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汉女皇邓绥的成功之路

 金色年华554 2020-12-18
东汉女皇邓绥的成功之路

《班淑传奇》李晟饰邓绥

东汉女皇邓绥的成功之路
东汉女皇邓绥的成功之路

一、少年早慧

邓绥五岁的时候,祖母非常喜爱她,亲自为她剪发,夫人年高眼睛不好,误伤邓绥后额,邓绥忍痛不言,左右看到就问她缘由,邓绥说:“不是不痛,是祖母怜爱我为我断发,不忍让老人伤心。”

史书中的一段简单描述投射出一位孩童的早慧和善良。

邓绥六岁能读《史书》,十二岁通《诗经》、《论语》,当兄长们读书的时候,她就在旁提出一些哥哥们答不出来的问题,她的志趣在研究诗书典籍,而不是女红家务,她的母亲为此常常批评她,讽刺她想当女博士,邓绥听从母亲的话,白天做女红,晚上诵读经典,家人因她博学,叫她“诸生”,父亲邓训认为她与众不同,无论大小事,往往和她商量。

东汉女皇邓绥的成功之路

二、恪守妃礼

永元八年,邓绥入宫为贵人,时年十六。邓贵人身长玉立,长七尺二寸,姿颜姝丽,绝异于众,左右皆惊。邓贵人不仅倾国倾城,还很有内涵,恭肃小心,动有法度,承事阴后,夙夜战兢,接抚同列,常克己以下之,虽宫人隶役,皆加恩,帝深嘉爱焉。

有一次,邓贵人生病,汉和帝特别关照,可以让邓贵人的母亲兄弟入宫视药,不限日数,这是无上的荣耀,但邓贵人却坚决推辞,她认为宫禁至重,外人久在内宫,会引来众人对皇帝和她的非议,上下交损,诚不愿也,汉和帝对邓贵人非常敬重,认为她不同于常人,人皆以入宫为荣,贵人反以为忧,深自抑损,诚难及也。

每有宴会,诸贵人都打扮得花枝招展,以获得皇帝的青睐,只有邓贵人独着素装,淡雅脱俗,其衣如果与阴后同色,马上更换,汉和帝深叹邓贵人劳心曲体:“修德之劳,乃如是乎!”

汉和帝逐渐疏远了阴后,每次召见邓贵人,邓贵人都以疾辞谢,邓贵人因为身体不好,无法为汉和帝生育皇子,很为帝业无继而忧虑,经常为皇帝推荐美貌女子。

东汉女皇邓绥的成功之路

三、荣登后位

邓贵人恭顺的态度反倒益发激起了汉和帝对她的喜爱,这引起了阴皇后的嫉妒,有一次汉和帝大病,阴皇后得意地告诉左右,如若皇帝驾崩了,她一定要好好教训邓贵人。

阴皇后的处事方式实在是很幼稚,她的话很快就传到了邓氏家族耳朵里,邓贵人为了不连累家人,决定自尽,多亏宫女赵玉苦苦相劝。

后来,汉和帝病好了,但是阴皇后意欲诛杀邓贵人的想法已经被邓氏家族知道了,邓家和阴家关系非凡,早在光武帝起兵的时候,这两家人就世代联姻,他们是南阳新野的两大家族,邓贵人的母亲姓阴,而阴皇后的母亲姓邓,其实如果不是情敌,阴皇后和邓贵人的关系应该是非常好的,为了替外孙女分忧,阴皇后的外祖母邓朱帮助阴皇后在宫中行巫蛊之事,诅咒邓贵人,阴家和邓家的关系这么密切,这事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瞒得过邓家,于是汉和帝也就知道了这件事情。

永元十四年(102年)夏,阴皇后被废。

次年,朝臣请立皇后,汉和帝说:“皇后之尊,与朕同体,承宗庙,母天下,岂易哉!唯邓贵人德冠后庭,乃可当之。”

邓绥手书表谢,深陈德薄,不足以充小君之选,但和帝还是册立她为皇后。

东汉女皇邓绥的成功之路

四、无冕女皇

属国以往进贡都极度奢侈铺张,邓皇后正位中宫后,下令统统取消,每年只用进贡纸墨。

每次汉和帝想赐邓家官爵,邓皇后都诚恳地加以拒绝,所以在汉和帝朝,邓皇后的哥哥邓骘只是虎贲中郎将。

元兴元年,汉和帝驾崩,两个皇子都是庶出,皇长子平原王身体不好,于是就立刚满百日的汉殇帝,邓皇后成皇太后,临朝称制。

邓太后做的第一件事是赐周、冯两贵人只有诸侯王可以享有的青盖车、采饰辂和骖马,另黄金三十斤,杂帛三千匹,白越四千端,又赐冯贵人王赤绶、步摇和环佩(冯贵人很可能是汉殇帝的母亲),并在送别两贵人时,表现出真诚的悲伤,两贵人按照汉朝的规矩,迁居外园。

