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贺写的这首《牡丹种曲》写的虽是牡丹,实际上却暗含讽刺之意

 昵称535749 2020-12-18

2020-12-16 09:13 

华人号:中国文化

李贺,是中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出现宛如奔星长彗,引起诗坛巨大的震动与瞩目。

李贺的诗歌浪漫而瑰丽,且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难怪当时文坛领袖韩愈看了李贺的诗,亦是赞不绝口。

即便在当代,也有很多人喜欢李贺的诗,并经常引用他的经典名句,如人间正道是沧桑、雄鸡一唱天下白等。

李贺的诗从来都不是无病呻吟,他非常擅长用浪漫而神秘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亦或讽刺当时腐朽的朝廷和不良社会风气,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

今天,我们欣赏这首讽喻诗《牡丹种曲》,感受李贺那优美生动的笔墨和充满讽刺意味的经典之作。

莲枝未长秦蘅老,走马驮金斸春草。水灌香泥却月盆,一夜绿房迎白晓。美人醉语园中烟,晚华已散蝶又阑。

李贺的这首诗是讽刺长安的“牡丹热”现象,揭露了统治者和贵族们的骄奢淫逸,可以说是非常具有时代意义。

这首诗的开篇便交代了时间,但是李贺却没有直接写出什么季节或者什么日子,而是直接说此时荷花还未长出,秦蘅花已经凋零,间接地告诉我们时间,这便是李贺的写诗的特点,婉约而又唯美至极,这一点和白居易的讽喻诗颇为不同。

诗中有云: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当时从朝廷到王公贵族都喜欢牡丹,所以牡丹的价格非常昂贵,也养成了社会骄奢淫逸的风气。

白居易在《买花》中写道: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也就是说这一丛深色的牡丹花,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一年的赋税。

这些王公贵族们是怎么去买牡丹花苗呢?他们赶着马,驮着金子争相购买牡丹花苗,一个驮字,非常形象地表达了牡丹花苗的昂贵,需要花费很多钱。

这些王公贵族将买来的牡丹花苗栽种在奢华的花盆里,培上香土,浇上水,然后就等牡丹花开放。

第二天,牡丹花便在晨曦中含苞欲放,煞是好看。在王公贵族家中,他们带着几分醉意欣赏园中娇艳名贵的牡丹花,美女们在花丛间翩翩起舞,但是到了傍晚,花瓣便开始凋零,蝴蝶也渐渐稀少。

这几句诗表面上写的是王公贵族们聚在一起赏牡丹花,实际的目的并不于此,他们并非真的喜爱牡丹,只是趁机炫耀富贵,与美人们寻欢作乐而已,这种奢靡之风让李贺非常不满。

梁王老去罗衣在,拂袖风吹蜀国弦。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

老一代贵族已经渐渐老去,但新一代贵族仍然是锦衣玉食,他们赏花玩乐,过着奢靡的生活。

夜幕降临,宴席已散,牡丹花完成了它的使命,曾经是如此的精心雕琢,如今开始凋谢枯萎,无人问津。而那些王公贵族们都到哪里去了呢?或许又开始寻找新的奢靡之物。

此时一轮明月挂在天空,楼台在月色的映衬下显得很明亮,只听见梁上的燕子还在叽叽喳喳还在叫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