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妖的历史干货 | 古风写作必备词汇

 忧郁的妖精 2020-12-16

时间

 年龄
 称谓

 衣饰

 宫室

 什物

 礼仪

古风写作素材

时间

十二时辰表

现代时间

十二时

时辰

23-1

夜半

1-3

鸡鸣

3-5

平旦

寅(yín)

5-7

日出

(mǎo)

7-9

食时或蚕食

(吃朝食的时间)

9-11

隅(yú)中

巳(sì)

11-13

日中

13-15

日昃(zè)

15-17

晡(bū)时

(吃夕食的时间)

17-19

日入

酉(yǒu)

19-21

黄昏

21-23

人定

年龄

_

岁数

解释及出处

_

出生3天汤饼 邀亲友吃汤饼。

_

0-1岁 孩提、襁褓 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未满周岁的婴儿。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

_

幼年 生小 《孔雀东南飞》"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_

幼童垂髫(tiáo)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_

少年 总角、始龀(chèn)、童龀 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童龇”,往往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

_

9岁 教数 语出《礼记》。

_

10岁 外傅、幼学、黄口 十岁可以出外就学。后来就称十岁为“幼学之年”;黄口本指雏鸟的嘴,借指儿童;古代户役制度称小孩为黄,隋代以不满三岁的幼儿为黄,唐代以刚生的婴儿为黄。后来,十岁以下儿童皆泛称为“黄口”。发展语义为无知的年轻人。亦作黄颔(hàn)小儿、黄口小儿、黄口小雀。

_

12岁(女)金钗 

_

13~14岁(女)豆蔻 唐朝诗人杜牧《赠别》:"娉(pīng)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_

13岁(男)舞勺 13岁男孩学习的一种文舞。

_

14岁(女)“二七” 南朝陈后主《车飞伯劳歌》:“年时二七犹未笄,转顾流眄(miǎn)鬟鬓低。”

_

15岁(女)及笄(jī)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_

适婚年龄(女)摽(biào)梅 梅子成熟后落下来。

_

15岁(男)束发、成童、志学 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通常年15岁始称成童。《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_

16岁(女)破瓜、碧玉  “瓜”可以剖成两个“八”字,二八一十六;唐朝李群玉《醉后赠冯姬》:“桂影浅拂梁家熏,瓜字初分碧玉年。”

_

15岁~20岁(男)舞象 成童的代名词。原本是古武舞名。《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疏》曰:"成童,谓十五以上;舞象,谓舞武也。熊氏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

_

18岁(女)“二九” 《初刻拍案惊奇》:“韩子文……年过二九,尚未有亲。”

_

20岁(女)桃李、待年、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_

20岁(男)弱冠、始冠、及冠、冠岁、加冠、冠年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_

30岁 而立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

_

40岁 不惑、强壮 《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续焚书》卷一·书汇:兄虽强壮之年,然亦几于知命矣。

_

50岁 知命、知非 语出《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淮南子原道》:“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_

60岁 花甲、耳顺 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_

70岁 古稀 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_

77岁 喜寿 因喜字的草体似七十七三字组成。

_

80岁 望八、杖朝 韩愈《司业文》:“逾七望八,年熟非翁,在君无憾,我竟不充。”;《礼记王制》:“八十杖于朝。”意谓八十岁可以拄杖出入朝廷。

_

70~90岁耄耋 语出《汉·曹操·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_

88岁 米寿 米字可以分为八十八三个字。

_

长寿老人黄发 老人头发由白转黄。语出《诗经》"黄发台背"。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

90岁 鲐(tái)背、望九 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指长寿老人。"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明人吴晋《与林茂之前辈书》:“先生以望九之年,犹灯下书头字。”

_

100岁 期颐、人瑞 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轼《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人死时的年龄称为终年、卒年或落年。宋人罗泌所著《路史后记七小昊》曰:“小昊青阳氏……在位八十有四载,落年一百有一。”

