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状元锦囊】最新!初试412分拿下华科,8000字血泪经验帖助你上岸!

 木铎新传 2020-12-18

新浪微博:@木铎考研

我们已经沉浸在2019年的春天了!伴着和煦春风而来的是一个又一个木铎学员被心仪院校录取的好消息,过去一年多他们的努力与艰苦全部被命运看到和眷顾,衷心祝贺他们!

在2020级小朋友为梦想启航、奋力前行的途中,这些学长学姐的成果经验和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助力。因此,【木铎团队】也将邀请木铎家各位已录取的2019学长学姐,为2020考研的小师弟小师妹们,送上最新鲜最宝贵的高分复习经验。 

今天分享的是,2019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传播MJC总排名第三(初试412分)的兔子学姐的高分经验。兔子学姐从择校到初试备考到复试都总结的非常详细,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相信心仪华科的同学看完一定收获颇多。

作者 |  兔子学姐

成绩 |  2019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传播MJC总排名第三(初试412分),已录取

版权 |  木铎考研(ID:muduoedu)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其它一切机构转发,需要转载请先联系授权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2019华中科技大学MJC考研经验

写这篇经验贴是在复试结束第三天,拿到结果好好修整了两天,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和情绪,说实话从去年决定考研到现在将近一年的时间,终于看到尘埃落定了,一直悬着的心才真正能落下来。想着应该写点东西,记录一下我生命里最努力读书的日子,能留个纪念勉励自己继续努力。再加上最近很多学弟学妹来问考试经验,就一起总结一下方便大家更好的准备考研这场硬仗。

先讲一下个人情况:本人是中部普通211的新闻传播学院学生,主修网络与新媒体方向,报考了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全日制专业硕士。初试总分410,排名第3、复试排名第13、综合成绩排名第3。这个成绩对我自己而言算是比较满意,细讲则是有惊喜也有失望吧,下面就仔细讲讲我考研的整个过程。

Part 1
关于决定考研

其实说起来刚上大学的时候目标一直是——毕业就工作!实践出真知!走上新闻工作的前线!做一名正义的新闻人!所以大一大二根本就没考虑过考研的问题,更没想过保研,我高考成绩不太优秀,一直觉得自己是学渣中的战斗渣,逆袭这种剧情不太符合我的人设啊。

所以总结一下自己大一大二的生活,大概就是在国护训练、在辩论队备赛、玩玩摄影什么的,专业成绩也就平均水平,偶尔还偏下。大三的某天,我的班主任找到我问我未来的规划,大概意思是你不读研你现在的专业能力足够去工作吗?(班主任灵魂三拷问:你觉得自己渣吗?觉得渣你还不努力?你努力就这鬼样子?)突然懵逼,回想一下自己的大学生活,觉得我是用人单位老总的话可能都没什么理由把自己招进去,即使进去了,预估和现实之间一定存在差距。因而那时候决定去考研。

Part 2
关于择校

大三上那个时候其实不太明确要去哪里,一边在看专业排名,一边在看别的学长学姐各个学校的考研经验贴。只是隐约觉得想去985,想去专业排名更靠前的学校,刚开始考虑过川大和南大。我妈南大新闻系毕业的,就帮我打听了一下南大的情况,说是非常之艰难,学渣瞬间怂了,又想着川大招生人数多一些,结果发现川大报考的人数也很吓人。

这个时候看到距离最近的武大、华科,华科去年的初试划线又是340多,瞬间觉得有希望。(这里大家注意不要犯我的错误,华科大专硕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是同一条划线,今年新开的学硕也是同一条线,这波操作真的厉害了。所以说这个340多其实算是非全日制的复试线。看这几年的全日制专硕录取名单就能知道一般录取最低是380多。我是到十一月才发现,当时心态就崩了23333)当然也去看了一下华科新闻的概况,像张昆、何志武、钟瑛、陈先红这样的名字,新闻专业的学生都知道有多如雷贯耳,于是毅然决然的填报了华科。(本校一起考研的两个小伙伴也都上线了,一个跟了钟瑛老师,另一个跟了陈先红老师,我要吹爆这两个学霸小仙女!)

