要时间打磨,提高更新频率一定是以降低内容质量为代价的。对此,谭天论道今年开始作了调整,其中之一就是降低产量。要知道,没有质量的数量是没有未来的。

三、玩转公众号要有七十二变

面对七年之痒的公众号是一定要变的。最近,公众号掣出改革“三板斧”:视频号、付费阅读和专辑。笔者在尝试付费阅读之后也写出一篇心得《付费阅读如何能做好? 》。然而,付费阅读与阅读和养粉往往是冲突的。笔者认为在当今中国网民缺少付费习惯的现状下,付费阅读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还是要慎用。不管是付费还是免费,公众号无论怎么折腾,优质内容还是号主的立足之本。

今年以来公众号动作频频,眼花缭乱,不少改动一时半会也看不出是好还是不好。微信官宣正式支持修改个人微信号!终于可以重新做人了……微信iOS和安卓都可以更新到最新版本,想来微信想改的都改得差不多了吧?微信新出“拍一拍”功能,如果是老板在群内拍了拍你,有种得到老板肯定和鼓励的感觉;如果没人拍你,还可以“自拍”,这样还能强行挽尊一波?对于增强群活跃(刷存在感)真是个好东西。昨晚笔者在某个学术群里看到“拍一拍”简直快被学者们玩坏了!

其实公众号的诸多新功能尝试早就该测试,或许是短视频的兴起给了微信临门一脚。公众号平台原是去中心化的,如何公众号的流量分配开始变得中心化,即微信会使用它认为高效的方式,给你推送相关文章信息。目前我感受到比较重大的改动有五点:文末的相关文章推荐;订阅号页面的乱序信息流;专辑整合;号内搜功能;付费阅读。此外,还有搜一搜页面中的“圈子”功能;视频号内容已经可以带动公众号图文链接;以及渐受欢迎的“看一看”。


开头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你以为公众号是文创行业,回头一看,现在已经做成劳动密集型产业了。”想想也是,在阅读量的驱使下,大多公众号的创作激情已让位于吸粉养粉的劳作。公众号已掉进了商业的红海,公众号发展不仅过了红利期,而且也进入了发展“瓶颈”。面对瓶颈通常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公众号已死”,另一种是“公众号没死,是你的公众号死”。

对文创行业这个大领域来说,比较健康的生态通常是拥有海量的腰部内容作为支撑。对于公众号运营来说,创作能力、文笔并不是第一位,持续输出和更新频率才是根本。而我身边不少朋友开的公众号大多属于玩票性质,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优质内容产能不够。而好的内容需要时间打磨,提高更新频率一定是以降低内容质量为代价的。对此,谭天论道今年开始作了调整,其中之一就是降低产量。要知道,没有质量的数量是没有未来的。

其实公众号最大的变化莫不过于引进推荐算法,这或许会在根本上影响公众号的发展。当然,公众号的算法也会与头条抖音不同。不管怎么说,公众号的太平日子已经过去,公众号在改革创新过程中也会有起伏。但我还是可以肯定的说,公众号短期内不会死(但不排除一些公众号关闭),问题公众号会活得怎么样?或者说号主们会活得怎么样?公众号的生态正在改变,运营者你做好准备了吗?如果你有决心并付诸行动的话,下面的内容一定能帮到你(记得打开文内链接的文章和文后扫码入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