称谓

古人尊对卑称名,卑自称也称名;对平辈或尊辈则称字。

尊称

1 帝王:万岁、陛下、天子、圣上、圣驾、圣君、君主、国君、君上、王上、大王

   称已死的皇帝:先帝

2 太子、亲王:殿下、千岁

3 将军:麾下

4 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尊称:

使节:节下;

   尊三公、郡首等一定地位的人称:阁下

君对臣的敬称为卿,爱卿

6 对对方或对方亲属的尊称:令、尊、贤、仁

   令:

   称对方父亲:令尊;称对方母亲:令堂;

   称对方妻子:令阃(kǔn);

   称对方兄长:令兄;

   称对方儿子:令郎; 称对方女儿:令爱;

   称对方妹妹:令妹

尊:用以称对方有关的人或物 

   称对方父母:尊上;

   称对方父亲:尊公、尊君、尊府

   称对方母亲:尊堂;

   称对方亲戚:尊亲;

   称对方:尊驾;

   称对方家庭:尊府,府上。

   表对方的意思:尊意;

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

   称对方:贤家 

   称对方儿子:贤郎

   称对方弟弟:贤弟

仁:表示爱意 如:仁兄,仁弟等

7 亲属之间

父之父:祖父,古称王父

父之母:祖母,古称王母

之子:曾孙;曾孙之子:玄孙;玄孙之子:来孙;来孙之子:晜(kūn,同昆)孙;晜孙之死:仍孙;仍孙之子:云孙

父之兄:世父(伯父),父之弟:叔父。两者一起:伯叔

世父叔父之妻:世母(伯母),叔母(婶)

父之姐妹:

父母:高堂,双亲;

岳父母:舅姑,姑嫜(zhāng)

两婿:连襟

丈夫的弟媳与嫂子:妯娌(zhóu li),

                                 娣姒(dì sì)

    娣姒也可指古代同夫诸妾互称,年长的为姒,年幼的为娣。

夫妹:小姑

兄弟:昆仲,手足

兄之妻:嫂,弟之妻:弟妇

兄弟之子:从子、侄

兄弟之女:从女、侄女

姐妹之子:甥,后称外甥

女之夫:婿

夫妻:伉俪,伴侣 

8 对地位高或年长的死者的敬称:

    称已死的父亲:先考,先父,先严 故有“如丧考妣”之成语

    称已死的母亲:先妣,先母,先慈

    称已死之有才德的人:先贤 

9 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朝后,丈人才有专指妻父,敬称泰山,岳父。妻母称丈母,敬称泰水,岳母。

10 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

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

11 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

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圣君。

12 其他尊称的固有说法

妇女:巾帼

男子:须眉 

老师:恩师,夫子

学生:门生,受业 

同学:同窗

谦称

古代帝王的自谦词:

孤(意不能得众)

寡(意为少德之人)

不谷(意不善)

朕(从秦始皇开始专为皇帝自称)

寡君(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

哀家(丧夫的皇后,仅在文学作品、影视作品里出现)

小君(古代对诸侯夫人的尊称)

小童(古代国君夫人的自称)

官吏的自谦词:下官,末官,小吏,臣,微臣 等。

卑职(文官对于上级的自称)

标下(武官对于上级的自称)

小人(布衣面见官时的自称)

奴才(对于职能部门中处于服务阶级的才有此自称,还有就是八旗在入关之前八旗内部一直保留的制度)

老人自谦词:老朽,老夫,老汉,老拙,老粗(称自己没文化),老脸(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

和尚自称:老衲 、贫僧、贫道 、洒家

尼姑自称:老尼、贫尼

女子自称:妾、臣妾、贱妾 、奴家 (旧时妇女自称的谦词。奴即表示自由,从人役使的仆役,故借以自称,表示对对方的敬重。有时男子亦以之为谦称)

寡妇自称:未亡人

自称的谦词:

愚(谦称自己不聪明)

鄙( “鄙人”本意指居于郊野之人。表示地位不高,见识浅陋)

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

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

窃(私下,私自)

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为对方效劳)

在下(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自谦词。古时坐席,尊长在上座)

