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奔驰女的“舆论倒逼维权”:不是不报,是新闻点不够爆

 木铎新传 2020-12-18

【十点·木铎】研交会,讨论与考研有关的一切

每周一/三/五晚10点 群内不见不散

4月11日,一则“奔驰女车主哭诉维权”的视频在网络上开始发酵。视频中女车主哭诉花了20万首付在西安利之星4S店购买一辆奔驰车,但还没有开出4S店的院子就发现发动机漏油问题,车主多次找4S店协商,在接连被4S店拒绝退款、换车之后,被要求只能更换发动机,女车主被逼无奈爬上引擎盖。

“哭诉维权视频”微博、短视频平台上传播之后,多个相关热搜上榜,阅读量纷纷过亿。其中#66万买奔驰还没开就漏油#截止目前,阅读已经超过7.3亿,讨论14万。将有关此事的过亿阅读量话题汇总,总阅读量超过22亿,讨论50.2万。

视频在网络引发舆论强烈关注,有细心网友发现不合理的“金融服务费”,随即西安市有关部门介入调查。16日晚,女车主和西安利之星汽车有限公司达成换车补偿等和解协议。4月17日上午,中国消费者协会在京举办“推动解决汽车消费维权难座谈会”,就汽车销售中的金融服务等费用收取、汽车消费者维权难的解决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汽车金融服务费应明码标价。

01
舆论倒逼维权的不断发酵

奔驰女车主哭诉维权这一幕显然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神经,在大众的认知里,买得起奔驰宝马等豪车的人,肯定会受到4S店销售人员的热情招待,即便是出现问题也不至于爬上引擎盖哭诉。

短短一个周末,西安女车主维权的事件迅速发酵,该事件甚至还引来众多网友大倒苦水,小到电子产品、服饰箱包,大到汽车住房,众多消费者争着把这些年在消费过程中上过的当、受过的骗、踩过的坑一一公布出来,既是声援女车主,也是出一口恶气。

在相关部门、厂家、媒体、公众一同介入下,西安女车主维权事件已经渐渐变成一件关乎消费权益的公共事件。而这件事情的事态发展和网络舆论息息相关,网络舆论从形成到几乎呈现一边倒的态势,经历了多个阶段。:

  • 网络舆论的酝酿阶段

事实上,西安利之星奔驰4S事件被舆论场热议实属一个偶发的“黑天鹅”事件黑天鹅事件指非常难以预测,且不寻常的事件,通常会引起市场连负面应甚至颠覆)。该事件进入公众视线最先是出现在短视频平台,借由一个知书达理的女性被迫变成“泼妇”的无奈吸引点击,但没想到背后却扯出了汽车消费市场更多的问题,包括汽车质量问题、金融服务费问题。

而这些问题实际上都是早已存在、人人皆知的“灰犀牛”现象("灰犀牛"是与"黑天鹅"相互补足的概念,"灰犀牛事件"是太过于常见以至于人们习以为常的风险)。

  • 网络舆论的形成阶段

根据百度指数显示,奔驰女车主事件搜索量在4月15日达到高潮,原因是某媒体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公布了一段长达18分钟的双方在13日沟通的录音。在这段录音里,奔驰方表示,根据国家三包,这辆车只能更换发动机,但出于同情和感情因素,决定为车主退款。

对此,女车主表示并不接受,而且还提出了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销售人员诱导消费15000元金融服务费的问题,并质疑这属于欺骗消费者。

出事方如此的不良应当加大了舆论的漩涡,事态进一步加剧。网友们除了继续赞扬女车主的沉着冷静、穷追猛打,也牵出了金融服务费这一汽车销售行业的潜规则。

  • 网络舆论产生效应阶段

随着事态的发展,媒体介入报道,不断挖掘出更多的问题。有媒体发现,涉事4S店在2015年至2018年还涉及17起诉讼案例。至此,整件事已经远远超出了个案范围,上升到对整个行业,乃至全社会消费者权益的重新拷问。

继西安女车主坐奔驰车引擎盖维权后,兰州、长沙又接连出现类似的“舆论搭车”现象4月17日,甘肃兰州之星奔驰4S店内,又一名女子引擎盖上与4S店客服人员理论;长沙也有女车主在长沙恒信星凯4S店内坐车盖维权。

到今天为止,本次维权以双方达成和解告终,如果真的要按照法律来执行的话,法律是同情弱势一方的,是可以退车或者换车的。本次维权结果显然跟舆论的高度关注有关,如果有一天处于强势地位的“4S店”是因为出于对法律的敬畏和消费者的尊重积极为消费者退车或换车,而不仅仅是畏惧于舆论的监督、公民的愤怒、政府的监管,社会才算更进一步。


02
奔驰糟糕的危机公关

随着事情的发酵,众多网络视频和文字段子,都以奔驰漏油、66万为引,在网络上迅速传播,比如 家里炒菜没油了,家长让孩子去楼下奔驰车下面接一桶油上来。

奔驰虽然“火”了,却给奔驰公司提了一个公关难题。但是从企业危机公关应对的角度来看,但是奔驰无疑没有做好此次的危机公关。在西安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中,西安利之星和奔驰中国反应迟缓、态度反复,令维权者和广大网民难以接受。

