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种你就来!一汽-大众军事化人才选拔喊话啦!

 My车轱辘 2020-12-18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出身名校,喝过洋墨水,精通英语德语,在花样的青春拥有着同龄人艳羡的才华。毕业季所有人都认为他们能轻轻松松找到一份工作,而他们在面对被称为中国汽车行业“黄埔军校”的一汽-大众时,心情是这样的:

小李的故事

2013年9月,当小李接到一汽-大众入取通知时,他激动得手指尖都有些发麻了。小李毕业于“985” 工程大学机械专业,已是天之骄子,他万万没想到,进一汽-大众还是“太难”。“要求专业成绩排名在前50%、英语六级……职业技能测评、专业技能测评、小组测评、面试……几轮下来,很多同学都被淘汰了。入取的少之又少!”小李直到在一汽-大众工作半年才知道,当年全国“985”、“211”工程大学汽车和机械专业的三、四万名学生投了简历,最终进入一汽-大众工作的只有400余人。

作为中德合资企业,一汽-大众对人才的考核标准可谓是军事化要求,如果你觉得要进入国企和事业单位工作已是登天难事,那是因为你还没有经历过一汽-大众的人才选拔。不信?且听轱辘君细细道来。

一汽-大众有一套完整的人员选拔体系,应该说在汽车行业里,所有企业都会有这样的一套体系。“目前全中国的汽车企业中,只有我们一汽-大众把AC测评当作选拔经理人员的唯一、必要条件。”一汽-大众人力资源部核心人才开发科经理张吉利表示。


一汽-大众人力资源部核心人才开发科经理张吉利



首先来说说这个弥漫着一股严肃气息的词是从何而来,AC的全称是Assessment center(测评中心),源于魏玛共和国,最早用于选拔军官。AC测评主要是对人员进行甄别,判断这个人是否合适。

为什么要选择用AC测评来进行选拔?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把AC运用到企业选拔经理人员,继而进行大约20年的跟踪,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1.通过AC评价的人员大概有99%在未来的工作中是符合当时的评价的。

2.那些没有通过的人员,也有大概接近99%是符合当时没有通过的状态的。

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AC是最有效的选拔人才的方式。



一汽-大众2003年从德国引入AC测评,将其发展成不仅仅是甄别,更是培养的过程。天才是少数的,人才是多数的,需要一个培养指导的过程。一汽-大众结合国内的情况,逐渐将其形成了现在的人才开发中心。引入AC后,这就成为了一汽-大众选拔后备经理人员的流程,这个流程简单表述为: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事实上中间存在很多淘汰关卡,要想走到最后并非那么容易。AC测评采用3天全封闭方式,由德国认证的2名AC主持人主持,由6名评委通过会议主持、平级谈话、小组讨论、单独综合案例、专题汇报(企业愿景)、员工谈话、小组综合案例和面谈8个练习,对8位候选人的非专业能力做出评价。

光看文字是否就感觉到有一股紧张气息迎面扑来了...还有更紧张神秘的,为公平公正,被测评人手机都要上交公司,在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通过德国认证的专业“演员”制造的意想不到的状况,考验你的最真实反应。每一次测评的评委都会不同,并且评委都是在前一天晚上才会接到测评通知,评委无论给出高分或低分都要说出理由,在现场看到评委为打分争论得面红耳赤也是常有的事。

不明觉厉的AC测评有何作用?张吉利表示:“简单地说,要想在一汽-大众当经理,必须得通过AC测评,否则没有任何可能性。任何的背景还是关系,在这儿都没用。这是十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坚持的。”

一汽-大众在12年里,AC测评一次测评通过率是40%,二次测评通过率是50%,这个比例超过德国大众,也说明一汽-大众在选拔过程中对人员的培养做得更加到位。每一个普通员工都可以通过完善的培训体系充分提升自身能力,并在多元化的职业发展通道中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这被誉为一汽-大众的“草根文化”。这个草根文化体现的是以人为本,注重每一个员工,根据能力模型对员工进行评估,评估之后找出短板、长板,然后合理地进行人员配置,调整员工的发展方向。这对于迷茫的年轻人来说是很好的引导,对一汽-大众来说,形成了能力导向型的文化,提高用人的科学性和公信度。