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

小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词)

小子(子弟晚辈向父兄尊长自称)

不肖(旧时男子自谦词。原指不似其父那样贤能)

不才(旧时男子自谦词。不才即没有才能)

不佞(旧时男子对自己的谦称。意为无口才)

不敏(古人称自己不聪明,不敏捷)

小生、晚生、后学、晚侍 (年轻的读书人在年长者面前的谦称)

拙(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东西。如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敢(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如敢问,用于问对方问题;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小(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谦称自己;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称自己一方亲属朋友时的谦词:

家: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长的亲属时的谦词,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兄等。

舍: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如寒舍,敝舍,草堂;舍弟,舍妹等。

犬子、犬女:称自己的儿女。

小儿、小女:称自己的儿女。

夫人,糟糠,拙荆,荆妇,内人,内当家,贤妻,浑家,堂客,婆娘:称自己的妻子。

贱称

竖子、小子:有轻慢之意的贱称。《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孔雀东南飞》:“小子无所谓,何敢助妇语。” 

别称

平民

百姓:战国后平民的通称。

黎民:即平民。“黎”通“骊”:黑色。因黑发而名。

黔首:黔,黑色,战国时期秦尚黑色,平民用黑布包头。

苍头:汉称仆隶。

布衣:古代富人穿丝帛,平民穿麻布。

褐夫:最粗劣的一种衣服称为"褐",所以贫苦的人被称为"褐夫"。

庶民(庶人):秦汉前对身份比奴隶高的农民和小商人的称谓;秦汉后泛指一般平民。

另有别称:苍生、生民、丁口、村氓(méng 同甿)、黎庶、黎元等。

贵族

冕旒(帝王的代称。王维诗:万国衣冠拜冕旒)

缙绅【jìn shēn 仕宦的代称。原意是插笏(hù 古代朝会时官宦所执的手板)于带】

冠冕(仕宦的代称)

冠盖(贵人的代称。古时贵族才能戴冠乘车)

簪缨(zān yīng 古代达官贵人的冠饰。借以指高官显宦)

纨绔(wán kù 指富贵人家子弟穿的细绢做成的裤子,泛指有钱人家子弟的华美衣着,借指富贵人家的子弟。绔同"裤",又可写为"袴")

释褐(后世科举新进士及第授官)

的别称(讳称)

古代帝王:崩、驾崩、大薨、山陵崩、大行、登遐、晏驾、千秋、百岁

古代诸侯:薨

未成年而亡:夭、夭折、夭逝、殇

父母之死:见背、孤露、弃养等

高龄而死:登仙、寿终正寝、天年已终

尼姑、道士、和尚之死:圆寂、坐化、示寂、示灭、涅槃、羽化、登仙

其他别称有:卒、殁、疾终、溘逝、仙逝、弃世、下世、厌世、作古、千古、长眠、安息、隐化、迁神、解驾、遁化、迁化、迁形、捐舍馆、就木、殒命、驾鹤西去、不得善终等。

衣饰

    衣有广狭二义。广义的衣指一切蔽体的织品,包括头衣、胫(jìng 小腿)衣、足衣等。狭义的衣指身上所穿的;当衣与裳并举之时,就只指上衣。

    上古的头衣主要有冠、冕、弁(biàn)三种。冠又是冕和弁的总名。

明朝定陵出土十二旒冕冠

    上古、中古时代,男女服装的差别不大。"襦"和"裙"男女都穿。唐宋以后,妇女着裙之风大盛,男以为常服,女以裙为常服。

    上古时代还不懂得种棉花。所谓"絮",所谓"绵",都只是丝棉。因此,上古所谓布并不是棉织品,而是麻织品或葛织品。帛则是丝织品的总称。布与帛也形成了低级衣服与高级衣服的对比。

