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虞见纪实】五朵“国花”落虞城

 虞见 2020-12-17

五朵“国花”落虞城

虞见编辑部

日前,由国家农业农村部组织的2019年第三次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专家评审会在北京召开。虞城县申报的“虞城酥梨”顺利通过国家级专家评审,从而成为该县继“虞城荠菜”、“惠楼山药”“张集乔藕”“虞城苹果”后的又一地理标志农产品,至此,该县农产品地理标志达到了5个。
近年来,虞城县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狠抓农业供给侧改革,在北部打造了以红富士苹果、梨等为主建立优质林果产业带;中部打造了以国道310沿线为主的优质蔬菜种植产业带;南部打造了以山药为特色的经济作物产业带。让“五朵国花”花“落”虞城。

田庙酥梨

“我们刘杨庄村仅酥梨收购点就有好几家,一到酥梨下来的时节,村里每天能外销几十吨。”日前,田庙乡刘杨庄村支部书记牛玉旺告诉记者。
相传,木兰替父从军途中,就曾在田庙食用当地的酥梨。史料记载,自上世纪20世纪初,田庙人便沿故道大堤栽植果树,得益于故道土壤营养丰富,村民们所种的梨果外酥里嫩,甘甜可口。大家便沿故道发展梨树,通过几代人的努力,不断引进了新品种,扩大种植面积,积极与国家、省、市果树研究所联姻,引进名、优、特、精酥梨新品种,淘劣培优,虞城酥梨种植规模、产量、质量都有了大幅提高。
1999年虞城酥梨产地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国家优质梨生产基地”。2006年以来,配套建设了水果专业批发交易市场,组建了果树协会和销售公司等服务机构,提高了水果品质,扩大了市场占有率。如今,沿黄河故道的田庙乡、利民镇、刘集乡等3个乡镇37个行政村,种植面积已达4800公顷,年产量达20万吨,并连带打造了绿色、生态、果乡、文化、旅游黄河故道新形象,成为全市调结构促发展的典范。于2018年8月获批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
虞城苹果  “看来,俺种富硒苹果才是发家致富的好出路!”在虞城县乔集乡举办的苹果节上,喜获“苹果王”称号的贫困户杨绪轩说。他的富硒苹果最高卖到了8元一个。
近年来,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下,张集镇、乔集乡、刘集乡等沿黄河故道一线乡镇尝试开发富硒苹果,且已经成为虞城红富士苹果的主打果品,也是全县果农增收致富的法宝。
  上世纪90年代末,“虞城苹果”就已形成种植规模,当时主要发源于张集镇和乔集乡一带。目前,“虞城苹果”种植面积已由8500亩增加到20余万亩,年产量达到12亿公斤,发展成为该县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农产品特色产业和实现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
日前,2019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公示,“虞城苹果”榜上有名,经省级、市级农业农村部门逐级审核,产品符合“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收集登录要求,拟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去年,记者从“人民优选扶贫产品走进中央单位系列展销活动”获悉,虞城苹果已走进北京,获批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惠楼山药 
 “惠楼山药让我们这儿的村民看到了希望。”日前,虞城县惠楼山药协会会、惠楼山药种植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惠忠锋说。
惠楼山药皮色红润,煮熟不碎,易剥皮,不麻不涩,含人体所需多种维生素,作为中药,可健脾胃,补肺益精;对虚痨咳嗽等症亦有显著疗效。据《虞城县志》记载,明朝万历年间即为贡品,被封为"一品山药"为以后历代皇宫所用。在96年召开的国际扶贫会议上,"惠楼山药宴"被指定为特别招待宴,国内外来宾纷纷称赞"山珍海味吃遍,不如惠山一宴"。
惠楼山药在2019年9月24日通过国家地理标志,2019年10月被评为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同年“惠楼山药种植技艺”被虞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收录,2013年惠楼村也因为惠楼山药被中国农业部授权为“一村一品”示范村。

虞城荠菜 

 “别小看这荠菜,它不光让俺每亩地多收入6000多元,还不耽搁俺种麦、种玉米,也不用担心荠菜卖不出去,县里的企业都争着收呢!”日前,虞城县利民镇乔庄村民乔长伟说。近年来,随着荠菜水饺受到市场欢迎,各速冻食品企业以订单种植形式发展农户种植荠菜,把“种啥吃啥”变成“吃啥种啥”,既满足市民需求,也带动农民增收。

据传,当年神医华佗奔虞(今虞城县)传授五禽戏时,在一老者家中避雨。见老者头疼,便采来荠菜让老者用荠菜煮鸡蛋吃。老者吃了3个鸡蛋后便痊愈了。据《诗经》记载: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说明西周时人们就已经食用荠菜了。
上世纪80年代,位于虞城县利民镇的科迪集团生产的水饺采用农民种的野荠菜做原料,从而带动周边的村民开始种植,从几十亩到上千亩,一年接一年地膨胀。逐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种植、加工、仓储、运输、销售一条龙完整的产业链。2018年,荠菜在虞城县种植以利民镇、刘集乡、李老家乡、稍岗镇为中心,分布全县25个乡镇,面积达9333公顷,加工总产量10.8万吨以上,年产值突破50亿元,带动从业人员7.6万人。成为全国最大的荠菜生产基地。
2018年11月,虞城荠菜被批准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张集乔藕

“俺去年种了1亩2分乔藕,谁想竟收了3000多斤,俺一下子卖了10000多块,俺靠种乔藕脱贫了。”日前,张集镇小乔集村民张秋福高兴地说。
据有关文献记载,“乔藕”在明代时,曾作为珍品多次进奉皇帝,被誉为“宫廷佳肴”。至今,豫东一带民间还流传着“惠楼山药砀山梨,乔集莲藕香万里。”的传说。乔藕个大节长,皮薄肉细,脆嫩无渣,除食用外,还可制成淀粉或医疗保健食品。“乔藕”具有生津开胃、稳压降血、收敛止血之功效,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近年,张集镇提出“家有藕缸全面小康,村有藕坑,全面振兴”口号,小乔集及周边利用闲置坑塘、及截碱沟、中心干渠栽植乔藕近8000亩,售价每公斤16元,小批量销往南京、淮北、商丘等十多个省市。
虞城乔藕是河南商丘市虞城县的特产。2016年3月,虞城乔藕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转自5月5日《商丘日报·虞城新闻》)

虞见:图说您遇见的虞城

  用照片讲述故事,用图片展示精彩。用相机和手机记录真实。一个片断,一段过往,一个回忆,所有精彩的瞬间,让我们的记忆更美丽,让我们的人生充满动人的故事,增加了美丽的片断。让我们一起拿起相机和手机,来记录虞城的变迁,来记录你我他的故事,来记录那些遗失的美好……每天早上五点半(周日除外),请到订阅号里找到【虞见】,浏览转发新的图片。草根平台,有你精彩:你来拍,我来发。

投稿要求:

专题组照:标题+单位+姓名+200字说明词+610张图片(每张照片下附说明词)。 

单幅照片:标题+单位+姓名+拍摄时间+地点+一句话说明。

投稿微信:yujian476300(建议微信投稿,方便沟通)

投稿信箱:yujian0370@126.com

咨询电话:0370-3122688

投稿说明:微信投稿,直接以聊天形式发至微信号yujian476300即可(微信发图片时请勾选“原图”)。入选稿件按顺序推送。

重要说明:本公众号发布的文图作品均属原创,如转载,请注明出处,本公众平台有权追究侵犯原创权益的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