Part 3
关于初试

终于到干货部分了!本人专业课成绩还行,专一139、专二135,不过公共课考得不好,政治67,英语69,拿到成绩的时候还是有点失望的,这一趴算是总结一下自己失败的经验,也问了一下其他小伙伴的成功经验,当然备考这种事情是因人而异的,大家要找寻适合自己的方法。比如有些人适合强压学习法,有些人适应不了甚至会直接导致弃考,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一)公共课部分:英语

我英语本身就是弱势,弱到什么程度呢,六级连挂三次。。。于是考研我最怕的就是英语,大三上就报了新东方的班一直在跟班上课。大概经验总结一下:

  • 大纲词汇一定要背!背个三四五轮。新东方的老师会说,英语二把大纲词汇背的滚瓜烂熟,至少有80分,个人觉得是有道理的。英语二没有英语一那么费脑子,一般都错在单词不认识,导致句子没读懂,导致选错题上面。我用的最笨的办法,大纲词汇正序版背。九月份的时候开始,一天200-300个的量,第二天重复第一天不熟悉的再加200-300个,第三天重复第一天第二天不熟悉的,总之就是大半天甚至一整天都在背单词,几次背的要哭。坚持下来真的很不容易,默单词的纸叠起来得有半厘米多,真心鼓励大家这个环节不要放弃,确实有效。

(▲ 兔子学姐的英语单词练习)

  • 考研英语只有真题没有模拟题,而刷真题要把握节奏。英语一我不清楚,英语二是10年开始的所以可以说是真题很珍贵。九月份之前可以刷九几年至今的英语一题目,算是熟悉一下题型,主要用真题背背单词。九月份之后刷10年开始英语二可以循环刷三四遍,每道题弄懂,单词清晰。近三年真题留到十月份以后再刷,可以自测能力。

  • 作文不用准备太早。我九月份就开始准备作文了,整体来讲十月底的时候英语成绩达到高峰,模测能有个八十左右,但是随着后期重心更多挪到专业课上有点下滑的趋势。英语虽然看积累但是最后的冲刺也不要忘记它!血泪教训啊!

(二)公共课部分:政治

政治我自己也不太摸清楚,大概就建议大家精讲精练读透,它五六月份就会出了,你要跟着出书的节奏去学,千万不要拖延!

还有现在政治辅导老师也很多,跟着一个老师,最多两个,否则你会特别混乱,学到疲于奔命。考前一个月不要因为焦虑再报名什么押题什么的串讲班,负面效果大于正面,保证你听到原地爆炸。我是全程信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和肖四肖八都是真理,特别是1000题对于真题的选择题的参考性才是真正有效的,刷三遍不会后悔,肖四肖八背就完事了。

(▲ 兔子学姐的肖八资料)

(三)专业课部分:理论与能力(★☆)

2019华科初试真题

先来简单的讲一讲今年的华科初试卷子。专业一分三道题:报道策划和消息改写是常规操作,四个专业方向选答一个,我选择的是新闻方向,两道简答加一篇评论,风格都很朴实,绝对让你有话可说。

专二部分今年的题量大幅增加,往年一般是四道简答,三道分析,一道大题,今年是六道简答,四道分析。以至于拿到卷子的我的脸上写满了黑人问号。。。现在我们大致回顾一下专业课备考阶段的准备。

专业课什么时候开始?

我的建议是现在就可以开始了。这个开始是指的把参考书都买回来开始读书、理解、做笔记,这个步骤越早开始你越可以慢慢来不至于向我大四上才开始看专业书,慌得不行。

  • 第一遍看可以勾画,做笔记,慢慢理解吃透,十来天一本书,这一步在九月份应该全部完成。

  • 第二遍看重点翻看勾画笔记部分,同时和木铎的大黄皮专业笔记整理一起对照着去背诵,大概三到五天一本书,这一步九到十月份完成

  • 第三遍就是可以快速背诵,对照大黄皮一天一本。(ps:不是真的只让你读三遍啊!每一遍是一轮,要把这轮扎实的完成了才能算啊!)

(▲ 兔子学姐的木铎黄皮书笔记)

专业课怎么看?

  • 334基础理论看什么?

大家看一下网上的参考书单就可以发现新闻史和传播理论方面的书籍内容有重合,个人认为第一轮可以都读,第二轮就要有选择有侧重了,例如方汉奇老师的《中国新闻传播史》、吴廷俊老师的《中国新闻史选修》、张昆老师的《中外新闻传播史》有很多内容上近似,建议背诵环节对有重复性的东西侧重背其中一个版本,其他作为补充,这样不会出现不同人的内容结构不一样你背乱的情况。

跟着木铎的大黄皮的内容安排是可取的,我基本最后一个多月就只背大黄皮了,重要的笔记直接归入大黄皮了,书本和整理联通使用可以省不少时间。

  • 440的实践题怎么准备?