上衣下裳

    先秦主流的服装分为两种:上衣下裳、深衣[直裾(jū)、曲裾]。衣服的左、右相对于穿衣者本人而言。如左衽(rèn 右襟盖住左襟)、右衽(左襟盖住右襟)等。两片衣襟中一片盖住另一片的状态在服饰研究领域被称为“交掩”。古人衣襟向右掩(右衽),用绦系结,然后在腰间束。带有两种:一种是丝织的大带,一种是皮做的革带。大带是用来束衣的,叫做绅,古人常说“缙绅”,意思是把上朝时所执的手版笏插在带间。笏用玉、象牙或竹子制成;革带用来佩戴玉饰等物。

     从战国一直到西汉,人们贴身穿的内衣主要是袍(上下衣一体的大袍子),诗经云: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汉代开始有(kūn 一种遮羞布,如犊鼻裈)。汉代的裤子,即袴(kù),一共有两种,一种是胫衣,仅套在小腿上,一种是开裆裤。

   裘和袍是御寒的衣服。《诗经·桧风·羔裘》说:"羔裘如膏,日出有曜。"《诗经·小雅·都人士》说:"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可见古人穿裘,毛是向外的,否则不容易看见裘毛的色泽。在行礼或接见宾客时,裘上加一件罩衣,叫做 (xī)衣,否则被认为不敬。裼衣和裘,颜色要相配,所以《论语·乡党》说:"缁衣,羔裘;素衣,裘;黄衣,狐裘。"平常家居,裘上不加裼衣。庶人穿犬羊之裘,也不加裼衣。

  袍是长袄,据说里面铺的是乱麻,一般说来,穷到穿不起裘的人才穿袍。汉以后有绛纱袍、皂纱袍,袍成了朝服了。

棕木屐

 上古的叫屦(jù),有麻屦、葛屦等。据说葛屦是夏天穿的,冬天穿皮屦。一般屦是用麻绳编成的。舄(xì)是屦的别名。区别开说,单底叫屦,复底叫舄。《方言》说,屦中有木者叫复舄,可以走到泥地里去,不怕泥湿。
    古人的草鞋叫蹝(xǐ ) 又叫屩(jué)。《孟子·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也。"敝就是破草鞋。
 屐是木头鞋。屐和舄不同,舄的底下只衬一块薄板,甚至只是复底,而屐底下是厚板,且前后有齿。战国时开始有屐。

    后来鞋字变成了鞋类的总称,有麻鞋、草鞋、芒鞋、丝鞋等。
 古书上用皮屦、革舄、革履、韦履等词来指用皮做的鞋子。皮鞋比较贵重,一般人穿不起。《说文》:"革履也,胡人履连胫谓之络鞮(dī)。"络鞮就是后代所谓靴,可见靴是由少数民族传入的。

:《说文》说是足衣,大约是用皮做的。 

帝王

    衮是天子和最高级官吏的礼服。据说衮上绣有蜷曲形的龙,后代所谓"龙袍"就是衮的遗制。

明睿宗身着圆领十二章衮服

    龙袍分为吉服【过节或参加应嘉(节)礼、吉礼、军礼活动时穿的);朝服(皇帝登基、大婚、祭天、祭地等重大典礼和祭祀活动时穿的);行服(皇帝在围猎时穿的);皇帝在春夏秋冬四季分别穿袷(通夹)、纱、棉、裘不同的袍;

    清代只有皇帝、皇后穿龙袍(明黄色、五爪),连皇太子都只穿蟒袍(杏黄色、五爪),皇子蟒袍(金黄色、五爪),亲王、世子、郡王蟒袍(蓝色或石青色、五爪);贝子、贝勒等也穿蟒袍(四爪)。

