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趋利避害,是人性的弱点,不未知风险的情况下,明哲保身是上策

 职场智谋 2020-12-17

职场智谋 ” 专注研究人性的规律与智慧,揭秘职场潜规则以及办公室政治

【参考书籍】《左传》哀公八年(公元前487年)

【事由】鲍牧又对公子们说:让你们中有人得到四千匹马好吗?公子们告诉了齐悼公,悼公对鲍牧说:有人说你的坏话,你暂且到潞地等待调查。

要是真有其事就让你带着一半家产出国,要是并无其事就让你恢复原位,到鲍牧出门上路时,则只让他带了三分之一财产,走到半路又只让他带两辆车,到潞地就把他捆绑进堿,随后便杀掉。

【解析】

1、挑拨内斗

鲍牧又因为不支持立齐悼公为君,所以得罪了齐悼公,齐悼公继位后,之所以不动鲍牧又,是因为权力根据还不稳定,不想节外生枝,所以暂时不动鲍牧又。

鲍牧又也是知道齐悼公因为权力根据还不稳定,所以暂时不敢动他鲍牧又,所以先下手为强,趁现在齐悼公权力根基还不稳定的情况下,挑拨公子们与齐悼公内斗。

2、借刀杀人

公子们只要参与内斗,就可以消耗齐悼公的势力,等齐悼公的势力消耗得差不多的时候,就可以联合其它公子们抢夺君位,到时就可能借助公子位之手除掉齐悼公。

为何要挑拨公子们内斗?因为鲍牧又得罪了齐悼公,而且鲍牧又的势力并不足以跟齐悼公抗衡,要想保命只有除掉齐悼公,所以只能挑拨公子们过与齐悼公内斗。

3、权力诱惑

要想挑拨内斗,就必须要有极大的利益,而公子们是齐室贵族,可以说啥都不缺,唯一缺的就是齐国的最高权力,也就是当齐国的国君。

所以鲍牧又就跟公子们说,让他们中有人得到四千匹马,意思是扶持他们其实一人当选国君,国君的位置吸引力足够,但鲍牧又没想到的是,公子们在背后捅他刀子。

4、风险太大

为何公子们最后向齐悼公告密?难道他们对国君的位置不感兴趣?非也,其实公子们谁都想当国君,之所以向齐悼公告密,是因为知道的人太多,风险极大。

鲍牧又公开与公子们说,此时公子们都已经知道这件事,但因为国君只有一人,到时候必定会互相残杀,到时谁死谁活都不知道。

5、暗中告密

权势最大的公子占据优势,而弱势的公子则最吃亏,而弱势的公子为了自保,必定会选择向齐悼公告密,而强势的公子则害怕弱势的公子告密。

如果弱势的公子们向齐悼公告密,而强势的公子们却不告密,到时齐悼公必定不爽不告密的公子,到时候小命有可能不保,所以谁也不敢怠慢,于是都选择向齐悼公告密,从而明哲保身。

6、人性弱点

公子们集体向齐悼公告密,这就是人性的弱点,因为知道的人太多已经泄密了,虽然我可以保证我自己不告密,但我不保证别人会不会告密。

在不知道别人的想法的时候,只有向领导告密表忠心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否则为了所谓的忠义而死守秘密,而别人却暗中向领导告密,到时候受伤的则是自己。

7、趋利避害

公子们正是因为不清楚其它公子的想法,万一他们告密怎么办?为了安全起见,所以只能向领导告密,这就是人性趋利避害的本性。

那么鲍牧又要怎么做才是上策?其实鲍牧又应该暗中试探势力最强的公子,并且明确说明只有你知我知,如果有谋反的意向,那么就可以联合谋反,这样就可以除掉齐悼公。

势力最强的公子因为只有他一人知道,这样就可以闷声当国君,而且风险也没那么大,在面对国君职位的诱惑下,有很大可能性与鲍牧又联手谋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