华科是很重视专业能力的,每年固定有报道策划和消息改写,占了70分到80分的大比例。个人认为关于这两方面的专业书过一遍就行了,关键在于整理结构。一定要梳理出常用并且你习惯的报道策划结构,消息改写的几种新闻类型的模板也一定要铭记于心,然后就是做一做各种考研公众号的题目,批改是最有效提高的途径,效率在后期是可以决定胜负的。

  • 440的四选一怎么选?

440的后半张卷子是新闻、广电、新媒体、广告方向四选一。大部分考研机构包括木铎都会推荐你选择新媒体,这是对的,因为这个方向可预测、相对稳,用另一位研友的话说就是,不背熟都能根据理解作答(危险行为!请勿模仿!)。

我选择新闻方向是有更高期望的,事实证明可能也是这个选择让我的专一拿到专业第一的成绩。本身的文字功底加上本科也把这块学扎实了,当时就觉得我选新闻方向写评论会有优势。个人猜想,当改卷老师一溜看了几十张新媒体的卷子分数就会越发趋近,这时候有张写新闻方向的,只要你好好写,分数上很有可能出挑。希望有特长的同学可以和老师或者学长学姐沟通,前提是你要对这方面的能力真的有信心,那就去放手一搏!顺带一提新闻方向的两个简答题也都不难的,大家看看书就能答的。ps:该部分答题方向不会和你研究生主攻方向有直接联系,专硕不划分方向,主要看你想学什么、你找的导师是哪个方向。所以拿高分是你做这个选择唯一需要考虑的。)

  • 真题怎么做?

真题我是九、十月份背诵的时候参考性的看了看,如果考到我能不能快速反应。然后做了个表格看看近五、六年考试重点出题点,例如华科对制播分离、媒介融合、媒介审判等题目有高重复度。你可以跟着木铎押题班猜想他今年想考什么,但本身就多次出现的题目必须整的明明白白。今年复试笔试的人工智能话题就是高重复度,这个我们后面再讲。

大概十一月份之后我按照考试时间做了两三套真题卷子,只是为了测试速度、精神状态和排版什么的。简答题一题半面、六到十行、分条论述、条理清晰,这些木铎有在批改卷子的时候介绍我就不细说了。

  • 热点看点啥?

纵观华科真题你就会发现华科在基础理论部分并不算紧追热点,334部分十分平稳,今年专二的最高分有140,个人认为华科的334部分不设上限,是可以做到接近150的,热点能提供的是你讨论理论的时候结合实际的扩展面。

440部分热点会更有用一些,报道策划的中心、消息改写的消息、评论的材料都可能来自于热点,所以热点重在了解、拓展,而不是一个一个去背诵。这个在后期复试也会有用的。特别是后期,不要把精力全放在传播学小王子身上去了,基础理论是一切。

(四)心理建设是重中之重!

我们同级考研的小伙伴特别多,一路下来是看着身边不少人怎么崩溃怎么一蹶不振直至弃考的。所以真的觉得心理建设是考研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讲几个我自己的感受。

不知己不知彼?做你自己就好。我觉得考研和高考最大不同之一就在于你不了解自己到底是什么水平,更不知道别人是个什么水平。这种面对一团黑暗的恐惧感会随着考试的时间越来越近而逐步变得更明显。请一定告诉自己,别人准备的怎么样和你没关系。我一起备考的研友是我跨考另一个专业的同学,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如果你和我一样不喜欢与人比较带来的危机感,也可以这么做。网上批改作业一个个都答的很漂亮,你可以向他学习但不要去想别人怎么这么厉害,我怎么是条臭咸鱼。

考研是注定孤独的旅行,你要忍得住寂寞。我们寝室四个人都备考,考不同学校的新闻系,平时也在一个教室自习。但是去学习、去吃饭、回寝室基本都是分开的。我删掉了QQ、关掉了朋友圈,不参加聚会活动,后期连健身都停了,我朋友说我学到自闭了,话都不会说了。可能这是我全身心投入的一种习惯,吃饭这种休息的时候就一个人看集番,20分钟,然后进去读书。不让外界的事物刺激到我的兴趣点和好奇心。刚大四的时候经历了分手颓了两天,但也是这件事让我更看清了我要做的事,的所有努力为你自己,你必须推着你自己前进。黎明前寂寞的黑夜里一定要坚强。(ps:恋爱中的考生,特别是女生,一定要提前处理好感情问题,不是说要分手啊!就是两个人对这件事、对你以后要全心投入考研的决定要有清楚的认识,你因为感情产生的情绪对你的复习产生的影响会比你想的大,千万千万谨记!)

