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复试锦囊 | 关于考研面试的8个忠告,10个陷阱,你中了几个?

 木铎新传 2020-12-18

根据往年经验,大概在3月上旬,34所院校的自划线就将公布完毕。3月中旬,国家线就将公布。紧接而来的就是院校的复试环节。所以大家能够看出来,分数线的公布时间和复试时间十分相近,大家千万不能等着分数线下来,再着手准备复试。关于考研复试,懂得未雨绸缪,就成功了一半。

一般来说,研究生复试流程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专业课笔试(有些学校是不需要笔试的)、专业课面试、英语面试。在这三个模块中面试占得比重最大,起决定性作用,笔试次之,英语再次之,所以战术上我们把重点放在面试,而不要过多在口语和笔试过度纠结。所以这一期,木铎考研的学长学姐们要把成功(也有失败)的经验教训分享给大家,掌握这面试中的8个忠告,10个陷阱,你绝对先人一步!

关于考研复试的8大忠告

1
切忌自以为是,面试毫无准备

大家都知道复试的重点是面试,而面试的重点是老师提问,大家千万不能打无准备之战,毫无准备就去参加复试。但是这种准备又和初试不同,更加具有针对性。绝不是只看看课本,了解初试时背诵的内容就可以轻松应对的。复试的问题将更具综合性,总体考察你的知识面、反应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所以,除了复习笔记和看论文知道热点,还有一个至关重要却常被人忽视的准备——了解面试老师。

研究生复试的综合素质面试一般由本专业的五六位导师主持,学生按照先后顺序进入回答问题,每个人专业面试15~20分钟。而面试中出现的题目很有可能就是来源于面试老师最近正在研究的课题或者最近发布的论文。(此处划重点)

所以,大家应了解可能面试你的老师目前正在承担或已经完成的比较重大的科研项目,了解面试老师的主要研究领域,认真阅读面试老师在权威期刊上发表过的研究论文。并最好主动拓展,通过去图书馆查阅近年来该领域比较权威的期刊,了解本专业面试老师的主要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概论出自己的一套观点。

2
切忌面试不带简历

面试带不带简历,是准备面试的同学们很头疼的问题。学姐的建议是尽管没有硬性要求,但大家最好附上个人简历。因为这样是给老师最快了解你的机会,就像为老师的提问提前画一个范围。

当你在交出简历之后,老师至少会花一到两分钟浏览你的简历,此时老师的注意力无可避免的被你的简历所吸引,那么接下来的提问十之八九就是围绕你简历中突出的部分来进行的。比如“你在简历中说发表过的论文是发表在哪的?是什么主题的?”或者“你在简历中提到的实习经历具体是在哪个单位?遇到过什么困难?”(此处划重点)

但是大家也要注意,简历做得好可以加分,做的不好可就是给自己挖坑了。比如,你在简历中写自己爱好是看电视剧,老师问你“网剧的播出形式”,或者“网台联播有什么优势的时候”,你却哑口无言,那么,你的简历就成为你的减分项了。(此处划重点)

所以,学姐的建议是,简历可以做,但是一定要认真准备,不要给自己挖坑。

3
切忌自我介绍时“临场发挥”

面试时,老师在提问前通常会让你自己做一下个人简介。这是你给老师的第一印象,因此一定要好好准备你的自我介绍。千万不要到踏入会议室,才开始准备。那个时候,很有可能会过分紧张而磕磕绊绊。

在复试前,大家就要准备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3分钟以内)。这个自我介绍不是概括你考研前的所有的经历,而是突出“我很上进,快来选我”的态度。大家一定择优点来介绍自己。内容可以包括:自己本科院校、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参与的课题研究、发表论文和获得的奖项)、英语水平、毕业论文或者设计、实习经历、爱好,特长,性格、上研后的打算等等。如果考研初试分数或者本科平时绩点很优异,比如排名第一或者第二,也可以提一下。(划重点)