    马蹄袖是满族人服饰的基本特征之一,方便又保暖。

    最初天子和诸侯大夫在祭祀时戴冠;戴时,天子十二旒(一说皇帝的冕前后各有十二旒),诸侯以下旒数各有等差。后来只有帝王可以戴冕。

贵族

    贵族男子戴冠、冕、弁,也有帻(zé)上再加冠。

   冠是贵族男子所戴的“帽子”。用发笄(jī 发簪)绾住发髻后再用冠束住。冠圈两旁有缨,就是两根小丝带,可以在颔(hàn下巴颏)下打结。

    冕是一种最尊贵的黑色礼冠;上面是一幅长方形的版,叫延,下面戴在头上。延的前沿挂着一串串小圆玉,叫做旒(liú)。

    弁是一种比较尊贵的冠,有爵弁、皮弁。

    古人非常珍视玉。《礼记》:古之君子必佩玉。据说礼服有两套相同的佩玉,腰的左右各佩一套。

平民

     庶人和隐士只能戴巾,即帻。

     庶人穿犬羊之裘御寒,会客也不加裼衣。穷到穿不起裘的人才穿袍。

    贫贱的人穿不起丝织品,只能穿麻织品;最粗劣的一种衣服称为"褐",用粗毛编织。

宫室

西施故里主屋

    宫和室是同义词。区别开说,宫是总名,指整所房子,外面有围墙包着,室只是其中的一个居住单位。(上古宗庙也称宫室)

    上古时代,宫指一般的房屋住宅,无贵贱之分。秦汉以后,只有王者所居才称为宫。

     古代宫室一般向南。主要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分为堂、室、房。前部份是堂,通常是行吉凶大礼的地方,不住人。堂的后面是室,住人。室的东西两侧是东房和西房。整幢房子是建筑在一个高出地面的台基上的,所以堂前有。要进入堂屋必须升阶,所以古人常说“升堂”。

    上古堂前没有门,堂上东西有两根楹柱。堂东西两壁的墙叫堂内靠近序的地方也就称为东序、西序。堂后有墙和室房隔开,室和房各有和堂相通。古书上所说的户通常指室的户。东房后部有阶通往后庭

    室户偏东。户西相应的位置有一个窗口叫。室还有一个朝北的窗口叫

    汉代文献常常提到阁和厢,这是堂的东西两侧和堂毗连平行的房子,和后世阁厢的概念不尽相同。上文说,堂东西有墙叫序。序外东西各有一个小夹室,叫东夹、西夹,这就是阁(汉代阁又指小门) 。东夹、西夹前面的空间叫东堂、西堂,这就是厢。阁和厢有户相通,厢前也有阶。《说文》说:“堂,殿也。”秦汉以前叫堂不叫殿,汉代虽叫殿,但不限于帝王受朝理事的处所,后来殿才专用于宫廷和庙宇里的主要建筑。

    台榭观阙都是统治者的建筑。台高而平,便于了望。榭是台上的木构建筑,特点是只有楹柱没有墙壁。观是宗庙或宫廷大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两观之间有一个豁口,所以叫做阙。汉宫中有白虎观,这种观却是独立的建筑物,至于道教的庙宇叫观,更是后起的意义了。

    春秋时代中国已有高台建筑,战国晚期出现了楼房,汉代显然有了楼房了,而且不止两层。 

    穷人的房子正好是一个鲜明的对比。他们的住房是筚门圭窦 ,甕(wèng)牖绳枢。宫室制度在阶级社会里是有阶级性的。

     殷代一般住房是在地面上挖一个地穴,穴周加培低墙,然后立柱盖顶,出入口有斜坡或土阶。

    殷代遗址至今还没有发现瓦,屋顶大概是茅草盖的。据推测至周初已发明瓦,但是大多数房子仍然是茅草屋,所以古人说“茅茨土阶”“茅茨不翦”。瓦屋是挨不着农民住的。

    砖的发明比瓦要晚些。战国遗址发现过空心砖,那是用于墓中的。晋代陶侃有运甓的故事,也是指运砖。但是用砖砌墙是比较后起的事。

    古人筑墙很早就运用版筑技术,后来又用土坯砌墙。斗拱是我国古代高级木结构建筑里的重要构件,同时有装饰作用。我们从战国铜器图案上可以见到类似斗拱的结构构件。

什物

    古人席地而坐。席长短不一,长的可坐数人,短的仅坐一人。席和筵是同义词。区别开说,筵比席长些,是铺在地上垫席的;席是加在筵上供人坐用的。后来筵字用来表示宴饮的陈设。陈子昂《春夜别友人》:“金樽对绮 筵。”近代“筵席”成为一个词,用作酒馔的代称。