邓太后刚刚手握大权,宫中就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宫中大珠有一箧不见了。为了稳定人心,邓太后不接受将相关宫人抓来审讯的建议,而是亲自检阅所有宫人,并且表示如果能主动承认,可以减轻惩罚,偷窃者马上就自首服罪。宦官吉成之前很受和帝的喜欢,受到众人的嫉妒,很多人诬陷吉成有巫蛊之事,有司将其下狱审讯,邓太后深知其情,亲自核实,吉成无罪释放。经过这两件事,邓太后用自己的明察秋毫稳定了宫中的局势。

邓太后执政时期的东汉内有“水旱十年”,外有西羌之乱,她将毕生所学都用在了治国上,这个昔日的女诸生将大汉帝国治理得井井有条,被誉为“兴灭国,继绝世”。

她首先实行宽和的政策,赦免自光武帝以来所犯妖言巫恶,及马、窦家属所被禁锢永不得仕者。她还召昔日情敌阴皇后被流放的亲属回原籍,赦令归还资财五百余万。

她提倡简朴,大量裁减宫廷用度和闲散宫人。郡国所贡纳物品也悉数减去。上林苑中的鹰犬一律卖掉。

她对外戚管教很严,邓氏外戚是东汉名声最好的外戚,简朴谦恭。邓骘的儿子邓凤接受人家贿赂,事情被揭露出来后,邓骘将妻子和儿子头发剃光,以谢罪天下。

邓太后每当听到老百姓饥荒的消息,就通宵不能入睡,减少自己的生活供给,用以救济困苦,还减免赋税,东汉经济在严重的自然灾害下获得及时复苏。

邓太后听从虞诩等人建议,以赦免战俘、和平谈判的办法,使羌人暴动得以平息。

汉殇帝驾崩,邓绥又选了清河王的儿子为皇帝,即汉安帝,继续听政,为了减轻百姓负担,邓太后下令汉殇帝康陵秘藏,诸丧葬工作,事事减省节约,只有常规的十分之一。

永初元年,邓太后的母亲被封为新野君,汤沐邑万户。

永初二年,京师旱灾,邓太后亲自审阅洛阳是否存在冤狱情况。有一囚徒畏于官吏不敢申言。邓太后察言观色,主动问他的情况,查明实情后,立刻让洛阳令下狱抵罪。当天就下了及时雨。

贵为太后的邓绥依然对学习非常热衷,拜班昭为师,学习经书,兼习天文、算数,并号召宫人、皇族和外戚一起学习,一时之间,宫廷学习气氛很浓。班昭,又名姬,字惠班,史学家班固之妹,十四岁嫁同郡曹世叔为妻,其兄班固著《汉书》,未竟而卒,汉和帝召班昭入东观臧书阁,续写《汉书》,宫中都称班昭为曹大家。邓太后临朝听政后,特许班昭参与政事。邓太后加封班昭之子曹成为关内侯,官至齐国国相。

元初六年,邓太后下令将汉和帝的弟弟济北王、河间王家中子女,年龄在五岁以上的四十多人,和邓氏近亲子孙三十多人召到京师,为他们专门办了一所学校。邓太后亲自监督他们的学习。

邓太后的母亲去世之前,太后亲自照顾,去世之后,比照东海恭王的规格办理丧事。邓太后的兄弟们以母丧上书辞职。邓太后征求班昭的意见。班昭认为应该批准。邓太后听从班昭的建议,于是邓骘等人得以辞官还乡。

尽管邓太后万般皆好,获得了天下人的赞誉,但她有一件事处理得很不妥当,她没有将权力及时归还给汉安帝。永宁元年,汉安帝已二十六岁,有关官员上奏太后,说汉安帝已经成年,应该独立处理政务。邓太后闻奏大怒。邓太后的弟弟邓康也劝其退居深宫,邓太后仍然固执己见。邓康见太后不纳谏,称病不朝。邓太后一怒之下,将邓康免官,并开除了邓康的族籍。邓太后迟迟不肯归政,或许是她清楚地知道汉安帝不是治国的材料,但是她在世的时候可以帮汉安帝打理大汉江山,但是她去世了呢?她其实真的应该在身体还很康健的时候给汉安帝处理朝政的机会,让他得到必要的锻炼,但是历史不能重复,邓太后的不肯放权造成了她的家族悲剧。

邓太后驾崩后,谥号“和熹”,与和帝合葬慎陵。汉安帝将所有的委屈都宣泄在了邓太后的家族身上,让原本口碑极好的邓氏家族让天下称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