4
切忌回答问题吞吞吐吐

有时因为紧张或者导师问题过于抽象,大家很容易回答不上,然后变得越来越紧张,可能最后崩溃。一般来说,大多数导师更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语言表述能力和心理素质就是其中很重要的部分。你一旦崩溃,显然就很难通过复试。所以大家要认识到其实,回答不上来的影响并不是非常大,重要的是看学生表现出来的能力和素质。

在听不懂的情况下,可以礼貌的要求老师再问一遍。不要不好意思说这句话,只有正确听明白问题,才能正确回答问题。当你还是无从下手去解决面试问题时,可以根据问题周边信息,举例子,同时也能够给自己一定的思考时间。(干货)

如果还是答不上来,就坦诚地说不会。可以委婉的把话题引开。可以说;“谢谢老师的提问,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虽然我现有的水平还不能理解这个问题,正是因为有这些比较有趣的问题,我才决心报考这个专业不断深造。这将是我未来在研究生期间去解决的一个问题。”谈吐从容自信,心态平和;与老师交流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好有创新点和闪光点,充分显示自己的专业素养;另外回答问题时尽量使用专业词汇。

5
切忌交流时态度轻佻

大家一定要知道老师理想中的学生是什么样的。过于外向的学生不好管理,过于内向的学生不易交流。导师更喜欢脑筋灵活又踏实认真的学生,既能踏实用功,思维又清晰活跃的学生。所以大家一定要向老师展现出这样的素质。

大家面试的时候面带微笑,入座之后,手指交叉相握放在桌上,身体自然前倾,显示你乐于交流。遇到不会的题,一定要诚实,表明个人水平有限,不是十分了解,千万不要不懂装懂。导师既然问了那个问题,表明导师对问题很了解,靠蒙是不能过关的,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和老师的观点不一致不要发脾气,保持谦逊的态度,切忌和老师争吵你不是来辩倒老师的,你是来让老师收你的。

6
切忌只能读死书,照搬书本

面试不等同与初试,何况现在初试只读参考书目都不够了,所以大家在准备复试的时候也要不断地关注时事热点。面试中常常被问到“谈谈你对xx问题的看法”或者“今年发生了***事件,请您谈谈对此的看法。”

这就要求大家平时的时候就要梳理热点事件,关注新闻事件。大家可以多看《人民日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南方周末》等等大型报纸的新闻评论,从中了解热点以及评论观点。

因为考试的时候往往是问距离复试日期半年以内的,所以梳理的时候以17年下半年和18年年初为重点,春节期间发生的热点事件一定要格外关注。在关注热点的同时也可以当做在复习基础知识。不是为了热点而去关注热点,而是让热点为知识服务,可以将热点变成你回答知识中的案列。所以你要了解里面含的知识点。切忌只读死书。

这种谈看法的回答思路最经典的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回答的字数1000字以内,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

7
学会突出自身优势

面试是一个展示长处,掩盖短处的过程。大家一定要选出一两点优秀的点,详细说,诱导性的将话题引入自己的优点中去。(这才是套路)

举个例子,如果你曾经有过一次良好的实习经历,就要在回答中凸显出来。比如被问到“如何看待新闻真实性”,就可以回答说“通过我在XX处的实习经历,我更加体会到新闻真实是一个过程……”

但是如果自身经历中实在没有什么出彩的也可以转换思维,化劣势为优势。因为面试的关键点并不在于自己的履历有多么的优秀,而在于怎么通过面试恰当地向老师传递“我在本科期间我不断地进行自我提升并且具有独特的专业见解”这一讯息。所以,也可以突出自己的上进和思考。

 跨专业的同学同样适用,可以在回答中谈谈、如何对报考专业产生兴趣,以及为此都作出了哪些尝试与努力。突出自己的跨专业背景。相对于本专业考研,跨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稍有不足。这也是很多导师倾向于要本专业的学生的原因。但对于专业门槛不是很高的新闻来说,跨专业的学生能从不同的学科背景进行研究,有利于知识的综合。这也是跨专业学硕的优势。

