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南“挖洞等死”老人给社会带来的是什么警示和无奈?

 西江红月 2020-12-18

■12月12日,湖南省武冈市邓家铺镇一名79岁的老人因不堪癌症的困扰,选择了一个特殊的等死方式。他请人挖了个洞,并放进一个坛子,然后缩进坛子里等待死神的降临。

老人在里面试图用割腕来了却一生,可是没有如愿。被发现后,救援人员成功将其弄了出来。当时他的身上满是血迹,人立马瘫倒在地上。

据说老人是11月份被查出罹患淋巴癌的。对于高龄老人来说,承受癌症带来的痛苦需要极大的耐力。他是人,不是神。走到这一步,确实是迫不得已。

令人感到疑惑的是,老人得了重症后,怎么没有发现儿女的身影?就算不能为其治病,也要把他的饮食起居安顿好啊!这个时候,他更需要儿女的安慰和支持。

想想当年,老人在那么艰难的生活条件下,将儿女拉扯大。一把屎一把尿的,费尽了心力。至于精神上的付出,则更不用说了。儿女们成家立业并有了孩子后,就能体会到这种艰辛。

香九龄,能温床。人家小小年纪,就能替长辈着想。怎么那些优良传统到了这一辈身上就逐渐消失了呢?百善孝为先。一个不尽孝的人是不会得到社会的肯定的。

老人已经是迟暮之年了,余下还能用多少岁月?作为子女不能说有了现在的家庭,就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若是如此,叫孩子们怎么看?难道以后也和他们一样,对长辈不管不顾?

这位老人遇到的困境并非是个例,在全国范围内有大把的。因为金钱、时间或者精力等因素,儿女们不能在床前尽孝,导致不少老人身处绝境,无可奈何。这已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希望得到重视。

■没想现代文明社会,居然有这样的奇事。老有所养,是每一个人的晚年期望。如今却有人挖洞等死,这不禁让人感到疑惑和诧异。看到湖南挖洞等死老人的事件,我们不禁要问,到底在这老人身上发生什么事?

一、事情缘由


在湖南有一个79岁的老人,一直跟他的儿子住在北京,老人曾经在医院检查出患有淋巴癌,多次住院,最近病情加重,疼痛难忍,他叫儿子陪他回老家,想葬在老家。

前一段时间,老人在家乡看了一处墓地,请人买坛挖洞,洞挖好了,12月12日,老人换上了一身新衣服后,去看这墓洞。没想到老人早已在坛里藏了一把小刀。趁子女不在,老人割腕想要自杀。

周围群众发现了,赶忙报了警,警方把老人救出来送往医院治疗,所幸只是腕部出了一点血,没有生命危险,如今老人已被儿子接走,跟着儿子一起回北京生活。

老人挖洞等死的消息被记者发到网上,引起了网民的热议,原来老人之所以有轻生的念头,是因为自己生病了,不想连累子女,就想到自己给自己挖洞去等死。

二、老人这么做的原因


1、身患重疾

人固有一死,特别到了老年,随着身体机能的下降,人的器官会发生一些病变。老年人生病了,往往难以承受疾病的摧残,如湖南这位老大爷患的是淋巴癌症,这种癌症发作起来周身疼痛难忍。

活一天就饱受一天的折磨,而且79岁的高龄,要想治愈,可能性极小,所以老人大约承受不了这种疼痛的折磨,就想到了自杀。这是身患癌症的老年人的悲伤之处。

谁也没办法决定自己的晚年,特别面对疾病摧残时,连医生和医院都没办法,我曾见过亲友中有老人身患癌症而去世的情景,去世前的那一个月,他真的生不如死,此时缓解疼痛的方法,唯有打止痛针或者吃止痛药。

2、子女不在身边

有新闻报道说老人曾经跟儿子在北京居住,后来疾病加重,他回到湖南老家,报道说他儿子跟他一同前往墓地,也有人说他的子女不在身边,老人怕连累子女。具体事情是怎么样?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老人会跑到事先准备好的洞里坐等死亡,必定那一刻身边没有子女在的。我们很好理解这位老人的想法,既然身患癌症,就医无望,人终有一死,就不要拖累儿子。

但是从子女的角度,我认为这样的做法是不人道的。都说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人会走到这一步,不仅身体上饱受疾病的折磨,想必心理上也得不到温暖,他才会伤心欲绝而走上绝路。

根据《婚姻法》中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如果经调查子女存在不支付老人赡养费或医疗费,有意让老人死亡,那就要构成遗弃罪,严重时会构成故意杀人罪。

从本案来看,老人自杀未遂,自己不需要负法律责任,其子女也不会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三、这件事反映出来的社会问题


老人用这种极端的方法来寻求死亡,是绝不提倡的,也是一种悲剧,是这个社会中可能存在的一种现象。

那么为何现在社会有部分老人老无所养老无所依呢?

1、子女太忙

这位79岁的老人还好,他大约有子有女,可是如今社会生存压力大,竞争大,子女们为了生活,也必须忙于生计。白天忙于赚钱养家,估计对老人没办法尽到细微的照顾。

在生活与照顾老人之间,中年人也陷入了两难。一边是生存的需要,一边是赡养老人的义务,中年人往往顾此失彼。对条件较好的家庭,还可以雇佣保姆,或者把老人送入养老院,如果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老人只能孤单的在家养病。

2、有病医不起

如今疾病多如牛毛,但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可体质却越来越差,更何况人到年老总会有些磕磕碰碰,总有些大大小小的疾病,若是小病,还可以找医生开几帖药治疗。

若是大病,像癌症往往治疗的费用极高,有些家庭确实支付不了。虽然现在全民几乎都有医疗保险,但面对的重大的疾病,像癌症,住院化疗、手术等等,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因病致贫已经成了许多家庭的写照。

如果是生病的是中年人,亲友们还会举家借债来医治,如果生病的是老人,亲友们往往会认为老人有病而终是正常现象,支付一大笔费用未必能换回老人的生命,倒不如让他逐渐终老。

确实从伦理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做法是极不可取的,但是从经济效益上来看,有些人会认为这样付出得不到大的收获,有些人就会选择放弃。

该如何解决呢?


我支持安乐死

在面对着老人身患癌症而无药可医的情况,我支持进行安乐死。

安乐死指对无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疗或使用药物,让病人无痛地死去。

在中国也有安乐死这种做法,指的是患有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的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和亲友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用人道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中结束生命的过程。

安乐死在国外,由来已久,而且许多国家的人都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死亡方式。但在中国实施安乐死是一项非常谨慎而复杂的过程。

根据中国的法律,如果这个过程操作的不规范,很容易会变成故意杀人。所以在中国安乐死并没有得到普遍的推行。且中国人伦理思想较重认为,让亲人在自己眼皮底下死去会有一种愧疚的心理。

其实我认为只要在医生的认可下,在亲友及老人本人的同意下,可以适当地使用安乐死,这样既能够减轻老人的痛苦,也能减轻家庭的负担。

看了湖南老人挖洞等死的案例后,我的心情很沉重,因为我们这代人都是独生子女,假如年老时有个三长两短,儿女们工作忙,人手不足,床前照顾的可能性较少。


若能无疾而终,寿终正寝,自然皆大欢喜,若是身患癌症或者难以自理的疾病,将对孩子带来负担。于是我希望国家政府可以多建立一些老人养老院或者医疗机构,专门侍奉这一类老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