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陌陌财报电话会:短视频红利会使一批公司受益 陌陌的优势在于社交

 华尔街见闻APP 2020-12-18

中概妖股陌陌发布了其最新的财报信息,公司一季度净营收为2.65亿美元,同比增长421%。同时,截至2017年3月31日,陌陌月活用户达到8520万,创历史新高。直播业务仍然是陌陌的“现金奶牛”,一季度公司直播服务营收达2.126亿美元,占全部营收的80.2%。

作为中概类中涨的最好的股票之一,陌陌股价在过去一年的时间内从低位8.88美元一路攀升至最高45.95美元。但对于其最新财报,市场单日反应平淡,公司股价追随白天A股表现收跌4.11%。

在其财报电话会上,公司CEO 唐岩称持续围绕直播进行社区化建设及直播赛事运营将是公司下面的重点。其称公司的社交属性使得其直播能够获得成功。

和另一大妖股微博一样,在随后的提问环节,短视频业务也成为市场的焦点。在被问及公司与快手相比竞争力所在时,CEO 唐岩称视频技术的红利会令一批公司都从其中受益,其对于开放式社交关系的沉淀也产生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作为一个社交平台,短视频只是服务于社交很多应用场景中间的一个。

财报电话提问全文

瑞士信贷

Q:第一是关于我们这个季度的主播数目以及大主播和大土豪的用户集中度。第二个问题是有没有关于全年的营销预算?

A:这个季度主播用户的集中度方面和四季度比是没有太明显变化的,3月份3万流水以上的主播人数有所增加,总流水占比稍高于50%,5000块打赏消费以上的高额付费用户也有较大增加,总流水占比也是略高于50%,这个情况主要是3月份因为有赛事(陌陌直播季度赛),所以他们的集中度和土豪的集中度会略有增加,但从4月份和5月份的情况来看,我们又恢复到了和往常比较吻合的水平。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们确实打算增加我们营销方面的费用。但是由于全国性的大型营销刚刚在4月开始。所以我们下面的开支会取决于营销的结果。我们估计会到季度末结果出来后制定下一阶段的营销预算,现阶段我们暂时没有营销方面的具体数字,但是整体上我们打算增加今年我们的营销费用。

美林美银

Q:我想问一个问题,关于市场的品牌投放,我们看到了市场上的品牌投放,我们应该怎么看待未来几个季度用户数的增长跟市场投放(的关系)。

第二个问题是转化率,付费用户,其实也涨得很好,差不多五个点,比我们的同业更好,想了解一下主要的原因,为什么我们可以提升转化率,是否能保持在这个水平下。

 A:我们的品牌投放是从4月中旬开始的,主要的目的是向市场传递陌陌平台上基于视频社交发生的变化,同时也提升陌陌的品牌形象。对于告知和品牌形象提升方面的效果,稍后我们会请专业的机构来进行系统的评估,目前从一些简单的维度,比如说百度指数来看,在告知性方面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但是在短短一两个月来评判品牌广告的效果其实是不太现实的,对于直接拉升方面的作用,渠道相对品牌投放会是一个更有效的手段,目前我们在渠道方面的投放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品牌建设,我们管理层觉得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我们未来会在这方面进行持续的投入,我相信长远来看这对于我们整体用户盘子的提升一定是会有非常积极作用的。

我们用户增长的策略,我在上季度和这次的电话会议上已经谈过,最主要是围绕着视频化和娱乐化方面的产品迭代来增加新的应用场景和内容。另外一个包括了品牌和渠道方面的市场投入。

我刚才在电话中也介绍了我们在优化注册体验、提升注册转化率上做了不少工作,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今年我们会一直沿着这几个方向走下去。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们一季度一是在用户渗透率,二是在用户和直播间的匹配程度上做了很多算法上的优化,而且基于位置以及主播等级上面的匹配也做了很多算法上的优化。

从我们自己内部数据监测情况来看,所有这些个性化的推荐以及算法的优化对于从普通用户到付费用户的转化率方面还是取得了不错的增长成绩,这主要是得益于个性化推荐算法优化达成的一些效果。

OCI

Q:我的问题是关于竞争环境的,请问管理层可不可以谈一下我们的竞争优势在哪里,我们跟快手有什么不一样?非常感谢。

A:我一贯以来都不是特别喜欢在这种公开场合来评价其它的,不管是公司也好,或者是平台也好。但我个人始终觉得,视频技术的红利会令一批公司都从其中受益,只不过大家的定位各有不同。

我还是只谈我们的情况吧,我不太希望评价其它公司。

我们陌陌自始至终要做的事情还是一个事情,就是社交,无论是短视频、直播、附近的人、群组,它们都只是平台众多社交场景中的一个,就像一个游乐场里面有不同的娱乐设施和项目,对于我们来说,短视频只是服务于社交很多应用场景中间的一个。

另外即使单一把我们的短视频拿出来看,相对于一些其它短视频平台,他们用户的核心诉求可能会更加偏重于内容消费本身,而我们平台上要满足的核心用户需求还是社交,所以我们在产品设计和内容运营上都会比较鼓励用户互动和关系沉淀。

相应的,我们的短视频用户对于内容背后人的关注度会更加强,我刚才在这话之前也介绍过,与这个人发生互动的意愿也会更强。从产品逻辑上,我们也把视频服务和一些基本的社交模块,例如个人资料页,IM,(与)这些功能紧密结合,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这种核心的用户需求,而这些社交功能在一些纯内容导向的平台上相对来说会弱化一些。

最后我再补充一句吧,目前来看短视频在我们平台上相互的关系形成的数量上的占比也在不断提升,这其实说明了短视频对于开放式社交关系的沉淀也产生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华尔街见闻出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