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冬至大如年

 三清书屋 2020-12-17

□王岚

当呼啸的北风吹走树上最后一片落叶,大地变得冷峻刚毅,冬至就到了。

冬至,古时又称“冬节”“亚岁”,是中国农历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据说,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起源于春秋时期。作为古代的“四时八节”之一,在我国民间留下很多有趣的习俗。

印象当中,小时候记忆最深的就是冬至日吃饺子。冬至那天,母亲早早起来剁馅儿,当准备工作完成后,母亲招呼我们起床,大孩子擀皮儿,包,小的打下手,一家人有说有笑,好不温馨。快包完时,母亲就去烧水,不一会儿,一盘盘热腾腾的水饺端上桌来。那时贪玩,没吃几个,就想找小伙伴儿们去。母亲吓唬我们说:“天气冷,饺子吃得少,会冻掉耳朵。”于是,我们个个把肚子吃得滚圆。

关于冬至吃饺子有一个传说。相传,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回到南阳时正赶上临近冬至,看见家乡百姓很多人耳朵被冻伤,又遇到伤寒流行,很多人因此病死。于是,张仲景根据他多年的临床经验,用祛寒生热的中药材熬了一大锅羊肉,并用面皮包成像耳朵一样的形状,煮熟了之后让穷苦百姓连汤一块吃了,从冬至开始一直吃到除夕。用此方法,治好了百姓的冻伤,抵御了风寒。从此民间就流传下来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通常冬至吃过饺子,我们就去隔壁的三爷爷家玩,三爷爷是老私塾先生,写得一手好字,虽然平时很少见他画画,但冬至那天,他是一定要画的。他画的是梅花,先用赭墨画出苍劲有力的树干和枝叉,然后再勾勒九朵花,每朵花勾勒九个花瓣,整幅画一共九九八十一个花瓣。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是“九九消寒图”。从冬至那天开始,三爷爷会每天填充一个花瓣,不多也不少,天天如此。

三爷爷边画边给我们讲解,他说冬至一到,春天就有盼头了,还说古时候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每到冬至日,文武百官都会上朝贺冬,家里晚辈也会给长辈贺冬。人们认为冬至一到,漫长的黑夜就过去了,阳气始生,意味着好时候快到了,有了盼头,是大吉,可喜可贺。我们看他画得那么慢,总是央求他把画一口气画完,这时,他就从眼镜片上面看着我们,郑重地摇摇头说:“那可不行,这是有讲究的。”我们只好每天到他的房里去数梅花,看花瓣。在一天天的盼望中,随着花瓣的增多,迎来了孩子们最快乐的节日——春节!等所有的花瓣都变成粉嘟嘟的,外面也春暖花开了,这时三爷爷会在画的底部点缀几丛嫩绿的小草,在侧面画几个随风飘舞的柳条和几只飞翔的燕子。这时侯的画,已然是一个盎然的春天!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冬至已到,新春不远,世间万物都将开启一轮新的航程,让我们在这万物即将苏醒活跃的季节,播种下希望的种子,用心中如火的热情去抵御严冬,等待春的消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