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274 舌尖上的蔡泽——蔡泽一语惊醒梦中人,范雎被迫解甲归田

 光宇阵 2020-12-16

上一次说到,范雎见了蔡泽,经过一番言论之后发现蔡泽这个人嘴皮子功夫的确了得,不是想象当中那个纯愤青,而是确实有两把刷子的,赶紧地迎进来,奉为上宾,继续开聊。

蔡泽一见,诶,这事儿靠谱,就更得意了,对范雎说:“相国啊,所谓‘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地之常数也。进退盈缩,与时变化,圣人之常道也。所以,‘国有道则仕,国无道则隐。’圣人说了:‘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说到这儿,蔡泽顿了顿,吞了口口水,瞄了一眼范雎。看见范雎在认真地听,还不由自主地微微点了点头,他就更得意了:“相国您知道吗?所谓‘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龙飞于天那确实是很得意,但您可别忘了下面还有一句,叫‘亢龙有悔’。您老在天上飞,飞得愉快飞得欢,飞到后来力气不够了,那就成了亢龙了,您就得从天上掉下来了!”蔡泽这话的意思就是说,您不如知趣一点,您在秦国的上空飞了好一阵了,就赶紧迫降吧,不然,秦王把您脑袋给削了,您飞着飞着就失事了,一头栽地上,那就身败名裂啦!

范雎听了,抬起眼来看了蔡泽一眼,说:“先生的意思是我的荣华富贵已经到了顶峰了吗?”

蔡泽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只是继续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啊!通过不义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孔圣人来说,那就像浮云一样。而您现在私怨已了,该报的仇报了,对您有恩的人您也已经报答了,该心满意足了。这种情况下,却没有应变的谋划,我个人觉得您有点失策。”

范雎听了,又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打心眼里来说这个问题他不是没有想过,但从来没有人明确给他指出过,自己心里边也就不了了之了。

                           右为秦昭王

蔡泽接着说:“像苏秦、智伯那样机智多谋,不是不能够避开耻辱远离死亡的,但他们为什么死于非命?原因就是“贪得无厌”迷惑了他们。这几位功业告成却不愿意放弃权力,遭遇竟然如此悲惨,我想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能伸而不能屈,能往而不能返’了吧!当年越国的范蠡知道这个道理,故而超脱尘俗避开世事,永远做个悠然自乐的陶朱公。先生您没有见过那些赌博的人吗?有时候要下大赌注,有的时候要分次下小注。您现在任秦国相国,出谋划策不需要离开座位,指点江山不必走出朝廷,坐着指挥就可以控制诸侯,谋取三川之地,展开威势,用来增强宜阳的实力,打通天险,堵塞太行山的通道,使得山东六国不能联手,栈道连绵千里,可直通蜀汉之地。天下诸侯没有一个不怕秦国的,秦国的愿望满足了,您的功业也到顶点了,这就到了秦国要分次下小赌注的时候了。您若这个时候还不思隐退,那将会有商鞅、吴起、文种的结局呀!”

范雎听了,低头想了想,蔡泽说得好像确实也在理。在过去那数十年当中,秦国下的赌注确实很大,幸运的是每一次都赌赢了。现在雄霸天下就在眼前了,这个时候再用些大动作,那恐怕就是赌注太大了。确实应该好好地思量一下,分次下小赌了,一点一点地蚕食中原。想到这里,范雎忍不住又抬头看了一眼蔡泽,心说:这个小伙子有头脑,够醒目。

蔡泽又接着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鉴于水者见面之容,鉴于人者知吉与凶。’那是说以水作为镜子能够看到自己的面容,以人作为镜子就知道自己的吉和凶。书上也说‘成功之下,不可久处。’在成功的盛名之下是不能够呆得太久的。商鞅、吴起、文种的灾祸,您何必去亲身感受呢?您为什么不在这个最好的时候送回自己的相印,放开权力让给贤能的人,而自己隐退去游山玩水呢?这样一来,您必然有当年伯夷一样的正直廉洁的美名,长享您的爵位,世世代代称侯,还会有许由、延陵季子谦让的美誉。这么做比起您最后遭到灾祸来,怎么样啊?您看哪一种情形更好呢?忍耐不能自动离去,而且不能自我决断犹豫不决,必然遭难哪!《易经》上也有说‘亢龙有悔,能上不能下,能伸不能屈,能往不能返’就会有这样的后果,这要让我们警惕。希望先生能仔细考虑考虑这个问题!”

一番宏篇大论,蔡泽引经据典,把过去曾经发生过的活生生的例子、书上说到的大道理通通搬了出来,连《易经》的开篇第一节当中的“飞龙在天”和“亢龙有悔”都给扛出来了。哎!不能不服,这人真能说啊,可谓之“舌尖上的蔡泽”啊!

