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考点 | “知识付费”的分类及传播特征【必背版】

 木铎新传 2020-12-18

小铎说:“知识付费”这一知识点不考则以,一考就是20分打底的大题,而且目前它依旧是互联网最大风口之一,所以一定要重点掌握。尤其考专硕的同学需重点准备喔。

核心概念解析

一、“知识付费”的定义(知识付费概念的全面梳理)

1、近年来,随着优质网生内容的迭代以及产权意识的增强,内容付费逐渐成为主流,常见。形态包括媒体订阅、在线教育、音乐视频版权付费、会员制,以及各类媒体平台所推出的以盈利为目的内容售卖服务,而知识付费只是内容付费的形态之一。

2、知识付费实际上是知识共享3.0时期的迭代形态,共享性仍是其内核,而付费是其外在形态。

3、具体而言,知识付费是一种以开放型内容社区为依托,在付费的基础上由个人面向网络大众提供在线咨询、网络课程、信息共享等内容服务的传播模式。开放、共享、付费已然成为该领域的三大关键词,平台的开放性营造了UGC、PGC共生的内容社区,使用户参与内容生产、进行信息共享成为可能,内容的付费特征,将更多有价值的信息筛选出来,构建了新的知识传播体系。

二、“知识付费”的分类(简答题常用知识点)

1、根据知识付费内容形态的不同,大致可以划分为:付费问答、付费讲座、专栏订阅三类。

2、(1)付费问答,通常是内容生产者基于用户的特定问题进行回答,并由所有查看答案的用户均摊付费的形式,其内容生产门槛低,知识性弱,用户黏性较弱,以图文为主要形式,分答、微博问答是典型案例;(2)付费讲座,是指由内容生产者自选主题进行的单次内容分享,用户在试听的基础上选择是否付费观看,每次分享时长为1小时左右,主要以音频形式呈现,辅以图文,知乎live、分答小讲是其典型案例;(3)专栏订阅,是指内容生产者推出长期的系列课程、讲座,通常以月或年为单位进行一次性预付费,这类产品价格最高,用户黏性强,但内容也更具专业性、体系化。(这三类都是需要理解记忆的)

三、“知识付费”的传播特征(核心知识点)

1、个体构面 :以个体为核心的多元节点传播

  • 从个体层面看,知识付费是一种高度依赖个体节点的信息传播形式,在该领域中 ,媒体的品牌光环被削弱,个体被进一步赋权,形成了UGC、PGC并行,草根与精英、大 V 与网红齐头并进的局面。

  • 喻国明指出,互联网作为一种“高维媒介”,具备连接、开放的媒介特性,它改变了传统自上而下的信息分发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个人为核心的节点式传播,在此过程中 ,个体的话语权被重新激活 ,个体从被动的受众成为主动的内容生产者、把关人与消费者。以往的内容付费,本质上仍属于媒体导向的传播模式,它们或以媒体为节点进行付费内容分发(如爱奇艺、网易云),或以媒体为对象提供付费服务(如 Quora),属于 B2C 或 B2B 的商业模式。

  • 但是在知识付费领域,每个自带流量的个人IP都拥有信息生产、传播、内容变现的权力,平台逐渐退居幕后,个体成为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关键入口与出口。在各大知识付费平台上,既存在马东、王思聪、罗永浩等社会名人,也存在和菜头、李笑来等来自自媒体的大V和内容创业者,甚至连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普通用户,也能通过UGC、PGC内容积攒个人流量,进而成为知识传播中的关键节点。由此可见,在知识付费领域,随着个体话语权的不断增强,“个体—个体”“个体—大众”的节点式传播成为可能,其自身将成为传播的重要渠道。

2、媒介构面:基于开放型内容平台的参与式传播

  • 参与是知识付费领域中的重要环节,用户在平台中其中既扮演着内容生产者、传播者的角色,也以消费者、提问者的身份介入互动,而在此过程中,开放型的内容平台成为了不可或缺的载体。

  • 开放型内容平台是相对于封闭式内容平台而言的,是指主要由个体而非媒体参与内容生产与传播的网络社区,在Web3.0时代,这类平台型媒体通过构建多元信息与自由流通的媒介环境来重构传播生态,其特征在于去中心化与开放性连接。不同于过去封闭式的内容生产模式,这类开放型平台将信息发布的权力下沉,使每个个体充分参与到信息生产的过程中,那些原本散落在个体身上的闲置时间与知识(认知盈余)被重新激活,得以在内容平台中被聚合、被发掘、被检索。

  • 在知识付费领域,得到、喜马拉雅、分答、知乎等开放式内容平台的构建,为用户参与和知识协同生产提供了载体,以知乎live为例,用户不仅可以作为信息消费者,通过免费或付费的方式查看相应问答内容,还可以通过平台上“发起一场live”的功能,成为信息生产者和传播者,并从中获取相应报酬。开放型内容平台打破了固化的传受关系,重新突出了参与和共享的价值。

3、内容构面:多元纵深的内容体系

  • 传统问答平台(百度知道等)与社会化问答社区(知乎)的免费性,使信息内容呈现出娱乐化、泡沫化的特征,单一的内容形态与较低的内容质量难以满足用户对于知识信息的需求。而在知识共享3.0时期,知识付费通过对知识内容的筛选,将社会化媒体中泛娱乐化、低俗化的内容剔除,留下了更具有价值的个人经验、知识信息内容,并逐渐形成了多元纵深的内容体系。

