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秦赋》:秦始皇永不立后,看似完美却留下隐患

 茂林之家 2020-12-18

在《大秦赋》中,嬴政一下子迎娶了两位妻子,第一位是芈华,第二位则是齐国公主离秋。但是很显然,这一次的迎娶对于嬴政来讲,并不如表面那般简单,实际上是两位太后的背后权力之争。秦王非常的喜欢芈华,因为两人的相遇十分浪漫,宛如偶像剧中的桥段,而芈华的身上也有很多令嬴政心动的地方,比如温柔似水的性格,出众的容貌。当然,芈华是在华阳太后的安排之下与嬴政相识的。

《大秦赋》:秦始皇永不立后,看似完美却留下隐患

对此,赵姬在得知此事之后,自然不愿让自己的儿子落华阳太后手掌中,因此便安排了齐国公主离秋嫁入后宫。嬴政虽不喜但他无法拒绝母亲的要求,因此便将这两女子同时迎娶入宫,从表面来俩人打了一个平手。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赵姬太后和华阳太后的争斗下,秦王嬴政想了两全其美的方法,既然不能违背赵姬、吕不韦,又不能对不住自己的爱情,那么索性两个都娶​算了,而且,永不立后,分不出高低,也避免了争宠。他还用吕不韦写的《吕氏春秋》中的话说服大家,意思是要因事而变,因时而变,之所以不立皇后,是为了避免日后太后干预朝政。不过,在笔者看来,秦始皇永不立后,看似完美却留下隐患。

《大秦赋》:秦始皇永不立后,看似完美却留下隐患

首先,纵观秦国历史来说,太后干预朝政,确实让不少君主十分头疼,这成为秦王嬴政选择不立皇后的重要原因。换而言之,秦王嬴政希望自己去世后,秦朝不会再发生太后干预朝政的情况。对于太后干预朝政,就不得不说到秦国历史上的宣太后,因为她不仅是秦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也是古代历史上第一位太后。

宣太后(?―公元前265年),芈(mǐ)姓,出生地楚国丹阳,又称芈八子、秦宣太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持朝政。在宣太后执掌大权期间,攻灭义渠国,一举灭亡了秦国的心腹大患。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宣太后功大于过,但是,他毕竟架空了秦昭襄王这位君主,这让后主非常不满。

《大秦赋》:秦始皇永不立后,看似完美却留下隐患

宣太后执掌大权期间,任用弟弟魏冉、芈戎以及儿子公子悝、公子芾等人。宣太后及其麾下势力,极大限制了秦昭襄王的权力,造成了秦国国内只知有宣太后和魏冉,不知有秦王的局面。魏国人范雎逃到秦国后,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范雎向秦昭襄王建议收回这五人的权力,以免造成淖齿、李兑那样弑君篡国的祸乱。秦昭襄王采纳范雎的建议,废宣太后,将魏冉、芈戎、公子悝、公子芾等四贵驱逐出秦国都城咸阳。

如果说宣太后的例子还比较陌生,那么,对于秦王嬴政来说,自己的母亲赵姬太后长期执掌大权,自然是让他感触颇深的。秦始皇嬴政继位时年幼,秦国大权掌握在丞相吕不韦和太后之手。后来赵姬为便于掩人耳目,携嫪毐搬迁至秦国旧都雍城居住,二人生下两个儿子。随着太后对嫪毐的日渐宠信和重视,吕不韦的权势开始受到制衡,而嫪毐愈渐嚣张,被封为长信侯。

《大秦赋》:秦始皇永不立后,看似完美却留下隐患

嫪毐封侯之后,以山阳(今山东省巨野县一带)为其住地,以河西太原郡为其封地,所得赏赐丰厚异常,雍城的一应事情决于嫪毐。正是因为获得了赵姬太后的宠幸,嫪毐家中童仆宾客多至数千人,投奔嫪毐求官求仕的宾客舍人也有千余人。而这,成为嫪毐能够发动叛乱的重要原因。

在《大秦赋》中,我们可以发现,嫪毐的嚣张跋扈甚至叛乱,离不开赵太后的纵容。如果不是秦王嬴政早有准备,说不定就要被嫪毐谋害了。正是因为宣太后、赵姬太后这样的例子,促使秦王嬴政痛下决心,不册立皇后。

当然,存在即合理,在古代历史上,太后的存在历史,甚至要比皇帝的历史更长,这意味着太后的存在,显然也有自己的正面作用。比如在皇帝突然去世的时候,就需要太后来主持大局,稳定局面。对于秦始皇嬴政来说,在公元前221年建立秦朝后,依然不册封皇后。而这,很可能也是他一直没有册立太子的重要原因。不过,这自然成为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大秦赋》:秦始皇永不立后,看似完美却留下隐患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沙丘宫(今邢台广宗)病逝。秦始皇死后,赵高采取了说服胡亥威胁李斯的手法,二人在沙丘宫经过一番密谋,假造秦始皇发布诏书,由胡亥继承皇位,还以秦始皇的名义指责扶苏为子不孝、蒙恬为臣不忠,让他们自杀,不得违抗。在得到扶苏自杀的确切消息后,胡亥、赵高、李斯这才命令车队日夜兼程,迅速返回咸阳。

回到咸阳后,胡亥继位,是为秦二世,赵高任郎中令,李斯依旧做丞相,但是朝廷的大权实际上落到了赵高手中。赵高阴谋得逞以后,开始对身边的人下毒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秦朝的宗室子弟遭到了杀戮,李斯。蒙恬、蒙毅等朝廷大臣,同样遭到了李斯的毒手。因此,这对于秦朝的破坏,无疑是极为致命的。在李斯、秦二世胡亥的祸害之下,秦始皇辛苦建立的秦朝,只维持了10多年就走向灭亡了。

《大秦赋》:秦始皇永不立后,看似完美却留下隐患

最后,对于赵高来说,属于宦官势力。提到宦官干预朝政,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东汉或者明朝。值得注意的是,在东汉时期,虽然宦官经常干预朝政,但是,太后所在的外戚,同样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宦官和外戚之间的互相较量,反而让东汉朝廷保持了平衡,从而让东汉维持了接近200年。与此相对应的是,就秦朝来说,正是没有皇后和太后,更没有皇后和太后所在的外戚势力,这才让赵高为首的宦官一家独大,进而在秦朝上下肆意破坏。

《大秦赋》:秦始皇永不立后,看似完美却留下隐患

从这一角度来看,秦始皇嬴政永不立后,自然也有不利的一面。正是因为皇宫之内没有皇后和太后,等到秦始皇突然去世的时候,根本没有人可以和赵高正面对抗,更不要说有人出来主持大局。换而言之,在秦始皇突然去世后,如果有一位太后来扶持公子扶苏登上皇位,自然也就没有赵高放肆的机会了,秦朝也就不可能只存在十多年就灭亡了。

当然,对于秦朝来说,灭亡的原因显然不止“永不立后”这一点,比如山东六国的反抗势力,秦国律令过于严格,徭役实在沉重等,都是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不过,相对于这几个原因,永不立后的影响更为直接,因为这直接关系到秦朝皇位的继承。对此,你怎么看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