一汽-大众培训中心管理培训科经理王海洋对一汽-大众的培训体系比喻为:“具体的培训业务,好像是一棵大树的树叶;而培训的体系,相当于大树的树枝和树干;而培训的方向和定位,则是大树的树根;定位、体系和业务三者缺一不可。”


一汽-大众培训中心管理培训科经理王海洋

小张的故事

“有些同学工作1年多了,还不知道自己该怎样做、该做些什么。在一汽-大众,这是不可能的!” 与自己同期毕业的同学们相比,小张是幸运的,他自豪的说:“领导会依据岗位能力模型定期对我进行评分,并当面告诉我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哪些方面需要提高,并推荐各种培训课程。工作伙伴们也会在实践中给我指导!”小张期待着,希望通过不断努力,自己的能力模型可以换成主管岗位的那一个。


一汽-大众为意向进入公司的人才提供了多样通道,包括校园招聘、预开发项目、海外招聘。通过校园招聘入选的人员相对较少,每年毕业季一汽-大众在众多优秀毕业生中百里挑一、优中选优。一汽-大众同时与高校进行人才合作项目,与6所“211”重点大学合作,为立志加入一汽-大众团队的学子组织预开发培训班。这不仅为一汽-大众储备了一批批基础扎实的人才,也体现了一汽-大众的“草根”精神,从普通人群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此外,一汽-大众面向海外招聘,众多中国留学生抓住机会回国深造,对一汽-大众而言也引入了大批具有国际视觉的优秀人才。


培训班同学的故事

一位同学说:“这机会实在太难得了,我在大三时就接受了一汽-大众提供的德语培训、轿车产品新技术培训、CATIA软件培训和项目管理培训。这在中国其他任何一所学校,都是学不来的。对于我来说,我已经接受了一汽-大众20几年的经验浇灌,已经是一名一汽-大众的工程技术人员了!”

海外留学生的故事

2011年归国到一汽-大众工作的一名海外留学生说:“我根本没有回国计划……宣讲会上,我的爱国热情涌动起来,我都不知道,在中国还有这样有实力的汽车制造企业。宣讲人员的风度、对汽车行业的见解和这个企业的‘技术含量’,让我立即做出了决定!”通过海外招聘,每年都会有二三十名海外留学生归国,成为一汽-大众人,成为中国汽车行业最坚实的力量。

在通过层层筛选以及严格的考核体制之后,一汽-大众的员工都是选拔后的佼佼者。每个员工在每个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能力,一汽-大众员工历经重重选拔,能力态度等各方面自然是出类拔萃的,不仅在其位而谋其职,更是尽其所能做到一丝不苟。这也是一汽-大众的文化影响,只有真正传递给员工,才有企业和员工的互赢。在有了如此扎实的人力基础之后,一汽-大众才能造出高品质的汽车,也才有足够的信心定下170万辆的年目标,并且在3月、4月连续两月销量霸气夺冠。一汽-大众不仅成就了自身的“领军者”地位,也在为中国汽车行业培养出一批批人才,称其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黄埔军校”一点也不为过。

注:My车轱辘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往期精彩回顾

在对话框轻松回复就可以看到往期精彩内容哦!

回复“力帆820”:《宝马最高做到7系,8字头的力帆喊话了!

回复“城管”:《贴了“城管”就敢打人,换了车标就不认识你了吗?

回复“力帆自驾游”:《力帆车主自驾游| 八月骄阳,来自芙蓉姐姐爱的呼唤!》

回复“全新皇冠”:《 尊享加倍 全新皇冠2.0T上市 售价26.48—38.98万元》

回复“传祺GS4”:《来自广府的最潮小生,传祺GS4》

回复“奥迪A3”:《管好你的右脚!试驾奥迪A3 Limousine 40TFSI 自动豪华型》

回复“专车出事”:《专车出事保险不赔?还约吗?》

回复“侧身线条”:《最美的侧身线条车型,看有木有你家的?》

回复“撼路者”:《江铃福特撼路者:中型SUV界的大白》

回复“圆石滩”:《够壕还要够稀罕!圆石滩豪车盛宴无弱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