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0年时代曲②】1988-1997:窗外是厚重黄土,心中是从未忘记过的旋律

 蓝色书屋111 2020-12-18

致敬40·40年时代曲

40年的岁月,杂花生树,山高水长。音乐记录着时代的斗转星移,也记录下个人的感动瞬间。江苏音乐广播的DJ们从40年浩瀚的音乐宝库里精挑细选出近百首经典之作,正在FM97.5江苏经典流行音乐广播和FM89.7江苏音乐广播进行展播。

遴选的过程中,DJ海燕、吴继宏、张琳、尚华,分别写下了40年中每个10年的听歌札记。字里行间,有音乐的潮流更迭,也有时代的风云激荡。让我们随着DJ的文字,去回望波澜壮阔的1978-2018。

今天我们来看DJ吴继宏创作的听歌札记《1988-1997:窗外是厚重黄土,心中是从未忘记过的旋律》。

“思念”

1988年,依然是从春节晚会开始的,在这个舞台上出现的歌曲,将会走红一整年。大家都记住了毛阿敏穿着大垫肩,台风稳健,唱出一曲《思念》。

“黄土地”

也许是因为寻根文学、第五代导演(《红高粱》、《黄土地》)的互相影响,流行音乐从80年代中期开始,刮起了西北风。待到刘欢、韦唯以清亮、高亢的嗓音,激情演绎着“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在今天想来,竟是令人泪湿的记忆。1988年汉城奥运到1990年北京亚运,是一个起承转合,我们以前所未有的目光看着脚下的土地,期待着付出更多。

“新音乐的春天”

崔健发表了《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其他有条件接收新鲜外来资讯、并有天赋的年轻人,窦唯和他的朋友们,正在酝酿着各自土洋结合、生猛不羁的摇滚。在不久的未来,来自台湾的企划人,将会给他们一个温柔的命名:新音乐的春天。

“涛声依旧”

1992年寒假播出的《外来妹》带来南方早春的新空气,温暖的画面背景是杨钰莹的《我不想说》。稍后毛宁也会有属于自己的《涛声依旧》,“金童玉女”也许意味着广东原创音乐风潮的正式崛起。

“我的1997”

在《东方时空》亮相的《我的1997》是1993年夏天的事情,朴素通透,耳目一新。艾敬和以《一封家书》走红的李春波一起,成为城市民谣标志人物。越来越多的音乐人,渐渐汇集到北京。

“同桌的你”

1994年其实有太多事情可以大书特书,不过可能对我影响最深远的是大地唱片推出的《校园民谣》。这一股清流是进入成人世界前毫无功利色彩的世界的图像,干净透明,让人怀念。

“执着”许巍

稍后两三年,唱片工业蓬勃发展,日趋成熟。小镇青年走进机构完整的唱片公司大门,交出一卷简陋的录音卡带,也交出自己即将被改变的命运,这是90年代中期,不断上演的故事。这其中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位主人公是许巍。他写出的《执着》让从西北风走来的歌手田震,音乐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也让我们知道了,来自西安的音乐人,都不普通,比如张楚,比如郑钧。

“回到拉萨”

今年第一次开车自驾去西部,经平凉去定西,30年了,才第一次看着车窗外飞驰而过的厚重黄土,想起心中从未忘记过的旋律。这份机缘巧合,让我得以在西北风诞生的土壤,默默向那个年代的音乐人表达迟到的敬意。

DJ吴继宏

善待现在度过的每一个今天,因为到未来,都会变成亲切的怀念。

时间的河,慢慢地流,

有时惊涛拍岸,有时风平浪静。

那40年流光飞舞,总有一些梦想成真。

四十年的流行更替,现在回望,都是闪亮的日子。

时间仍然继续在走。

12月10日起,FM97.5 江苏经典流行音乐广播和Play FM89.7江苏音乐广播全天线性单元《40年时代曲》正在展播

撰稿:海燕、吴继宏、张琳、尚华

文字编辑:吴继宏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