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冬季取暖,柴火污染高,天然气费用高,到底哪样才是正确?

 一起种植 2020-12-17

今天已经进入冬月了(农历十一月),老话说的好“寒冬腊月迎寒冬”,一年中最冷的三个月无非就是冬月、腊月和正月了,今年的冬季确实显着有些寒冷,尤其这两天的寒潮,简直让没有集中供热的农村人尝到了寒冷的滋味。笔者的老家这两天的温度也开始降到了零下,其实在西北地区,一般降温会是在过年的正月,但今年这气温降的比较早,现在屋子里的温度虽然是零上,但依然冻的手拿不出来。

农村冬季取暖,柴火污染高,天然气费用高,到底哪样才是正确?

说到寒冷,其实农村的取暖一直就是一个大家比较关心的话题,这些年随着大气污染的追根问底,很多人都把污染源头指向了农村,比如最开始农村的柴火取暖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农村人做饭用柴火,晚上熏火炕也用柴火,而产生的烟就是污染源,为此在很多农村,土灶被禁止使用,目的就是为了减少空气污染排放。后来农村兴起了无烟煤,这无烟煤的成本相比不花钱的柴火高出了许多许多,很多农民宁可冻着也不愿意烧无烟煤。现在农村出了很多新能源,天然气、电地热、太阳能等等,作为一个农村人,笔者想说的是,一个取暖问题为何要让农民超预算的来享受,确实有些不合理。

最近有一个专家提出了一个让农民匪夷所思的结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陶澍教授团队在 Science 子刊 Science Advances 杂志发表论文,主要观点是中国农村烧饭和取暖产生大量PM2.5污染,导致每年数十万人死亡

农村冬季取暖,柴火污染高,天然气费用高,到底哪样才是正确?

这个数据可能是经过了多少个检测结果和试验得到的,对于它的科学性咱们农民也确实不懂,但笔者相信,汽车尾气的产生、工业排放的产生都会比这个农村人烧柴火危害大,尤其一些工业排放,产生超标的化学物质是非常危险的,他们是为了人类的发展,难道农民烧柴火取暖做饭不是为了生存么,现在农村人的生活情况就是这样,如果家家都腰缠万贯,相信家家都会安上天然气来取暖,如果不计得失,有哪个农民会费着劲自己去山上捡柴,回来还要劈柴呢,都花钱在家享受它不好么,你作为专家研究是可以的,但这篇论文的针对点确实有待商榷。

农村冬季取暖,柴火污染高,天然气费用高,到底哪样才是正确?

其实现在的农村相比过去要好的多了,很多农村人已经尽量在适应新能源了,比如现在做饭,以前每到饭点的时候整个村子就会炊烟袅袅,现在到饭点去农村可以看看,很多人都改用了电和天然气,因为农民也知道烧火产生的煤烟确实对环境有影响,但中国有近9亿农民,人们的贫富差距也相差好多,不是每个农村都有天然气,不是每个农民都能用的起电的,到了冬季,为了不污染环境,很多农民其实都尽量用无烟煤来取暖,但对于一年收入只有几千元的农民来说,你让他们冬季花个几千元取暖么,难道为了取暖要搭上一年的花销么?显然是违背常理的,所以针对这个专家的论文,我们也只能默默的看着。

近些年农村似乎成了一些专家的众矢之的,农民的任何一点不妥都会被各种论文和调研给放大,如果把大家的生活调过来,农村人去城里生活,城里人去农村生活,相信和谐因素就会增了许多,毕竟大家互相理解了才是真正的和谐,对于这些专家笔者想说的是,农民种粮食不易,请珍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