这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单行线。不要想着一边考研一边找工作,参加秋招。你要知道你真没这么优秀,大多数人都没这么优秀能一心两用。抛开你做两件事要耗费的时间成本不说,你的心里会有一个安全预期——即使没考上,我也有工作吧。有退路的人是不会拼劲全力的,你得把自己逼上梁山。有种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孤勇。

直面你的崩溃和负面情绪。同样因为一个寝室四个人都在备考,我们寝室到十一、二月份几乎是在轮流崩溃。哭已经是正常现象了。压力真的大,每个人都这样,都会有“付出这么多究竟值不值得”、“考不上怎么办,大家会不会对我很失望”这样的念头,我甚至十二月份打电话和朋友哭诉我觉得我考不上了我要去天桥底下卖艺了23333。请允许自己有负面情绪,但请不要让他停留,今晚你哭一个小时,明早继续精神抖擞的读书去。大家都是成年人,不要因为辛苦而给自己理由放弃,你是承诺自己你要考研,你就要对自己负责。

不抛弃、不放弃。我看到很多人在考研的路途中放弃,原因很多,家里不够支持、觉得太难了、复习的来不及了想明年再来。我基本是大四开学才开始认真备考,那些大三下就开始的人里一样有觉得来不及了而弃考的。不要低估你自己,别害怕在考场上看到卷子的时候大脑一片空白,你连试都不试,连百分之一的希望都不会有的。就我个人而言,如果是客观条件真的不允许而放弃,会可惜,但如果是自己主观打退堂鼓,这种行为太懦弱。想得到大家都要的东西就必然存在竞争,竞争就一定会辛苦,即使不考研也会有别的苦难的。无论结果如何,我们寝室四个姑娘都全程参与了2019研究生考试,我很为她们骄傲。

(▲ 兔子学姐考研作息表)

Part 4
关于复试

我记得16号拿到成绩之后心里很是惴惴不安,一方面觉得还行,一方面又不了解大家的普遍水平,两三天之后看到木铎收集到的排名才隐约有点底。接下来像一条迷茫的咸鱼一样一直挨到华科划线才开始认真复习(错误示范请勿模仿!)。所以复试大概13名的成绩其实也在预料之中,不过今年复试的高分层分差不大,不足以拉平初试差距。

今年录取情况整体相较于去年而言可以说是平稳多了,去年400以上5个,3个调剂非全,390-400的有一半去了非全,380-390的一大半去了非全,全日制录取的初试成绩最低383。今年则是400分以上全部录取全日制,390到400一大半入选,最低初试成绩388,不过初试最低的两个人总评并不是最低,复试扳回一局。总的来说,算是总评结果和初试结果还比较接近。也再次告诉我们初试成绩的重要性,逆风翻盘听起来很帅,操作起来多大风险只有自己知道。下面系统总结一下。

  • 复试备考要趁早!熟悉华科的同学都知道,华科复试包括英语口语、专业笔试、专业面试、政治笔试,考的算是很多了。专业内容问的还很专业,不像有些学校复试面试可能就不重视专业知识了。英语、政治、专业课三门,过完年也该复习了。看论文也好、追热点也好、复习基础也好,动起来。不是让你啥都知道,是你复习的越多,你心态越稳;你心态越稳,才会越自信,发挥的才能越好。面试的时候自信程度和精神面貌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

  • 专业笔试部分。今年笔试一改往年3000字评论的传统内容,打了大家一个措手不及,包括我。我和一起备考的研友模拟了好几篇长评,准备的都差不多了。考试大纲下来的时候都没细看,只看到两个半小时专业课变成两个小时了,觉得哪里有点不对。考前三天,我突然发现要求不一样,跟研友说的时候她也心态爆炸。之前都没看专业基础知识点和理论,这会儿发现今年考的是专业基础理论的理解和实际应用,真的绝望。上考场的时候看到题目是“人工智能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影响和评价”。心里都开始BGM:感恩的心了。没有划定理论,大家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其实也更考察能力。比如问题的剖析、知识的积累、理论的叙述应用。由于华科复试只有总成绩没有具体各项目,我也不清楚我写的怎么样,估摸着还可以吧。条理清晰、逻辑通顺、有理有据应该就可以了。如果出题风格不变,大家大可不用紧张,不用去背诵热点和论文,了解归纳即可,基础知识也不重在背,重在运用它联系社会现实现象的能力。明年复试可以提前检测一下,主要是让自己别那么紧张。