  • 从内容形式上看,知识付费领域已经形成了以付费问答、付费讲座、订阅专栏为主,以免费资讯、电子书为辅的格局。分答先后推出付费问答、小讲、付费社区等功能,其产品遍布三类主流内容形态,而得到、喜马拉雅仍主打专栏订阅业务,这些层次多样的内容形态符合场景化传播的要求,满足了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信息需求。付费问答与讲座主要渗透于用户零散的业余时间,在碎片化的时间节点中进行信息传播,订阅专栏则主要面向黏性强、有特定信息需求的群体,而电子书、免费资讯等服务,将作为付费内容的补充,为用户提供更良好的用户体验,如知乎的免费问答社区、喜马拉雅的有声书服务、得到推出的知识新闻,分答的头条资讯服务等。

  • 从内容深度上看,形成了大众化、专业化兼备的多元内容格局。大众化内容主要集中于得到、知乎、喜马拉雅等主流知识付费平台中,这类社区的内容生产层次较为丰富,垂直细分趋向明显,且多为个人的经验分享,知识获取门槛低。如喜马拉雅的付费内容包括成长、新知、音乐、亲自、生活等栏目,适合不同层次、职业、爱好的大众收听。而类似于钛媒体、36氪、雪球网,则主要提供不同领域内的专业信息,知识门槛较高,内容专业性强。

  • 多元纵深的内容体系,满足了用户不同程度的信息需求喜马拉雅、得到是典型案例。而一种好的知识服务也是带领人们进入一个全新领域的最好助手。这便是知识付费在这个大背景下的时代“利好”。

四、知识付费行业发展的相关建议(谈知识付费的落脚点,三个小标题,一定要记住,也是考试最偏爱的考点!)

1、构建知识付费的第三方评价平台知识

付费领域已经呈现一片红海态势,几十家平台在同一领域内激烈角逐,但内容的筛选、评价、淘汰机制却远远没有跟上,这也导致了信息质量的良莠不齐——任何一个内容生产者通过付费栏目都能顾客盈门,而作为信息消费者,用户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谈的是存在的额问题)目前多数平台尚未建立内容的筛选与评价机制,就连豆瓣刚推出的豆瓣时间,都有意无意地“阉割”掉了评论区,而对于极少数具备评论打分功能的平台,在粉丝经济的影响下,这类评价也难免面临失真,付费墙的过滤机制会自动过滤掉大量“异见分子”,只留下自带粉丝滤镜的狂热追随者。

因此,打造独立于知识内容社区的第三方评价平台显得至关重要,诸如图书领域的豆瓣,电影领域的IMDb或生活服务类的大众点评等,(解决问题的对策)它们通过提供公正、客观的评价来促进内容付费领域的优胜劣汰,通过消除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等的局面,来保障用户权益,提高服务质量。

2、构建内容“把关人”避免信息泡沫化

目前,付费问答类产品整体呈现出泛娱乐化、泡沫化、低俗化的倾向,与知识付费平台的定位背道而驰。王思聪入驻“分答”后就引起了话题高潮,被众多网友提问“买不起什么?”“在每位女友身上花多少钱?”,反映了粉丝经济下的窥私欲,王思聪也凭借23个回答赚取了近24万,而在微博问答中,卓伟回答了大量有关他人隐私的付费问题,这些网红与大V的入驻,让原本严肃、专业的话语氛围被迅速压缩,知识型内容的媒介资源遭到挤压。

相对于传统媒介而言,这类知识付费平台中“把关人”的缺位,为泡沫化、低俗化的信息内容大开方便之门,从海量的低质内容中重建信息传播秩序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核心学术语言)分答平台目前主要采用举报、评价、用户管理等机制来约束内容生产者,知乎live也确立了优质内容的识别机制,除了参考参与者的评分之外,还将主讲人的社区贡献度、live次数与内容质量、主讲人专业领域权重等众多维度加入考量标准,便于用户自主审查付费内容,当劣质内容无人问津,这类泡沫化信息也将自然而然地遭到过滤。

历年真题梳理
  • 简答题:知乎和一堆应用的知识付费经济特点(2019北京大学学硕649)

  • 分析题:知识付费是互联网时代的救命稻草,你怎么理解这句话?(2018华东师范大学专硕440)

  • 分析题:根据案例,谈谈你对知识付费的看法?(2018北京印刷学院专硕334)

  • 论述题:知识付费的兴起和未来走向,谈谈你的看法(2018西北大学专硕334)

  • 简答题:简述UGC对新闻生产的影响(2017年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专硕440)  

  • 论述题:知乎类知识分享模式的影响因素(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专硕)

注:答案全部都在上文当中!上面的考点全部吃透,关于知识付费问题的考点可信手拈来。

相关论文拓展
  1. 知识付费何以成势?——喻国明《新闻记者》(理解发散,比较有趣)

  2. 知识付费——以开放、共享、付费为核心的知识传播模式——邹伯涵、罗浩《新媒体研究》(深度阅读)

  3. “知识付费”背后的营销焦虑——龙其林《青年记者》(理解即可)

  4. 内容付费及知识变现——移动互联时代专业媒体转型的思考——李蕾《青年记者》(深度细读)

  5. 内容付费与传媒变局——以豆瓣网为例——李玉兰《出版广角》(理解即可)

编辑 | 木铎团队

策划 | 墨墨学

主编 | 元元学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