唐《宫乐图》中的壸门床

    古代有两用,既可以用作卧具,又可以用作坐具。《诗经·小雅· 斯干》:“载寝之床”,那是用作卧具;《孟子·万章上》:“舜在床琴(琴,用如动词,弹琴) ”,那是用作坐具。坐时可以凭几。是长方形的,不高,类似今天北方的炕几。《孟子·公孙丑上》说孟子“隐几而卧”。(隐,凭靠) 。几通常是老年人凭倚的,所以古代常以几杖并举,作为养尊敬老的用具。

宫闱宴乐图漆案

    古代进送食物的托盘叫,有长方形的,也有圆形的,前者四足,后者三足,可以放在地上,这是食案。食案形体不大,足很矮,所以《后汉书·梁鸿传》说梁鸿妻“举案齐眉”。此外还有书案,长方形,两端有宽足向内曲成弧形,不很高。后世因为坐的方式改成今天的样子,所以才有较高的案几和桌椅。

    先秦已有字,但是上古的烛并不是后世所指的蜡烛。《说文》 说:“烛,庭燎大烛也”,烛和庭燎是一样的东西,都是火炬。细分起来,拿在手上叫烛,大烛立在地上叫庭燎。

    战国时代就有照明用的(灯) 了,当时的镫和后世的灯不同。因形状类似盛食物的登(瓦豆) ,所以就叫做镫。古代点镫用膏, 膏是兽类的脂肪,《楚辞·招魂》说:“兰膏明烛,华镫错些。”点灯用植物油,是后起的事。

后母戊鼎(旧称司母戊鼎)

    上古的烹饪器有鼎、鬲(lì)、甗(yǎn 等。有陶制的,也有青铜制的。

    鼎是用来煮肉盛肉的,一般是圆腹三足,也有长方形四足的,那是方鼎。鼎足的下面可以烧火,有几种肉食就分几个鼎来煮,煮熟后就在鼎内取食,所以说“列鼎而食”。钟鸣鼎食是贵族奢侈生活的一个方面。

    古人用从鼎内把肉取出来后,放在上用刀割着吃。所以古书上常以刀匕并举,刀俎并举。匕是长柄汤匙。俎是一块长方形的小板,两端有足支撑着,一般是木制的,铜俎很少。

    上古煮饭用鬲,蒸饭用甗。甗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似鬲,里面盛水,烧火煮水使蒸气上升到上层。上层似zèng 底部有孔的蒸器) ,里面放米谷之类。似锅,釜甑是配合起来用的。 

象首纹簠(首都博物馆)

    上古盛饭用(guǐ),是青铜或陶制的,也有木制或竹制的。又有一种(fǔ),长方形。上古的盛食器还有,像今天的高脚盘,有的有盖。豆本是盛黍稷的,后来逐渐变为盛肉酱、肉羹了。古代木豆叫做豆,竹豆叫做笾(biān),瓦豆叫做登(dēng 簦),铜豆还有别的名称。

    筷子古代叫,先秦时代吃饭一般不用筷子,当时是用手送饭入口的,在一定情况下才用筷子。大约到了汉代才普遍用筷子。

战国中期的爵

    上古的盛酒器有尊、觥(gōng) 、罍(léi) 、壶等。觥,同时又是饮酒器;罍壶除盛酒外,还用来盛水。古人用斗勺来舀酒、舀水。

    是古代饮酒器的通称。但是作为专名,爵是用来温酒的,它有三只脚,下面可以举火。上古常用的饮酒器是觚 (gū )和觯 (zhì),战国以后出现了一种椭圆形的杯(桮 ) ,两侧有弧形的耳,后人称为耳杯,又叫羽觞。杯可以用来饮酒,也可以盛羹。杯的质料有玉、银、铜、漆等,汉代很流行。