  • 政治笔试部分。每年的政治笔试都是四十五分钟,接在专业课考试后面,一边收卷子一边发卷子。虽说政治不计入总分,但有一票否决权,我政治一般,又听说学姐被叫去喝茶过,心里很怂,怕证明不了自己是个优秀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学姐说复习1000题、肖四、肖八,我复习的晚,时间来不及了只复习了肖四,然后卷子基本肖四原题,单选(20*2)、多选(10*4)、两道大题二选一(1*20),一道是考的习 总书 记的“四全”讲话的理解,另一道大题是肖四上关于网络是不是法外之地的题目。总的来说看看肖四看看总 书 记 关于新闻传播相关的一些讲话就完全没问题了。

  • 英语面试。华科新传英语面试规则是两人一组,抽一个英文话题,准备5分钟左右(上一组进去,下一组就可以抽签了),进去之后一人介绍1-2分钟,然后讨论话题2-3分钟,老师可能就你们讨论的话题提问。去年学姐说实在讨论不了可以自备话题,于是从第一天政审表交完抽签之后,群里都在按照签上的号码找邻近的同学准备自选话题,直到开考前都这样。结果组织考务的学长通知大家不能换话题,抽到什么是什么,这是第一个特殊情况(不同于专业课题目不重复,英语题目只有几个,考务会强调考完的同学不要讨论、不要透题,请严守考场纪律)。

    第二个则是新传四个方向的学生和考出版的学生打散了考试,题目抽到哪个方向全看欧不欧了,我和小伙伴抽到public relation的时候都是脸色一黑(都怪我这个非酋!),两个人对公关都不熟。纸条上还会有具体的两句话让你讨论,隐约记得有一个是关于moral judgement 的。我估计复试成绩总体下滑,我的英语面试一定功不可没了。大家最好关注专业英语词汇的时候几个方向都看一看,然后就,不要怂!第三个是做好一切可能出现的情况的准备!一开始本来以为和去年一样正序考英语,倒序考专业课,我序号在中间挺好的,结果今年把名单砍成两段,两个教室同时开始倒序考英语,骤然变成第四组,进去之后我的自我介绍被打断了,我同组女生也被打断了,讨论话题两分钟同样被打断。可能我们俩真的水平都有限,但不要让这些种种情况影响了你的状态,突然大脑一片空白或者紧张到说中文才是最致命的。

  • 专业课面试。华科专业课面试三项必答:1、自我介绍,2、毕业论文简述,3、专业问题抽二答一。大概时间是一个人5-6分钟,自我介绍1-2分钟,专业问题回答2-3分钟,剩下的时间老师随机提问。今年让我意外的的是考务让我们进去除了说自己是多少号,还要自报初试成绩和报考全日制还是非全,所以说真的要重视初试,可能会影响老师对你的预期。更意外的是今年的专业问题是自我介绍之后当场抽签回答,本以为会有一两分钟准备,事实上老师也没说不可以准备,然而在考场里好几个老师的目光中沉默一、两分钟真的是需要勇气的。我看大多数人都是抽签之后走回讲台就开始回答了,我也是。建议大家提前做类似的准备,临场反应和逻辑的清晰度真的要紧。题目方面,每个人的都不一样没有重复,所以问考完出来的人也没什么参考价值,大家可以用今年考过的题目练反应和逻辑。老师提问其实并不多,我问了一下其他几个同学,提问的点主要在毕业论文的内容、你发表过的文章的内容、大创等比赛的内容等,对自己的作品要充分了解。

复试的心理建设:别紧张、别紧张、别紧张。说知识水平拉开差距有点不太现实,复试很短,真的很难显现多大区别。一方面是你大学的成果另一方面是你现场的反应才是决定胜负的。别让临场能力破坏了老师对你的印象,如果有恐惧就多练习一下。

Part 5
总结

总的来说,我觉得我的考研过程还算有点励志吧,从被人嫌弃学渣、没目标、做事没规划、不可能考上研的青铜,到今年的华科新传小探花,确实是走了一段非常艰难的路。

备考期间我的座右铭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希望自己所做的一切能对得起自己,而别人的怀疑和贬低就是最强的动力,当别人都不相信你的时候沉默的用实力证明自己强过一切辩白。

12月20号,我从自习室把自己高高一摞复习资料搬回宿舍,发了一条朋友圈。不求锦鲤护体、万事如意,而是祝我们得到的和我们付出的一样多。这说不上是一种必胜的信念,只是你为此付出和努力的东西已经值得你为自己骄傲了,走完最后一步就好。我希望明年走上战场的学弟学妹也能有这样的自信,相信自己付出的足够多,也会得到足够多。

这里是兔子,我在华中科技大学等你。

编辑 | 兔子学姐

策划 | 墨墨学

主编 | 元元学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