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神生活需求谁来满足?

 神州国土 2020-12-18

近日,在石家庄市桥西区振头街道一家老人照护中心,30名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实习医护志愿者正对照老照片为老人讲述老故事,为他们送关怀、送温暖。 河北日报通讯员张美玲摄

□河北日报记者 尹翠莉

从温饱到小康,传统的物质养老渐渐退居其次,精神养老重要性不断凸显。

老年群体在精神生活方面有哪些新需求?如何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学?人口年龄结构、家庭结构变化给老年人带来的“心病”如何化解?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老人精神生活需求大幅增长,活动场地不足问题日益凸显

“前排的低一些,要有错落有致的感觉……”12月2日,石家庄户外阴冷,在高新区心海假日小区的居民活动室内,十几位阿姨挥舞着彩色的扇子正热火朝天地排练舞蹈。

休息间隙,在最前排正中间位置的孙玉梅阿姨告诉记者,她今年63岁,前几年退休后从张家口来到石家庄,现在,和伙伴们做健身操成了她日常一项重要活动。“能锻炼身体,还能交朋友,心情也好了!”她这番话得到其他老人的共鸣。

“居民活动室是早年开发商提供的,对本小区居民免费开放。这几年我们用惠民资金不断装修完善,有水电暖,还铺上了木地板,给大家提供一个更舒适的环境。”石家庄市高新区长江街道润丰盛世家园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刘会英说。

据介绍,该社区有7000多名居民,老年人占到40%以上。经常在活动室活动的老年团队有6个,为了让大家都能有机会排练,居委会专门给各个队伍排了顺序。“今年又添了一个国标舞队,连晚上都排满了。”

孙玉梅所在的健身操队每周有三次在活动室排练的机会,遇到有演出需要增加排练,她们就会犯难,“要是场地再大点、多点就更好了。”

相比孙玉梅,其他一些小区居民想找个室内活动场地都难。

同样在石家庄,退休3年多的刘师傅,经常到位于翟营大街和裕华路交口的公园拉二胡、唱京剧,“小区没有室内场地,在楼下院里会影响别人,只能在公园。现在天冷,出来也少了。”

省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丽近年来持续关注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她认为,老年人虽然存在城乡、年龄、生活方式、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异,但在精神生活需求方面都较以往有大幅增长。

然而,记者走访发现,虽然近年来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加速,适宜老年人活动的公共空间匮乏问题逐渐显现。

“从目前来看,我省老年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城市基础设施的适老化功能和结构亟待增加和完善。”张丽说。

据了解,为改善老年人活动场所不足问题,2018年,我省印发的《关于加强城镇新建小区配套非经营性公建设施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提出,各地在规划建设新建小区时,要明确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文化活动室(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居民健身、养老服务等配套非经营性公建设施。

2019年,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基层社区非经营性公共设施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文化活动站等非经营性公共设施也提出明确配建要求。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落实相关文件要求,完善基层综合性文化设施的标准化建设。”张丽还建议,应增加公共文化设施的适老化功能。对新的基础设施做好前瞻适老化设计,对旧的基础设施做好全面适老化改造升级,为老年人社交娱乐提供便利。

老人精神生活需求更趋多样,对专业指导有更高要求

“除了增加场地,我们还希望有专业的老师来教。”今年62岁的于翠英是心海假日健身操队专门从外小区请过来的“兼职教师”,退休前她在工会工作,有组织文体活动的经历,“但我对很多专业术语也不懂,如果有专业老师,大家会做得更到位。”

其实,为居民找老师,社区工作人员也想过很多办法。“我们邀请过小区里有特长的居民,也请过外面的老师,但费用比较高,也没人愿意长时间教。”刘会英说。

“有老年人想学钢琴、古筝,有人想学瑜伽、茶艺,即便是唱歌跳舞,老人们现在越来越专业。”刘会英发现,近年来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比以往更“高大上”。

张丽说,以往,老年人偏爱看电视、听广播、唱歌跳舞等低成本的文化活动项目,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更倾向到老年大学等平台进行专业学习。

在调研中张丽还发现,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信息科技的发展,老年精神文化生活内容由“自学”向“参与群体自发组织文化活动”“参与政府组织的文化课堂”转变,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种类更趋多样化。

然而,目前省市县三级的老年大学等老年教育阵地容量不足,各地普遍存在一座难求等问题。

据了解,2019年11月,我省提出“实施发展老年大学行动计划”,要求大力发展老年教育,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健全社区老年大学办学网络,办好老年开放大学。

对此,张丽表示,政府除了以社区及养老服务机构为依托,重点发展社区老年人文化教育,还应鼓励社会力量开办老年文化场所,创新养教结合新模式,逐步形成覆盖全省城乡的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老年教育网络建设。

采访中,不少社区工作人员也建议,可以合理利用区域内现有学校教师资源,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和高校学生来社区任教、当志愿者。同时,鼓励老年人中有一技之长的同志,既当学生又当老师,充实师资力量。

老年人精神生活需求认同感低,需要更多情感支持和精神抚慰

老年人精神生活满足程度低,除公共活动空间不足、师资力量不够,部分老年人还面临缺少亲情关怀和社会关爱的问题。

“我妈退休后变了很多,每天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还觉得不干净,对家人也有很多要求……”最近,家住石家庄市长安区荣景园的曹女士因为母亲的境况烦恼不已,无奈,找到了社区心理咨询室。

“人是典型的群居动物,需要融入社会中生活,才能保持心理平衡,维持身心健康。”石家庄市千惠心理咨询室2015年入驻荣景园,定期到社区为居民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该咨询室首席心理咨询师张斓曦说,目前,不少退休后的城市老人仍以居家养老为主,这一模式很大程度导致老年人与社会脱节,随着孩子们的独立,其在家中的被需求度、被认同感也有所下降,自我价值感也会缺失。

“我想跟着书画班的同学去北京看画展,但是子女不太支持,觉得我70多岁出门不安全,也觉得花这个钱没必要。”采访中,不少老年人也坦露,家庭对满足老年人精神生活的支持力度远低于对未成年子女,子女希望老人退休后帮忙在家照看小孩,不太鼓励老年人“放飞自我”。

张斓曦说,当下社会主流观念仍然是以解决老年人物质需求为主,而把满足精神需求放在次要位置,社区和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内容相对简单,提供情感交流和精神抚慰的服务较少,且没有常态化,社会认知也存在偏差,没有充分认识老年人对精神生活的渴求以及满足他们追求的必要性。

张斓曦呼吁,应该构建好老人精神需求的家庭支持系统,将“重物质、轻精神”的养老观念转换为物质、精神并重。同时,需要政府通过政策、法律、文化等承担起对老人精神需求的支持责任,将心理咨询、心理帮扶等公共服务下沉。

“精神慰藉是解决老年人心理问题、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的重要途径。”张斓曦建议,在全社会推广人口老龄化国情宣传教育,让大家增加对老人的认知,学会与老人正确沟通。与此同时,老年人也应该主动走出来,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找到自己施展才华的舞台,在参与社会活动中获得认同感和幸福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