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3届美展获奖工笔画,画法却像小孩填彩游戏,这还能叫国画?

 丁镛 2020-12-18

在全国第十三届美术作品展上,山东女画家谢文霞创作的国画《十里红妆》获得优秀奖。描绘的是山东民间新娘结婚时陪礼嫁妆的一角。山东齐鲁大地人文历史深厚,民间艺术丰富多彩,画面展示的新娘红妆,正是山东民间艺术的缩影。

谢文霞《十里红妆》

01这是一件精致的画作

谢文霞的这幅国画,刻画精细,制作精良。作品采用平面化构成因素来表现民俗民风。将传统内涵与现代意识完美地融合起来,画里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

通过这幅作品,让观者较为直观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脉传承,充分唤起了人们对曾经熟悉而又有些陌生的文化符号——那一件件物品的温馨记忆,是具有典型民族符号的色彩描绘,仿佛观此作能立体地走进历史传统的风土人情之中,充满了温情的故事。

13届全国美展展厅

全画面浓浓的暖色调是最吸人眼球之处,一派温暖祥和之气弥漫全图。画中垂直幔布为橘红色,高低柜为枣红色,前方方圆桌椅又略显浅红,红色主调中因其纯度的增减呈现了丰富的变化,地砖及背景墙一为黑暖灰色,一为乳白色,是全图暖色调的两极,全图可谓是暖色调的交响乐。

构图上取平面构成手法,充分利用嫁妆实物的优美造型进行重新组合,使这传统题材给人以面目一新之感,是一幅颇具东方情韵的静物画。遗憾之处是背景有点空,稍有点变化会更完美。

谢文霞绘制的小样

02制作大于创作,偏离了国画的精神

谢文霞的这件精致细腻的工笔国画,是当代比较流行的画法。当下的国画,写意越来越少,精工细作的作品成为创作的风向。在全国美展这样的舞台上,入展的作品绝大部分是工笔画,而作为中国画主流的写意画却难觅身影。

这当然不是谢文霞这样的画家的原因,而是整个社会风尚造成的。当全国美展这样的国画最高展示舞台上,评委越来越倾向工笔画,谁还愿意固执地与“主流”对抗?再加上高等院校美术教育重视写实的西方绘画,越来越工的画作自然成为当代国画的主体。

填充色彩

工笔画也是传统的一种,但现在绘制工笔画的手段和古人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当代人受过素描训练,造型能力自然都比较过硬,再加上一些辅助手段,画工笔成了比较容易的事。

以谢文霞创作《十里红妆》为例,先以铅笔绘出初稿,再以色彩填充,很像小孩子们初学绘画时的填色游戏。这无疑降低了创作的难度,甚至把艺术创作当成了产品制作。虽然画作同样体现着画家的审美,但这样的作品还是艺术吗?

局部

艺术需要人的情感的融入,以创作者情感深入到作品中,再以作品的表现力感染人,书法如此、音乐如此、绘画同样如此。当绘画创作成了手工制作,则偏离了艺术轨道。

03结语

谢文霞《十里红妆》无论是选择的题材,还是画面的表现,都是一幅不错的工笔画。但在展厅中,我们除了赞叹地说一声“画得真细致”外,似乎再也没什么可表达的了。

局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