8
提前准备阅读书目

专业相关的书一定要提前准备。看一、二本传播学经典著作,把理论弄清楚,深入理解,能谈出你的见解。基本的比如《乌合之众》、《娱乐至死》可以不要提了,太俗了。《大数据时代》《传播学史》等等可以提一提。专业推荐书,在精不在多,看个2本,做好读书笔记,知道书本的内容、观点,并形成自己的的见解。

还要多多阅读课外书,每个领域不求多,但求精;不要局限于新闻传播学科,要涉猎广泛,凸显知识面。

同时需要主要的是如果问到你是如何看待某一本著作?最好是中性回答,不带个人偏见,或者就书中的一个观点进行阐述,如果导师刚好问到一个他不喜欢的著作或者那位作者,你却夸奖一番,估计就有问题了。这一问题主要是考察专业了解程度、表达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

关于考研面试的10大陷阱

1
你觉得自己有什么缺点?

缺点这个问题是很多同学容易摔跟头的地方。大家要知道坦诚布公的表达自己的真实缺点似乎不妥,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有些这样或那样的小毛病,但没必要如实交代,否则真的会使老师对你的印象大打折扣。举个例子,如果被问及此问题时,同学坦言自己对专业不感兴趣,平时生活经常马虎大意,丢三落四。那如果你是导师,你会觉得这个答案满意么?

因此同学们可以选择一些既是缺点但是从某些角度去看也是优点的问题来谈,说话要有技巧,不能如实讲一些令人厌恶的真正缺点,最好是表达自己无关痛痒的小毛病,比如有轻微强迫症、凡事追求完美,不太关注自己外表等等类似小问题。

2
如果考研你落选了会怎么样?

有些心理素质不好的同学一听这个问题,五雷轰顶一般,以为自己真的没戏了,一下子懵掉。这确实是个难度系数破高的陷阱题目,首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调整好心态,老师问这个问题,只是想看看你的人生态度和应变能力,并不是真的不录取,

所以考生回答这个问题切不可恐慌真的落入老师的测试陷阱,应该自信豁达:“我相信自己,相信我的能力足以在此方面有所发展。”再结合实际情况,如获奖,实践,经历或论文情况,佐证自己的优势,万万不可停留在“复试完蛋了”的负面情绪无法自拔!

但是大家千万不要过犹不及,不要一上来就说,“我会坦然接受最后的结果。”或者“我会选择去工作”等等。显得对于考研不重视。大家可以回答“我相信自己的努力会有好的结果,如果真的没有考上,我不会间断对于……的学习,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加倍努力来实现我的梦想。”

3
为什么选择跨专业考研? 

跨专业考研的同学很有可能被问到跨专业的原因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陷阱在于同学不能很实在地作答,如实交代“原专业不好就业”、“爸爸妈妈建议自己换别的专业”或“原专业学的不好”等诸如此类“诚实作答”都可能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老师觉得这样的学生不够格成为他的弟子。

所以我们作答时,最好可以巧妙的把这个问题转移到对现有专业的兴趣上来,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来谈,强调自己为了跨专业付出的努力和自己对于梦想的追求。

4
本科是否成绩不佳或挂科?

老师可能会问“你之前本科有没有某学科挂过科或者成绩是否不佳”或者“有没有通过四六级考试”等问题。对于这点,首先我们要诚实回答,有就有,没有就没有,在面试里面欺瞒老师,一旦被揭穿会非常难堪。

其次如果真的有挂科等不良行为,一定要表示自己的歉意,可以从当时不懵懂,犯过错误所以现在更为珍惜现在学习的机会,并稍稍表达一下自己的壮志雄心以及之后会更加努力学习。

5
你如果考试了,未来有何规划? 

