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解码控制下属的权术底线

 脑本主义中心 2020-12-16


深度解码控制下属的权术底线

作为管理者,其管理必然有自己的一套思路,知道底线在哪里,因此,在管理中无论是嘉奖或是处罚下属时,都有上限下限,而如何控制这个限度呢?从使用的工具来看,自然是利用法制手段,但在使用过程中还必须要遵循两大原则,否则必然反噬自己:对处罚之人必须要有恩义,否则在关键时刻,即可能被下属暗地捅刀,没有恩义的处罚,下属必然会有很多怨气,怨气就会转化为反叛的行动;对待你施恩的人,也必然要敢于处罚,否则,这些与你亲近的人,或者受到你恩惠的人,如果没有紧箍咒给他戴戴,那么,这些人就可能恃宠而骄,不把你当回事,事情也就得不到很好的执行。

一、 原文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荆庄王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庄王之氓社稷也,而荆以亡。齐桓公并国三十,启地三千里;桓公之氓社稷也,而齐以亡。燕襄王以河为境,以蓟为国,袭涿、方城,残齐,平中山,有燕者重,无燕者轻;襄王之氓社稷也,而燕以亡。魏安釐王攻燕救赵,取地河东;攻尽陶、魏之地;加兵于齐,私平陆之都;攻韩拔管,胜于淇下;睢阳之事,荆军老而走;蔡、召陵之事,荆军破;兵四布于天下,威行于冠带之国;安釐王死而魏以亡。故有荆庄、齐桓公,则荆、齐可以霸;有燕襄、魏安釐,则燕、魏可以强。今皆亡国者,其群臣官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

  故当今之时,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故审得失有法度之制者,加以群臣之上,则主不可欺以诈伪;审得失有权衡之称者,以听远事,则主不可欺以天下之轻重。今若以誉进能,则臣离上而下比周;若以党举官,则民务交而不求用于法。故官之失能者其国乱。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则好赏恶罚之人,释公行,行私术,比周以相为也。忘主外交,以进其与,则其下所以为上者薄也。交众、与多,外内朋党,虽有大过,其蔽多矣。故忠臣危死于非罪,奸邪之臣安利于无功。忠臣之所以危死而不以其罪,则良臣伏矣;奸邪之臣安利不以功,则奸臣进矣。此亡之本也。若是,则群臣废庆法而行私重,轻公法矣。数至能人之门,不一至主之廷;百虑私家之便,不一图主之国。属数虽多,非所尊君也;百官虽具,非所以任国也。然则主有人主之名,而实托于群臣之家也。故臣曰:亡国之廷无人焉。廷无人者,非朝廷之衰也;家务相益,不务厚国;大臣务相尊,而不务尊君;小臣奉禄养交,不以官为事。此其所以然者,由主之不上断于法,而信下为之也。故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能者不可弊,败者不可饰,誉者不能进,非者弗能退,则君臣之间明辩而易治,故主仇法则可也。

  贤者之为人臣,北面委质,无有二心。朝廷不敢辞贱,军旅不敢辞难;顺上之为,从主之法,虚心以待令,而无是非也。故有口不以私言,有目不以私视,而上尽制之。为人臣者,譬之若手,上以修头,下以修足;清暖寒热,不得不救;镆铘传体,不敢弗搏慼,无私贤哲之臣,无私事能之士。故民不越乡而交,无百里之感。贵贱不相逾,愚智提衡而立,治之至也。今夫轻爵禄,易去亡,以择其主,臣不谓廉。诈说逆法,倍主强谏,臣不谓忠。行惠施利,收下为名,臣不谓仁。离俗隐居,而以诈非上,臣不谓义。外使诸候,内耗其国,伺其危险之陂,以恐其主曰;"交非我不亲,怨非我不解"。而主乃信之,以国听之。卑主之名以显其身,毁国之厚以利其家,臣不谓智。此数物者,险世之说也,而先王之法所简也。先王之法曰:"臣毋或作威,毋或作利,从王之指;无或作恶,从王之路。"古者世治之民,奉公法,废私术,专意一行,具以待任。"

  夫为人主而身察百官,则日不足,力不给。且上用目,则下饰观;上用耳,则下饰声;上用虑,则下繁辞。先王以三者为不足,故舍己能而因法数,审赏罚。先王之所守要,故法省而不侵。独制四海之内,聪智不得用其诈,险躁不得关其佞,奸邪无所依。远在千里外,不敢易其辞;势在郎中,不敢蔽善饰非;朝廷群下,直凑单微,不敢相逾越。故治不足而日有馀,上之任势使然之。

  夫人臣之侵其主也,如地形焉,即渐以往,使人主失端,东西易面而不自知。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峻法,所以凌过游外私也;严刑,所以遂令惩下也。威不贰错,制不共门。威、制共,则众邪彰矣;法不信,则君行危矣;刑不断,则邪不胜矣。故曰:巧匠目意中绳,然必先以规矩为度;上智捷举中事,必以先王之法为比。故绳直而枉木断,准夷而高科削,权衡县而重益轻,斗石设而多益少。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辟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厉官威名,退淫殆,止诈伪,莫如刑。刑重,则不敢以贵易贱;法审,则上尊而不侵。上尊而不侵,则主强而守要,故先王贵之而传之。人主释法用私,则上下不别矣。

