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门前唱大戏

 藏书胜似藏金 2020-12-17

@张石


最近看到保定晚报一篇旧文章:童谣里的旧时光。旧文章,旧时光。其中讲到这么一段:


笑话笑话一大掐,锅台上种着二亩瓜,瞎子看着,瘸子去偷,被聋子听见了,就使劲追,追着追着掉井里了,长胳膊的够不着,短胳膊的拉上来,揪着小辫儿打了三巴掌,一看是个秃子。


这是在保定地区流传很广的一首童谣,大致是这么个意思,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方言表述。

小的时候,感觉村里每一个大人都会说无数童谣,而且都是朗朗上口,听一遍就能满世界去大声传唱。

小时候我在姥姥家住的时间比较长,那个地方叫江城,一个北方农村,不知道怎么就起了个名字叫江城。说起姥姥,还真有一段与姥姥有关的童谣: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门前唱大戏。唱的什么戏,唱的梆子腔。吃的什么饭,吃的南瓜汤。”

我们小时候最后一句说的是窝锅汤, 这锅其实就是瓜,我们那一带方言,管窝瓜就叫窝锅。

还有一段与姥姥有关的,你姥姥,贴膏药,大长脖子小耳刀,撅着屁股刨山药,我们那边读作shaiyao,前面是三声,后面是一声或是轻声。

小时候,如果给哪个孩子当面说这两句,保准原地炸毛,大土坷垃伺候,不拍你脑袋上一大疙瘩不罢休。那时候人虽然小,但是维护自己亲人的本能是巨大的。

还说这拉大锯,一般唱这个的时候是有动作的。老牛小的时候听这段,经常是偎在姥姥或是姥爷的怀里,半躺着,我望着姥姥,姥姥望着天,天上的星星望着人间,姥姥总是一边说一边拍,一边晃,经常是听着听着就睡着了。可能是因为那时候家里没有摇篮吧。每次听这个拉大锯的时候,我小小的身体,被姥姥温柔地扯来扯去,一会儿就被晃悠睡着了。

这篇文章里还说到一段:“点——点——点牛眼。牛眼花,一担茄子两担瓜……”点牛眼时,母亲的手指恰到好处地点在我的小脚丫上,柔柔的,痒痒的,每每逗得我“咯咯”地笑出声来。

点牛眼这个,小时候没听说过,好像有一段类似的,唱完了就动手刮鼻子,反应快的扭头能躲开,反应慢的一下就能刮出个红鼻子头儿。

@张石

小时候,经常在一边看着老妈拐线、纺线,她在炕西头,我在炕东头,纺车嗡嗡地响,老妈有时候会在煤油灯下小声唱两句歌,有时会给我说一段小老鼠上灯台: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叫大姐,抱猫来,嘚儿喽,跑咧。

好像还有一段好玩儿的:

小小子儿,坐门墩,哭啼啼,要媳妇,要媳妇干嘛,做鞋做袜,被窝筒儿尼说话。

每次老妈说到这一段,我都会好奇地问,我什么时候能有个媳妇儿?

后来听姥爷讲西游记的故事,讲猪八戒背媳妇儿,当时就想,那得有多沉呀,多累呀,当时怎么也不理解为什么二师兄会乐在其中呢?

就为做鞋做袜,就被窝筒儿尼说话,至于那么费劲吗?

@张石

凛凛冬日,漫漫长夜,遥远的童谣,温柔的陪伴,带给年幼无知的我最温暖最幸福的生命体验。

小时候听过的那些童谣,你还记得多少,留言交流一下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