在此次事件中,奔驰危机公关处理存在三处错误:

第一,奔驰4S店在前期处理时完全错误。车辆还没开出4S店,就出现了发动机漏油问题,这意味着4S店存在未按规定落实汽车PDI检测,甚至售卖二手车、事故车的可能性。然而,4S店拒绝消费者退款或是更换车辆要求,反复拖延,买卖双方扯皮,最终只会愈发激化矛盾并将让企业陷入违法调查之中。

第二,奔驰中国对事件的预判完全错误。当视频在网上发酵后,应立即对事件做出预判,对事件可能产生的影响后果作出危机等级预判,随后针对事件的处理,奔驰中国和4S店可慷慨、果断一些,积极为消费者解决问题,树立在消费者心中的良好客户服务形象,强化客户关系管理。

第三,对危机事件的后期处理,未及时止损,放任事件持续发酵。视频发出后,奔驰中国在微博发出声明说已经和客户达成协议,但后来当事人爆料,事情根本没有解决,这使事件进一步升级。随后,奔驰中国发布第二条声明宣称已派出工作人员去和消费者交涉,但是没有给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导致事件持续发酵。后来在当地政府的介入下,甚至是在官方的责令之下给消费者进行退款或其他赔偿。

【奥迪方立刻跟热点

那么什么样才是正确的做法呢?首先,在该事件引起关注或者是进一步发酵之时,奔驰中国应该迅速指导4S店,立即给客户退款或换车,并且给与客户一定的精神补偿,对客户进行慰问,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其次,奔驰中国应该立即表示该4S店的操作与奔驰的客户服务标准并不相符,并对相关4S店进行处罚;最后,在官方责令之前自查自纠,对全国4S店进一步开展强化服务的行动,举一反三,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麻烦奔驰中国收起傲慢,好好补课危机公关处理叭!

03
消费者维权难现象何时休?

奔驰女车主哭诉维权这一事件让人们不禁反思:为何我国消费者维权如此之难?为何屡屡出现消费者权益受到侵犯且求助无门的现象?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2018年全国消协组织投诉与咨询信息系统发布的数据:

【2018年商品大类投诉量图(单位:件)】

【2018年商品大类投诉量变化表(单位:件)】

从以上数据我们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很多领域内的维权,问题其实一直都在那里,不是不报,而是新闻点不够爆。事实上,如果不是西安女车主口齿伶俐、条理清晰,用超乎常人的魅力征服了受众,获得了关注,他们的声音难以被聆听,他们的权益难以被伸张。这既是新媒体时代草根维权之幸,又是弱势群体“上帝”的不幸!消费者维权有时候是一件欺软怕硬的事情。想要维权成功,有时候不得不拿出一些非常手段。

 那么,问题来了,消费者维权究竟为什么这么难?

首先,买卖双方力量悬殊。消费者是购买车辆的个体,卖家是国际知名品牌奔驰4S店。很显然消费者是弱势的一方,而卖车方是很强势一方。在冲突双方的沟通对话中,是个体与团队的对话,是业余与专业的较量,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消费者都是处于弱势的一方,买卖双方力量悬殊,对话很难平等进行。

其次,消费者维权成本高且胜算渺茫。网上搜索汽车维权相关事件可以得知,汽车销售方不按照《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的条文来执行售后服务,基本采取“拖、推、赖”三字决。而按照这个规定,销售方受到的行政处罚最高也就是3万元,比起换一台整车,这点钱对于经销商来说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即便是消费者通过正常的司法途径来解决,专业知识和专业律师团队的欠缺,甚至是消费者往往面临着高昂的全车检测费用,不但胜算渺茫而且成本巨大,因此部分消费者会选择沉默接受,或者是极端方法发泄愤怒。

再次,消费者专业知识信息不对称一辆汽车是由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组成的,有时存在一定小问题也属正常,但在核心部位和关键零部件是不能出问题的,否则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目前,我国“三包”政策主要是针对汽车是否存在划痕、车内装饰等表面肉眼可见的问题,而不是汽车核心零部件的使用,看起来“三包”政策有利于消费者权益,但实际上这个政策明显是为汽车销售方推卸责任所用。当然每个零部件也都有有效期,非汽车领域专业人员很难全部准确掌握这些专业知识,因此一旦出现问题,在维权时就会阻力重重、困难巨大。

最后,行业主管部门职能缺失。在这次事件发布的视频中,奔驰女车主说打了投诉电话,没有人理会她。反而是最后这件事情被媒体在网络曝光后,迅速成为舆论关注热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声援,甚至相关政府部门也开始出现。

此次西安奔驰女车主哭诉维权至今算是有了一个结论。无论维权手段如何,有一点必须明确——法律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维权不仅需要消费者不断增强维权意识,同时更离不开行业主管部门的有效监管。但同时也应认识到公众的注意力资源不仅有限,还会疲惫。依葫芦画瓢,爬引擎盖维权,迟早会让大众“审美疲劳”,有关部门和法律法规应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而不是“按闹分配”。

编辑 | Vickie学姐

策划 | duty学

主编 | 安安学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