二、译文

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永远强大,也不可能永远弱小。领导推行法治的力度大,国家就会强大;领导推行法治得力度小,国家就会弱小。楚庄王兼并二十六个国家,版图拓展三千里,此土地上的百姓和大好河山没什么变化,可是楚国现在衰弱了。齐桓公兼并了三十个国家,版图拓展三千里,齐国虽然还存在,但是齐国现在也衰弱了。燕襄王以黄河为国界,以蓟为首都,兼并了涿州、方城,几乎灭了齐国,荡平了中山国,和燕国结盟的国家就会受到他国重视,没有关系的就会受到他国轻视,燕国虽然也还存在,但是也衰弱了。魏安曆王围赵救燕,夺取了黄河以东地区,占领了陶、卫地区,攻打齐国,占领了平陆地区,攻打韩国,占领了管地,在淇水战场上大获全胜,在淮阳与楚国的遭遇战,楚军大败而走,在上蔡、召陵的会战中,楚军彻底被打败,魏国兵马遍布天下,威慑世界各国,但安曆王一死,魏国就衰亡了。因此,有了楚庄王、齐桓公、燕襄王、魏安曆王,这四国就能够强大。如今这四国衰败的原因在于各阶层官吏都不干实事了,进而目无法纪,徇私舞弊,国家持续衰弱就如抱薪救火一般,反受其害。

本段举例说明法治的有效成果,以及不执行法治后果。

所以,现在这个年代,能够完全放弃私利,一心为国家利益奋斗的人,才能使国泰民安,才能使国防军事强大。所以依法治国的领导,就能驾驭下属,而不会被下属欺诈;懂得权衡利弊的领导,就不会被下属用国际政治压力来欺骗自己。现在,如果靠名声来用人,那么下属就会弄虚作假来骗领导;如果靠关系来用人,那么下属就会通过结党来跑官要官。这样做的话,官员人浮于事、国家就会动乱。如果依靠名声的好坏来赏罚,那么,下属们就会不顾法律,玩弄手段,官官相护。下属不顾及领导的利益与人勾结,培植党羽,自然就不会对领导尽心尽力了。下属的朋党势力一旦做大做强,即使其犯了错,为其辩护掩饰的人也会很多。所以导致忠诚得下属遭殃,奸邪得下属反而得利。忠诚的下属如果没有犯错而遭受政治迫害,那么,其他忠诚的下属就不会出来送死了;奸邪的下属没有功劳反而获得利益,那么,奸邪的下属就会有样学样的去继续为害了,这就是政权丢失的原因。长此下去,下属们必然不顾法度而询私情。下属就会巴结权臣,而不会在乎君主了;只为私利,不顾国家和领导利益。这样就会有很多下属不把领导当回事,就会有很多官员在其位而不谋其政。如此,领导就成了摆设,实权落入权臣手里。所以,走向衰弱的国家就没有官员愿意为国出力,都忙于发家致富去了;下属眼里只有权臣,而没有君主;下属拿着公款吃喝去结交关系,丝毫不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之所以造成如此局面,在于领导不能依法治国,放纵官员的各种恶行。所以,英明的领导依法选材用人,不靠个人喜好用人;依靠法治来赏功罚过,不靠感觉评估。能者上,庸者下,徒有虚名得人不会被重用,遭人诽谤的人不会被处罚,那么,领导和下属的上下级关系就能管理的紧紧有条,无非就是用好法制手段。

本段阐述人性的自私自利的本性导致的后果,以及用法治国的优势。

有能力的下属,尊敬领导,忠于领导。在工作中不敢推辞杂事、难事。服从领导安排,听从领导命令,不搬弄是非。上班不说闲话,聚焦在公事上,领导能够控制一切。下属就像是领导的手一般,能将头、脚打理收拾好;在冷暖变化时,会调节身体的需要;遇到危险时,必然与其拼命。领导不以个人利益而用有能力的人。因此,民众不会跑到外国与他人交往,也就不会有背井离乡的忧愁。贵、贱、愚笨、聪明都能各安天命,这是管理的至高境界。现在,蔑视物质利益,而习惯到处闯荡,选择老板的人,我认为这不是真的不爱钱财。用欺诈对抗法治,不顺从领导提意见,我认为这是不忠的表现。下属施恩与人,收买人心,我认为

这是不仁的表现。隐居避世,抱怨领导的人,我认为这是不义的表现。出使在外国的下属,这是每天都要消耗国家的财富资源的,但他们趁着国家危难时刻,却吓唬君主说:外交关系没有他就无法建立,国家间的利益纠葛,没有他就解决不了。而领导却相信了他,将国家的命运寄托在他的外交斡旋中,通过打压领导来抬高自己,损害国家利益而满足其私利,我认为这是愚蠢的。这些行为,在国家动乱时常有发生,也是前任领导所要求根除的。集团创始人说过:下属不要太嚣张,不要以公谋私,服从领导安排;不要耍阴谋诡计做坏事,要跟着领导的方向走。历史上的太平盛世,都是奉公守法,放弃为谋私利的做法,从始至终跟着领导要求行事,锻炼能力积累经验,随时等候领导的启用。

