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市如何建立生鲜商品组织构架

 钧策大讲堂 2020-12-17

超市生鲜区在建立生鲜商品经营架构时,除了要依据大量外部市场和经营环境调查外,还必须结合超市自身状况考虑问题。

首先,要依据超市所属业态来设计生鲜商品结构,如果是大型综合超市或仓储(量贩)类的业态形式,由于辐射半径较大,所以大区域的卖场生鲜经营是必须具备的,与之相配合的生鲜商品组织结构,无论是商品组织的宽度还是深度,都是需要认真加以考虑的,而生鲜经营的整体毛利率计划要适当降低,以便扩大超市的影响辐射面。如果是2000-3000平方米的社区超市,生鲜商品结构要考虑宽度,限制深度,生鲜经营的整体毛利水平可以相对略高一些。

其次,根据地区性的消费习惯和形态变化,结合本地区现存的生鲜经营方式,相应地采取针对不同客层的商品组织结构,以及销售价格策略。不同地区和城市的消费水平,会对生鲜商品定价和毛利空间产生相当的影响,而市场空间的大小、市场的成熟度、竞争环境的优劣及市场的开放或封闭程度,都影响价格和毛利结构的确定,例如中小城市的市场由于其经济发展状况、交通运输状况和商业流通开放程度的不同,多数地方市场存在着较大的封闭性,价格受外界干预起伏的波动不大,因此在组织结构设计时,不宜照搬照抄,而应灵活应对。

第三,要根据现有的生鲜商品采购渠道来审核调整商品结构,其中包括采购渠道的支持程度、整个供应链的顺畅程度以及利差空间的预估等。

常见生鲜商品的分类组织结构:在超市商品结构上,常分类为食品、非食品和生鲜品三个商品大分类,在生鲜商品大分类中又按照生鲜五品的理解划分为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面点类以及熟食等五个基本中分类;而商品的小分类则会按照各中类商品群的具体经营项目从保存方式、商品属性和制作方式方法再行区分为各小分类,例如:水产品可依保存方式不同分为活鲜类、冰鲜类、冻鲜类和干鲜类几个小分类;小分类之下则是单品。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商品群组——日配商品和散食杂粮的类别划分,不同超市企业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划分归类方式。有些超市把散食杂粮作为生鲜商品独立的中分类,放到蔬果部或者面点部并类管理;日配商品可以作为生鲜区的一个中分类单独设部组管理。但也有一些超市是把日配商品和散货杂粮归并起来成为杂货类商品,归于标准食品的大分类之下进行管理。

生鲜商品结构的策略性调整:在生鲜经营中,生鲜区的销售流量对于达成生鲜经营的目的十分重要,而对刚开张的超市则更加重要,要保持一定水平的生鲜区销售流量,不使生鲜经营沦为超市的“鸡肋”,需要从各方面予以协调配合,生鲜商品组织结构的设计策略就是一个重要方面。

在生鲜商品结构的开业设计和基本调整之后,大、中、小分类应保持相对稳定,不宜随意变动,但商品组合可依据日均销售量按季度做出机动性调整。由于生鲜商品突出鲜明的季节性特征,生鲜商品结构应依据商品的季节性和地区性变化来做出应季商品组合。

超市生鲜商品组织构架该如何建立?

在生鲜区经营的商品中,要根据需求调查中消费者对生鲜商品敏感度分析结果,考虑各类生鲜商品的价格和毛利率政策,例如对销售排行榜前列的品项,以及敏感度较高品类(鲜肉、鸡蛋、蔬菜等)的价格和毛利应适当调低;不太敏感的品类(水产冻品和散食杂粮等)价格和毛利可适当调高一些。

生鲜商品的组织结构调整,应与超市整体商品营销和竞争商品组合策略相呼应,充分利用食品和非食品与生鲜商品的关联性,适当调低敏感性和竞争性商品价格水平,通过经常性的组合式促销,在消费者中建立整体低价的市场印象。并周期性不断强化,刺激购买欲,提高生鲜区的销售流量,从而带动高毛利品类的销售,注重在赚取超市综合利润上做好文章。

生鲜商品多属于非标准化的季节性商品,鲜活生鲜品又易腐烂变质,因此要在现存生鲜供应链和采购环境之下,真正发挥生鲜经营在超市中作用,对于生鲜采购工作是个极大的挑战。作为生鲜采购工作要对生鲜消费市场保持高度敏感,随时掌握商品的流行性和突发社会性事件的影响,趋利避害。在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中,灵活巧妙地进行生鲜商品组合,更需要相当地经营技巧和经营艺术,最终的检验标准就是生鲜经营业绩。

有效建立生鲜商品的采购渠道一般超市生鲜商品的采购渠道主要有两个:当地采购和跨地区产地采购。

当地采购的生鲜商品主要是因为保鲜原因不适于远途运输的生鲜商品,采购渠道又可分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城市周围农产品生产基地。生鲜商品的品类包括蔬菜中的叶菜类;按照政府规定必须从当地肉联厂采购的鲜肉类产品;淡水养殖的鲜活水产品,部分副食产品(豆腐和豆制品,以及当地制作的新鲜糕点和熟食制品等);各种半成品凉菜和切配菜等。

跨地区产地采购的生鲜商品主要是可以在一定时间和距离内远途调运,或者经过保鲜加工处理的生鲜商品,它包括具有运输批量的大宗干菜(大白菜、洋葱、土豆和冬瓜等);部分果实类水果(柑桔、苹果、香蕉和箱装水果等);冷冻水产品;干鲜产品和保鲜封装的加工制成品。

目前,超市生鲜区的经营品种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当地的采购货源渠道,一方面是由于大量非标准化的生鲜商品因保鲜问题,不适于远途贩运;另一方面是超市生鲜区的销售流量无法支撑批量采购,所以现在同一地区的超市生鲜经营经常会出现雷同化的倾向和无差异的商品组织结构,超市生鲜经营的特色未能得到发挥。然而真正能形成品种、价格和新鲜度等渠道优势的还是产地采购,包括城市周围农产品生产基地和跨地区的产地采购,这种渠道优势的发挥会使超市生鲜经营更加生动,运作空间更加宽阔,从而使超市的差异化经营策略得以充分展示,使超市的生鲜经营越来越丰富多彩。

钧策咨询专注商超零售咨询10年,为零售企业及上下游领域提供营运、采购、人力资源、防损、生鲜、拓展、财务、信息八大核心培训和咨询服务,服务对象面向九大流通业态:大卖场、标超、便利店、购物中心/摩尔、百货服装店、孕婴用品店,建材装饰店、医药专卖店、电器专业店、图书专业店等,进而关联至生产厂商和消费者等上下游群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