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物理探秘】物理老师骑着小电驴带你揭秘多普勒效应

 baoyisheng143 2020-12-16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当一辆救护车迎面向我们驶来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听到的声音音调(频率)较高;而当救护车离去时声音音调(频率)较低。其实,我们很多小伙伴可能不知道,这个现象和医院彩超是同属于一个原理,那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效应(Doppler effect)

多普勒效应(Doppler effect)是为纪念奥地利物理学家及数学家克里斯琴·约翰·多普勒(Christian Johann Doppler)而命名的,他于1842年首先提出了这一理论,主要内容为物体发出的波长(wavelength)因为波源(source)和观察者(observer)的相对运动而产生变化。

(Christian Johann Doppler)

在运动的波源前方,波被压缩,波长变得较短,频率变得较高;在运动的波源后面时,会产生相反的效应,波长变得较长,频率变得较低;波源的速度越快,所产生的效应越大。

在我们的生活中,所有波动现象都存在多普勒效应。

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刻的感受到生活中的多普勒效应,物理董老师带领学生来到了教学楼旁开阔的空地处,让同学们骑上小电驴,手拿能够发出鸣笛声的小音箱,来模拟救护车驶过我们的情境,来感受一下具体情况吧~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多普勒效应来测量波源的速度。

那么问题来了,小音箱发出的声音不止一个频率,到底怎样才能测出声音的频率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只需要两款手机APP就能解决,一是Sonic,这款APP可以发出一个单一频率的声音;另一个APP是Sonic Tools,用它可以测出接受的声音的频率。

接着,物理董老师让同学们带着问题与思考,进行了二次实验。

通过视频我们可以听到在音调最高的时候,测出频率显示为451Hz;在音调最低的时候,测出频率显示为430Hz。

通过这次生动的课堂实验,同学们对于多普勒效应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回归课堂之后,物理董老师也给同学们抛出了几个小问题:

假如当老师骑小电驴的速度超过了音速,会发生什么?

多普勒效应的公式还能适用吗?

在给同学们充分的思考时间后,老师揭晓了答案:若小电驴的速度超过音速,会发生音爆(Sonic Boom),多普勒效应的公式不再适用。音爆(Sonic Boom)是指在空气中运动的物体速度超过音速时,产生冲击波而伴随产生的巨大响声。音爆产生的声音巨大,听起来像爆炸一样,让我们来看看超音速飞机产生音爆的视频吧。

音爆原理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像水中投入石子产生的水波一样,通过波的形式向外传播,这就是声波。

我们平时听见的声音就是声波传入耳内使鼓膜震动而产生的。当飞机在空中作超音速飞行时,在机头或突出部分,也会像水中前进的快艇一样出现一种楔形或锥形波,这就是激波。

飞机所发出的疏密状的音波无法跑到飞机前方,所以会全部叠在机身后方,形成圆锥形状的音锥。当它们向外传播时,便互相干扰和影响,然后汇集成一道包罗机头的音爆前激波和一道尾随机尾的后激波。这种波虽然可以用楔形水波来比拟,但有着迥然不同的性质。

激波的厚度很小,经过波后空气的压强、密度、温度都突然升高,速度立即下降。当这两道激波波及到无论哪个空间和物体时,均会感到这种强烈的变化,反映到人的耳朵里,使耳鼓膜受到突然的空气压强变化,感觉像是两声雷鸣般的巨响。

在突破音障时伴随的一个奇特现象便是“音爆云”,这是由于在激波面后方由于气压增加而压缩周围空气,使水气凝结形成微小的水珠,看上去就像云雾一般。这种云雾通常只能持续几秒钟,激波现身,转瞬即逝。

来源:省泰中国际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