这是每个学生都可能被问到的问题,几乎每个人都逃不过,此类常考话题必须想出使老师信服的答案。那么你可以逆向思维换位思考,你是导师,你会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当然答案是有进取心、有计划的弟子,所以被问到研究生期间的规划问题,不能说“不知道”,应该逐条列出,第一年打好理论基础,第二年认真参与科研实践,跟随导师共同发展。第三年结合情况,想要达到何种成果。 

6
你有什么业余爱好?

通常老师为了更加了解你的性格、三观、心态、思维的深度等,会进一步对你的日常爱好提出问题。此时切忌说自己没有业余爱好。老师也不喜欢只知道读死书的学生。也切忌说老师觉得低趣味的不入流的爱好。比如喜欢打王者荣耀等等。大家可以说和新闻相关的爱好,比如阅读、看报、看纪录片等等。

此时大家要小心老师的进一步提问。比如学生说喜欢看书,老师可能继续问:“看哪一类书,最喜欣赏哪一位作家?这个作家的哪一本书你印象最深刻?这本书对你最大的帮助是什么?你能用3分钟把这本书推荐给我吗?”大家对于这类问题一定要提前准备,一定要能够完整回答。

7
考研你有想过会面对哪些困难吗?

首先学生切记回答:有!然后就没有了,等老师再次发问才继续回答。老师会觉得你很被动。这类问题是为了考察学生的专业性、全局观。所以我们一定要从专业、技能、经验等方面评估可能遇到的困难,其次一定要强调突出自己对困难持积极态度,自己一定可以积极解决这些困难。

同时也不过分假大空,一定要对如何解决有细致的安排。比如自己的学术水平不够,那么除了积极面对,一定要说出自己会在课外阅读更多专业书籍,增进自己的学术能力。 

8
介绍你考研/实习/工作中最失败的一次经历

老师问这类问题是想要了解你是否经历过困难的磨练,对困难的认知,是否培养正确的处世观。那么在回答时除了能清楚完整有条理地找一次失败的经历阐述之外。还需要强调自己为什么失败(当时对困难的认知不足、有盲目自信的嫌疑、学术水平不够等等)以及强调这一次经历对自己的影响如何帮助你的成长。

9
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你的本科学校

如果老师毕业于普通本科院校(非985.211院校),老师问本科学校可能就会成为一个陷阱。尤其老师表示并未听说过该学校,那么可能对学生的压力很大,需要考生巧妙作答?

首先大家一定要正面回应,不抗拒,不托辞,态度诚恳。千万不要随便对自己的本科学校表述轻视等等情绪,老师并不喜欢这样的学生。大家如实告知就好。

其次可以简要介绍一下你学校基本状况,有哪些建树和影响力,供老师了解,要表达出自己对学校的信心和敬意,不能妄自菲薄。(可以突出地理位置、学校特色,男女比例等,这是活跃气氛的点)

如果本科学校真的没有竞争力,更重要的是要讲一讲你在这所学校中是如何学习的,学到了什么?表达出你虽然不是毕业985、211院校,但在学习意愿和学习能力、主导个人发展等方面等方面,并不比别人差。不论遇到什么样的老师、什么样的提问,都要表现出自信、不卑不亢、严谨、认真的态度,它比你的背景和技能更重要。

10
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了解的吗?

如果老师在最后结束时突然反问你,大家千万不要掉链子,要表现自己的应变能力。

首先,琐碎的事情就不要问老师了,比如“学费多少”“有没有奖学金”这样的问题,一方面老师不在乎,其次老师可能会觉得你太过功利。“专硕到底上几年学”这样的低级问题也千万不要问,让老师感觉你粗心大意连最基本的功课都没有做。

如果你通过前期的认真了解、分析,还是对学校在个人成长、学业发展方面的确有不太清楚的地方。可以适当提一些有建设性的问题,如果真的没有也没有关系,就直接讲“我没有问题了”。但是可以最后再感谢一下老师的宝贵时间,表现出自己有礼貌的一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