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虞见风景】:虞城街区一撇

 虞见 2020-12-17

虞城街区一瞥

虞城县交通局  倪全胜

         四十年前,虞城县还是经济发展非常落后的穷县,那时,县城里的道路大部分都是土路或煤渣路,小城中心只有三条狭窄的柏油路面,即人民路、大同路和胜利路,总计里程不会超过五公里,而人民路最为繁华的路段是从"虞头顶"到百货大楼,在这不足一公里的路段两旁,不仅是县委、县政府的所在地,还几乎是县直各大局委行政部门聚集区。那时,他们的建筑大都是一排排低矮的红砖瓦房,单位里种满了石榴、苹果、核桃、葡萄等树木,一些大胆的孩子们经常悄悄溜进去,攀爬偷食。

     在人民路和大同路的交叉口,老街民们习惯称其为“虞头顶”。记得那时,虞头顶的四个拐角处常年分别设有五、六个烈火熊熊的神仙炉,浑身油渍的商贩们围着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煎炸、烹制一些油条、肉盒、馓子、火烧、胡辣汤等美味食品,这样的美味小吃在那个物质生活十分拮据的年代,常常引得过往的孩子们垂涎三尺,向家长鼻涕横流地哭闹着不停讨要。

     那年头,自行车也不多见,街面上熙熙攘攘的皆是信步往来的行人,小城只有县委的一辆北京小吉普,我们大杂院的一群熊孩子每次看到它在人民路上徐徐穿行而过,都会呼啸着一拥而上,在小车屁股后面拼命地追着它跑,一直气喘吁吁追撵到县委大院,目的就是为了能多吸两口它排出的香喷喷的汽车尾气,否则,浪费掉了,多么可惜呀。

     现在,虞城城区扩大了不知多少倍,新区开发改造后,遗留下来的平房和旧式建筑已经很少了,街面上到处高楼林立,私家车泛滥,人们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如今的“虞头顶”经过几番改造,显得干净利落,但失去了往日的热闹繁华,对于怀旧的人们来说,心中是否藏有深深的遗憾?

      任家大院属于民国古建筑,历经劫难,好歹保留下来一部分,它飞檐走兽的独特构造跻身在混凝土建筑群里愈加凸显其古色古香的韵味。

      木兰大道是新区的主干道,两侧高楼鳞次栉比,街道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虞城著名旅游景点“木兰文化广场”就座落于此。

     滨河路两侧路树绿化可圈可点,路边植被形成了乔、灌、花、草的立体结合,一处一景,绿草红花处处争奇斗艳,仿佛十里画廊。

      半空中俯瞰新区,远处高大建筑群密密麻麻,参差交错,让人感觉小城经济繁华,活力四射。

 老城区部分陈旧路段正在增修排污,排水地下管网,夜以继日加紧翻修改造,相信虞城明天更美好。

虞见:用图片讲述在虞城遇见的故事

百闻不如一见,遇见虞见,就是遇见一串串精彩的瞬间,就是遇见一张张难忘的记忆……

一张好的照片,会有它自己的温度。它可能是一个故事,更是一份感动和记录。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爱上了这个城市里专属于你的记忆,而照片,莫过于就是这份记忆最珍贵的证物。一路走来,虞城这片沃土拥有无数珍贵的历史定格,一张张照片记录着我们与它一同成长,每个人都是记忆的见证者,用相机和手机记录真实,用照片讲述故事,用图片展示精彩。

环境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生活也在悄无声息的改变,拿起相机和手机,记录虞城的变迁,记录你我他的故事,记录那些遗失的美好,留下时光的印记……

拍下来发给我:

专题组照:200+6张图片

单幅照片:标题+作者+拍摄时间+地点

投稿信箱:yujian0370@126.com

微信投稿:137814375211589696966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