一番话说下来,连范雎都不得不服。从某种程度来说,他已经被这一次辩论赛的反方代表蔡泽先生的言谈给吓傻了,巴不得立刻让出权位,生怕晚了一步,自己也像苏秦、商鞅一样,第二天就被拉出去车裂,为天下所笑。于是他立起身来,对着蔡泽长鞠拜谢,说:“先生所言甚善,我也听说‘欲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有。’承蒙先生教导,我恭听从命。”范雎说这话里面引用的那句话的意思就是,有欲望而不知道满足,最后就会失去欲望,要占有却不懂得节制,就会丧失曾经占有的东西。这句话确实是为人处世的一句金玉良言,放到几千年以后的今天,依然用得着。

蔡泽彻底说服了范雎。究其根本,蔡泽所说的道理和所举的例子,核心就是功成身退。这个意思在范雎的心里绝对是知道的。范雎是何等聪明的人,这一点想不到,他就做不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但问题是,范雎也有他的弱点,就像我们说到的一样,这个人对于一些细节太讲究太计较了。他就是对于现实当中的诱惑一而再再而三地拖,不肯实行,舍不得放弃。蔡泽的言论当中,最后一段说到苏秦、智伯的时候说得尤其好,意思就是说你既然知道功成身退的道理了,但为什么就拖着不肯实行呢?这一下算是彻底地击中了范雎心头最脆弱的部分。

正是因为这一段辩论异常精彩,太史公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当中详细地记载下来了。原文实在太长了,我们在这里也不卖书包了,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找原文来好好的看一看。我们不妨在这里说说太史公司马迁对于蔡泽的评价和对于这件事情的总结,太史公是这么总结的,他说:“韩非子说:‘长袖善舞,袖子长的人善于舞蹈,钱多的人善于做生意。’这话说的很实在呀。范雎、蔡泽是人们所传说的一代辩士,辩论能手,而在当时,游说诸侯以至白发苍苍都没有遇到知音的人并不是因为他计策谋略拙劣,而是他们在游说的时候获得功效的条件不够,到了他们两个人,寄居秦国,能够相继获得秦国的卿相地位,名传天下,原因就是国家强弱的形势不同了。但是辩论高手也有偶然的机遇,许多像范雎、蔡泽一样贤能的人,因为没有机遇,不能尽展才华,这些人哪能说得完呢!然而如果范雎、蔡泽两个人不遇到困难的境遇的话,又怎么可能奋发有为呢?”太史公就是太史公,一番话说得字字珠玑一针见血,在这里要特别把太史公的这段话送给那些怀才不遇的能人们。

在和蔡泽辩论后的第二天一大早,范雎就起来赶紧洗脸,生怕出门晚了自己就会失去机会,最后被车裂而死,因为他急着跑到秦王那里递交辞职报告。他在洗脸的时候瞥一眼青铜的镜子,发现自己容颜确实苍老了。他幻想着在微雨寒村的画面,一枝夏日清晨的花开在野外人家的屋檐之下,花瓣上没有露水,他在花下被自己的老婆小蜜们簇拥着,在花丛中荡漾着。这就是他想要的退休生活了,功利的樊笼困扰他已经太长久了,政治游戏当中的邪恶如影随形。范雎累了,他不知道自己是否比一只在黎明跳闹的黄鸟来得更聪明一些。

从幻想当中抽身而出,范雎急急忙忙地找到了秦昭襄王,准备把自己的相位献出去,避祸保命。他说:“大王,臣昨日见了一位燕国贤者能人辩士,此人对于三王五霸的功业有真知灼见,足以担任秦国相国。臣恭请避位让贤。”对于范雎的辞职,秦昭襄王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了。他甚至觉得范雎这样隐退是最好的结局,对谁都好。郑安平、王稽叛国事件弄得秦王已经很被动了,杀了范雎又不好,不杀又立不了法,还不如让范雎先下野,避开舆论的攻击。好了,现在范雎主动来提出这个方案了,那就最好不过了,于是乎就欣欣然接受了范雎的辞呈。

范雎摸摸脑袋,哟,硬邦邦的还在,于是欢天喜地地回家了,欣喜若狂地带着老婆们收拾东西准备走了。这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不一定就死在沙滩上啊。蔡泽来取代相位了,范雎全身而退了,事情就这么简单吗?哪里,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是不一定死在沙滩上,但可以死在别的地方啊。范雎想退出江湖,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你想退出江湖,江湖却永远记得你。

在湖北出土的秦竹简《编年纪》当中有明确的记载,就在蔡泽来到秦国的这一年,公元前255年,范雎死了。秦简上是说“昭王五十二年,王稽、张禄死。”这张禄就是范雎了。这句话实在太过简单了,以至于我们并不知道到底是秦王把范雎杀了呢还是秦王强迫他自刎了,但是这一句话明确告诉我们,范雎最后的死去是受到王稽叛国案牵连的,所以这两个人的名字在秦国的历史上是编在一起的。到底是秦王听了闲言碎语或是干脆扛不住舆论的压力,于是追上去,在路上或是在乡下的某个隐居的地方赐范雎而死。具体的细节,后人就不得而知了。

文案初校:齐整

文案修订:羊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