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雍正王朝:年秋月临终前提邬先生,是对雍正帝还是邬思道的控诉?

 杨角风发作 2020-12-17

有人问:《雍正王朝》中年秋月临终前,讲:“告诉邬先生,我要走了。”是不是对雍正帝的无情控诉?

哈哈,之前也写过类似的,但是还是回答一下吧:

这你还真问错了,年秋月讲这句话,并不是对雍正帝的无情控诉,而是对邬思道的无情控诉。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要分析一下年秋月的心路历程:

最开始她就是一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懵懂无知,她的哥哥年羹尧为了自己的前途,把她派到了老四胤禛的府上。最开始她跟四福晋一样,把邬思道这个人当成了怪人,还怪他规矩多。

那时候年秋月跟年羹尧的关系还相当亲密,年羹尧进京汇报赈灾情况之后,马上去拜见四福晋,年秋月惊喜万分:

“哥,你这么早就回来啦?”

等听到年羹尧留京的消息后,更是高兴万分:

“哥,那可太好了!”

可是提到邬思道时,四福晋示意让年秋月来讲,也就证明年秋月也跟四福晋告过邬思道的状。年羹尧不得不拿四爷来压年秋月,四福晋于是让年秋月去伺候一下邬思道,年秋月此时抱怨一句:

“什么了不起的人,还指着要这个要那个的伺候?”

也就是说,最开始年秋月是瞧不上邬思道的,嫌弃他腿脚不便利,还这么多事。如果不是老四胤禛有命令在先,年秋月不一定会从,正因为如此,年秋月才开始在命令之下对年羹尧好了一点,也才有了她抱着弘昼送邬思道护膝。

由此,俩人就开始一段奇妙的感情之旅……

随着感情的升温,俩人也越来越好,年秋月伺候的邬思道无微不至,邬思道也被年秋月的容貌和细心所感动。同时,随着户部欠款和刑部冤案事件中邬思道的崭露头角,年秋月也对邬思道产生了崇拜之情。

举个简单的例子,老十三胤祥到老四胤禛府上吃饭,因为弘时和弘历的书没读完,谁叫都不行。还是年秋月一招就把邬思道制服了,由此可见年秋月在邬思道心中的地位已然不同。

他们俩感情升华,发生在热河狩猎之时,当时年秋月跟邬思道在小亭子内相遇,年秋月给邬思道披上了一件衣服:

“什么事都让我管着你,打明儿我走了,看你怎么办?”

实际上,年秋月这句话,就等于向邬思道表白了,你再不抓紧,我可就走啦?

“要是我不让你走呢?”

这句话可以理解成邬思道也表露了情意,但年秋月下面的话让人更加确信他们有意思:

“看你美的,一个教书先生罢了,你以为你是谁啊?”

邬思道拍着年秋月的肩膀,说自己可从来没把她当奴才,这句话再明显不过了,不当仆人,那就是爱人咯?

但是现实狠狠打了他们俩一巴掌,狩猎场上康熙帝把象征着储君的金如意赏给了弘历。老四胤禛一高兴,回来就把年秋月给抬了旗,此举等于断送了邬思道跟年秋月的爱情。

成为了旗人的年秋月,自然就无法再跟汉人的邬思道成亲,而且邬思道也明白,从弘历接下金如意的那一刻起。就宣告了老四胤禛彻底脱离了太子党,成为单独的一支夺嫡力量,参与了夺嫡大战。

既然要夺嫡,那么对手下大将的拉拢自然不能少,弘历立功,本应该奖励邬思道,老四胤禛却用来拉拢了年羹尧。

所以这次抬旗后,老四胤禛是微笑的,但年秋月落了泪,邬思道却红了眼圈,不要以为他们是感动的,实际上是为自己的爱情哭泣。

从那之后,年秋月就意识到了,是自己的哥哥害得自己没法跟心上人在一起。也就是从那之后,她跟年羹尧的关系一落千丈,年羹尧回京,年秋月也不肯再见他。

但是到这时候年秋月还没有放弃希望,她认为邬思道这么聪明,不可能没有办法的,所以她找到邬思道,问他:

“我们就真的没有那一天吗?”

结果邬思道说了句什么?

“你早晚都是四爷的人!”

年秋月心里要骂娘了,早晚都是四爷的人,当初你干嘛还跟我玩暧昧?

更可气的在后面,邬思道不娶人家年秋月也就罢了,竟然还做媒把年秋月嫁给了老四胤禛,这彻底伤了年秋月的心。

从此之后,年秋月彻底沦为政治平衡的工具,也开始了悲惨的生活。随着年羹尧不再得势,雍正帝也嫌弃她,皇太后也打击她,最后她求雍正帝留年羹尧一命,也没有得逞。

她临终前是绝望的,是对邬思道充满着怨恨的,就因为他要实现什么抱负。她根本想不通的,就因为邬思道要助四爷登位,就因为邬思道跑到西北跟年羹尧提什么“灯下黑”,这才导致了后面一系列的副作用。

邬思道自己跑了,年羹尧被杀了,自己也快病死了,这一切都拜邬思道所赐!

“告诉邬先生,我要走了。”

现在邬先生你高兴了吗?这就是你想要的结局吗?

实际上年秋月心里也清楚,即使自己这样说,这句话也不会传到邬思道耳朵里去的。只能当做一句抱怨吧,毕竟雍正帝在身旁,她又是一个善良的女人,这已经是她能说的最狠的一句话了。

可怜,年秋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