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苏建东:随便说说

 菊野文化传媒 2020-12-17




随 便 说 说

文/苏建东

编辑/落英小桥

     

想说的是,艺术是有阶段性的,比如被称为国粹的中国国画,其最早是工笔写实为主,到了唐朝才有了形体表现手法如皴法,以及浓淡,线的运用,但都是初步的,后来到了两宋,理念上的变化造成了一种文人墨戏或称之为文人画的艺术现象,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西方入侵为止,我国的国画艺术思维始终停留在两宋时期,没什么大的改变,两宋国画上之所以有所突破,主要得益于崇文抑武的政治环境,其次是因为一大批文人的出现如苏黄米蔡为代表的出现导致了国画艺术急剧成熟起来,特别是东坡开拓了人文书画,引领后来南宋后中国文化大复兴。

大众化也是一大因素,因为那些文人最初就是大众一部分,直到明末也仅仅是小写意为主,徐渭跨明清,是个大写意代表人物,清朝值得一提的是扬州八怪,主要是郑燮郑板桥,民国时期确有大发展,主要是大千,但大千的贡献又有不同,他的创新是大写意大泼墨,我想说这种阶段说正好说明艺术的阶段性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后者无法逾越的,正像吴道子不会像大千那样画大泼墨,相反,大千的工笔再好也不可能去更一千年前的吴道子比高下,因为吴道子已经站在高峰,大千只能另辟蹊径,这与爬山是一个理,你们说是不是?

我提出的问题每个艺术应该思考的问题也应该破此局限。中国许多书法家沉醉在自我良好的感觉中。中国出生在晚清,民国这二代才有真正的艺术家。近四十年称的上书画大家的人如微尘一样。我们中国是一大国在文化认知上是跟欧洲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特别在艺术领域是沒有意大利强!对地域文化的认知限制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复兴。当今,在国内艺术市场亮彩的都是老前辈。我们所窥见到这些新生代书画家,有多少人经得起百年沉淀站立在艺术的瀚海之中呢?。

作者简介:苏建东,苏州人生于1963年九十代初在国内外杂志报刊电台发表过诗作,有作入选1979~~2002年苏州诗选。多次获奖。苏东坡三十一代世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