    古书上常见槃(盘) 匜(yí) 并举,二者是配合起来用的盥(guàn)洗器。匜像一只瓢,有把,有足,有盖,用来浇水洗手,下面用槃接住水。

    以上所说的饮食用具,大多数是贵族所享用的,平民则用陶制的鬲盆盂罐等器而已。

见面礼仪

 古代接待宾客时,每当“坐”着向客人致谢时,为了表示尊敬,往往伸直上半身,“引身而起”,使坐变成跪,然后俯身向下。就这样,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跪拜礼。

 汉代以后,渐渐有了高座和凳椅,人们不再“席地而坐”,原来的“坐”起了很大变化。但跪拜礼仍然存在,变成了等级的标志,广泛运用于官场中。如臣子拜皇帝,小官拜大官,奴才拜主子等,都要行三叩九拜之礼。民间的祭祀、祝寿等,跪拜礼仍世代相传。

 在相互交往中,古代汉族对于不同的对象均有相当的礼节,分为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隶拜九种,称“九拜”。后经发展、演变,一般最常见的有打拱、作揖和跪拜三种。

会客

     古人以跣足为至敬,登堂必先脱屦。

    在汉代以前没有凳椅,人们进食、议事和看书时,只在地上铺一块苇席或竹篾(miè),即席子。人坐在席子上,称为“席地而坐”。如果请客人坐正席,则多垫一重席子,表示恭敬。当时,就连最高统治者也是“席地而坐”,只不过他们坐的席子比普通老百姓的好一些。

    堂上的坐位以室的户牖之间朝南的方向为尊,所以古书上常说“南面”。室内的坐位则以朝东的方向为尊。《史记·项羽本记》说:“项王、项伯东向坐。”汉代还是这种习俗。

    古人坐时两膝跪在席或床上,臀部坐在脚后跟上,脚掌向后向外分开。实际上,古人的“坐”,就是现在的跪。(古人坐着要起身时,先把腰挺直,这叫长跪。长跪可以表示敬意,《战国策·魏策》说秦王“长跪而谢”。又,箕踞在古代被认为是一种不恭敬的坐式,所谓箕踞,是说坐时臀部着地,两足向前伸展,膝微曲,其状如箕。《战国策·燕策》说荆轲刺秦王不中,“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正表现了蔑视敌人的气概。)

    寒冷季节,贵族在行礼或接见宾客时,裘上加一件罩衣,叫做 (xī)衣,否则被认为不敬。裼衣和裘,颜色要相配。平常家居,裘上不加裼衣。庶人穿犬羊之裘,也不加裼衣。

打拱

    右手在内,左手在外,两手合抱以示敬意。古俗男子吉拜尚左,而女子吉拜尚右,称之“纳万福”凶拜,即不友好的拜见礼则相反。作揖,除拱手外,还要弯腰鞠躬。揖有高揖长揖之分。高揖即双手高举,长揖除拱手高举外,还要自上而下,行鞠躬礼。打拱和作揖往往连用,大约是古“九拜”中之“振动”演化而来。这种礼节无尊卑上下之分,为平辈之间的常礼。在古代汉族民间,友人相遇也往往边说“谢”,边打拱作揖相让,以示尊重。

 打拱是最常见的见面礼节,边打拱边寒暄,很有人情味,今天还有很多人见面后行此礼。

    小说中常见:敛衽、敛袖施礼

作揖

    古代宾主相见最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分为三种:

  一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三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

跪拜

    古代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古之拜,只是拱手弯腰而已,两手在胸前合抱,头向前俯,额触双手,如同揖。后来亦指将屈膝顿首、两手着地或叩头及地称为“拜”。

拜手: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行礼时,跪下,两手拱合到地,头靠在手上。《周礼》中作“空首”;也作“拜首”。

再拜:拜两次为再拜,表示礼节之隆重。过去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顿首:跪而头叩地为顿首。“顿”是稍停的意思。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跪而头触地作较长时间停留为稽首。“稽”是停留拖延的意思。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手在膝前,头在手后。头在地必须停留一段时间。稽首是最重的礼节,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