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坚强人生 就诊之路刻骨 打胎保母铭心

 华哥论事 2020-12-17

(不堪的往事 供稿)

      2009年4月,偶然一次从公交上下车时,右脚崴了一下,脚踝肿了。

       两三个月后,右侧臀部偶尔隐隐作疼,尤其在空调室更明显。分别在社区医院,人民医院和中心医院看门诊。社区医院拍x片,说骨质增生,开了几帖药膏敷,一周后没改善。人民医院也拍x片,结果没发现骨刺,无任何治疗。中心医院拍x片后没发现问题,分析可能是神经有问题,开了营养神经的药,交待如果没有改善,回去打封闭。

        2010年9月底,感觉疼痛更明显,去外科做了一个B超,检查过程中,医生让我去挂骨肿瘤科。坐在侯诊室里面等待时,看着墙上挂满了各种图片,写着"五年生存率‘’,‘’十年生存率‘’时,内心有点害怕,难道我是癌症?

       终于到我了,医生见我,第一句话是,‘’谁让你挂我的号?这不是来添乱吗?‘’ 我连忙说是外科护士,赶紧把B超报告递给他。几乎没问病情,直接开了核磁,让我赶紧约,越快越好,拿到核磁报告后,到住院部某某病房找他。

      几天后报告,赫然写着"肿块","边界不清‘’,‘’子宫内腔增大‘’。医生看了后,又开了胸部CT,嘱咐看妇产科。妇产科查了B超,结论“’宫内孕"。老公抱着我转了一圈,开心的在我脸上亲了一下,高兴地喊:我要当爸爸了。 

      第三天CT结果出来了,医生要求做穿刺。刚好遇上了十一假期,只能假期结束后再做,于是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国庆节。

      假期一过,赶紧去做穿刺,包块特别硬,打麻药都打不进去。穿刺特别疼,医生一边安慰一边讨论:这个包块太硬了,血流这么丰富等等。穿刺后,我也不能行走,老公背着上下车和进屋。

      穿刺取样后,病理检测结果出来了: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医生说已经晚期了,孩子必须处理掉,然后住院治疗,住院还没病房。我们面面相嘘,太不能接受这个结果。

      随后,各种网上查,托同学、同事帮忙打听业内医生。换了一个医院,诊断结果还是一样: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那时候上班刚刚三个月,公司还没有给交社保医保,于是催着公司办医保,半个月终于办好了,期间我们一直辗转北京各大医院咨询,最后确定在某专科医院治疗,医生同样要求胎儿手术,再治疗大人,否则大人孩子都不保。于是住到妇幼保健医院,因为胎儿已经十二周左右了,药流手术结合,住院一周。

       内心无比纠结和痛苦,毕竟第一次怀孕啊。极度后悔,为什么没有早两年一结婚时就要孩子。两个姐姐也从外地来到京城帮忙,我从妇幼保健医院出院后医保也办理好了,但是没有医保蓝本,住院无法报销。当时比较穷,手里只有两万多。而且已经在前期的门诊、各种重复的检查、穿刺、病理花得差不多了。医院还没能相互承认片子,每到一个医院都让重新核磁、CT。姐姐、老公到处找人弄医保蓝色本子。

   最后在老公单位找到两本,这样第三天终于顺利办好了住院手续了。因为没有病床,只能挂床,于是每天乘坐公交车医院家里跑,加上刚刚人流,人比较虚。整天觉得特别累,脚后跟很凉。

     大概一周,术前检查和结果都出来了。医生说肿瘤靠近动脉,血流太丰富,且已经转移到肺了,没有手术条件。与放疗科会诊后把我转去放疗科了。开始了每周两次的p53瘤体内注射,注射第二天进行深部热疗,同时每天普通外放疗。

     每次注射完p53就发热、寒颤。医生说发热就是药物起作用了,癌细胞在42℃时能被烧死,实在受不了可以吃退烧药。我每次都坚持不吃退烧药。希望癌细胞能死得快点,烧得昏昏沉沉,拼命的喝水排尿,起床尿尿也无法站立,行走,需要家人的搀扶。姐姐在京城陪了一个月后换妈妈。肿瘤因为放疗、热疗表面蔫蔫的,但是瘤子因为注射p53药水,又有点肿,走路时水肿的那部分就像个肉球一样一晃一晃的。

      放疗到一个月左右时,右边腹股沟有淋巴结,又加了电子放疗,腹股沟皮肤比较内,在第十二次左右破皮了,走路疼,穿裤子疼。有时候去医院只需要半天,中午可以在家休息,我在床上睡着了,妈妈从来没午休过,好几次我醒来发现妈妈坐在小凳子上,小小的身子低着头。我轻轻的起来,她总是第一时间觉查到,然后调整情绪帮我穿裤子,眼睛还是红红的,但是从来没在我眼前滴过一滴眼泪。那个春节我、妈妈和老公没能回老家过年,可喜的是每次复查肿瘤都有一定的缩小。

      到春节后第三比复查,瘤体比最早缩小了一半多,剩余2.4*4.1。

     经验总结:

1)向医生说病情时尽量不要说哪个器官疼,我之所以前期都没发现问题,很大原因是我每次看医生,都说我哪里的骨头疼,造成每次都是开x片。

2) 对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规律认识不清,仓促打胎,直到后面有经验,时隔多年后,成功生了孩子,如今三年岁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