本段进一步阐述依法治国的必要性。

领导凡事都亲自考察下属,时间精力就会不够。并且领导总是盯着下属,下属就会掩饰自己表现、态度、语言来应付。前领导人认为这样太过劳累,所以不靠自己个人的力量,而是利用法律制度,重视赏罚的运用。前领导人控制了关键节点,所以法令虽然简练,但是领导的权力不会受到威胁,独裁统治全国,聪明人不敢欺诈,阴险的人也无法拍马,奸诈小人不能依附于人。出差在外的下属,不敢擅作主张;即使领导的心腹之人,也不敢埋没好人而粉饰错误;中央的管理层人员,都能用心为国家办事,不敢越权行事。所以,领导人很少管理这些事务自然就有充足的时间,这是领导利用权势的结果。

本段阐述依法治国对领导人管理的优势作用。

下属夺取领导的权力,就像地形一样,是渐进式的发展,使领导失去治国的正确思想,最后不知不觉的将领导的权力完全夺取。所以,英明的领导人不会让下属游离于法律之外,也不会允许下属在法律之内施恩,一切都符合法律要求。法律是用来制裁徇私枉法、以公谋私的行为;严刑是用来实际惩罚下属的。权威是要建立在对错误的惩罚之上的,法律制度是需要统一的标准的。如此,所有的弊端恶行就会暴露出来;有法不行,那么领导人的权威就会削弱;有错不罚,那么奸邪的行径就会泛滥成灾。就像能工巧匠也要以工具来测量,聪明人办事,也要依据现行法律来处理事务。所以测量好了,弯曲的地方就要削直,高出的地方就要削平;称具得作用就是减重补轻、减多补少。所以,依法治国,就在于制定法律全面推行下去即可。法律不偏袒权贵的人,墨绳不会迁就弯曲的东西。法律要处罚的人,再聪明的人也要受到制裁,再勇敢的人也无法抵抗。惩罚时不会规避高层管理人员,奖赏时不会遗漏平头百姓。所以,法律能够纠正领导人的过失,能够追究奸邪的下属,治理动乱,判断错误,削减多余,统一规范民众的行为,法律是最适用的工具。整治官吏,威慑民众,除去淫乱怠惰,禁止欺诈虚伪,刑罚最合适有效。刑罚重,下属就不敢以权压人;法律严明,领导的权势就不会受到威胁。领导的权威树立了,掌握要害关节就会变得强势。所以前领导人才依法治国延续至今,领导要放弃法治而凭个人力量来管理国家,那么,领导就会沦为和下属一样的人了。

本段阐述依法治国对领导权势威严稳固的作用

三、深度解码控制下属的权术底线

人是非常社会化的动物,也就是说,人是热于群居的动物,所以,人都很难耐得住寂寞,其主要表现在于人的组织力比较强大。而人之初是善还是恶?其实人的善恶是与生俱来的,既有善的成份又有恶的成分,人的善在于为了人类这个群体可以延续传承以及对外威胁时,这个善的成分表现突出,但对于内部或自己的发展,人的恶就可能突出表现出来,自私自利,损人利己。

所以人性善恶没有必要争辩,因为善恶是伴随人的整个过程,因环境和需要随时转变。而法治手段恰好在于最大可能规避人性善恶循环,以及最大可能对人这种社会化动物的组织性的优化作用。

1、依靠法治优势

这里我不讲法治的公平性、统一性或者容易推广的普遍性、延续性。现在重点要阐述的是如何利用法治来强化领导手中的权力的问题,也就是解决领导的附庸的附庸,依然还是领导的附庸的问题。也就是说国家摊子做大了,必然会采取层级递进式管理,从上往下,处于高压态势,居高临下便于稳固权力。法治其实就是领导借助管理下属的武器,作为专制独裁的君主,法治就是领导不能直接到达的地方,法治可以代替领导的意志进行管理。

2、规避人治弊端

人治的劣势在于,领导单凭个人的精力与时间,是无法有效管理各层官吏,无法完成各种烦杂的事务。而法治则可以规避这个不足,所以依靠法治利用他人的智慧与时间来管理,如此,领导即可腾出更多的时间吃喝玩乐,享受权力,只要最后决策就行。并且法治的作用,也可以最大可能的规避下属的自利行为,同时体现领导的意志。

3、防止夺权生变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什么意思?就是所有的财产和所有的人都归领导私人所有。所以领导一面需要借助官吏来管理国家,另一方面也要防止下属专权。下属都是寄生在帝王的羽翼之下,分到了一部分权力,也就是代表了皇权在管理。所以下属官吏是最接近皇权,也是最容易最可能夺权篡位的人,但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等待时机将领导丑化、矮化、无能化、昏庸化、架空化等之后,下属就可借助掌握的资源,一举夺权上位。所以,法治在防止下属夺权的作用,就是要让下属安守本分,有错一定要罚,有功也要赏,如此建立了领导得威慑与恩义,防止夺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