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复试逆风翻盘03︱新媒体环境下的谣言传播(今年必考)

 木铎新传 2020-12-18

🙋#这是一个新栏目#:各位正在准备复试的小伙伴们,你们好呀~最近有很多同学向学姐反馈自己看不进去书,被毕业论文和复试折磨的死去活来……的确,复试战线拉长,国家线迟迟未出,这些不可抗拒因素或多或少会消耗大家的精力。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放弃!
木铎考研开启「逆风翻盘计划」带你逆袭复试。每日一题,大胆开口说,持续输出,搞定复试!

逆风翻盘第3弹

请回答:新媒体环境下谣言传播的特点及表现

【思路点拨】
  • 首先,厘清谣言的定义,很多小伙伴在打卡时直接忽略了这一点哦!

  • 其次,应注意到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新媒体环境下的谣言传播相比以往也变得更加肆虐,而在这样的背景下谣言传播则呈现出了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新的特点。同时更应看到,受新媒体环境的影响,谣言传播具体有“把关”弱化、源头难以考证等新的表现。

  • 最后,简单升华结尾,措施可以不用大谈特谈,但是一定要有。

一、参考答案

1.基本概念 

谣言是某些人(或者某一个群体、集团和国家)根据特定的动机和愿望,散布一种内容没有得到确认的、缺乏事实根据的、通过自然发生的、在非组织的连锁性传播通道中所流传的信息。谣言是对人、对事、对社会事件的一种不确切信息的传播,谣言的功能总是消极的,它可以伤害个人,伤害群体,伤害社会,伤害国家。而当谣言进入网络时代,搭上网络快车的传播渠道,就呈现出信息时代的特质来,网络谣言也正式成为信息时代尤其是网络环境中不可忽视的一道幽灵。

 2. 新媒体环境下谣言传播的特点 

1. 传播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广

新媒体环境下谣言的传播突破时空限制,使得谣言能在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内就可以形成几何式的增长,甚至演化成规模庞大、跨越国界的谣言。

2. 传播渠道增多

与传统谣言“点—点”或“点—面”的双重传播模式不同,网络谣言借助于博客、贴吧、微博、微信、论坛、短信等网络平台,呈现出“点—面—面”的多重传播趋势。

3. 互动性增强

网络谣言借助微博、论坛等互动平台进行传播,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与谣言有关事件的信息活动,使得围绕谣言事件的新闻源越来越广,并进一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讨论,形成一个持续的连锁反应。

4. 应变性更活

网络谣言在事实-评论-反馈的传播链中可被即时修改。第一轮谣言成功传播之后,反馈如果不够强烈或者遭到质疑、或没有达到预期,造谣者可以针对事件发展态势和网民关注热点灵活应变,重新包装谣言,再次投入舆论市场。

 3. 具体来说,在新媒体环境下,谣言传播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信息的加速流通让谣言飞驰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流通速度远远超出从前,谣言的扩散也随之加快。如果说传统媒体时代的谣言是在疾走的话,那么,新媒体时代的谣言则同其他信息一起以超音速飞驰着。这对信息证实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想要追赶谣言已经似乎更困难了。费尽心思寻求它的真面目,却发现它早已变换了样子,甚至已经被另一个全新的谣言所取代。

第二、复杂化的传播主体扩大了“有人”的队伍

新媒体的出现降低了信息发布的门槛,普通人都能够成为信息的发布者。理论上,任何 一个具备上网条件的人都可以利用网络等等媒体途径传播信息,并使发布的信息产生巨大的影响。传统意义上的受众成为信息发布者的可能性增大,亦或是成为信息的中转站,其在信 息传播过程中的影响力也获得很大的提升。此外,匿名性加剧了探寻信息发出者的难度,复杂化的传播主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在危机信息传播时一家独大主导舆论的格局,这些都给信息 证实带来危机。

第三、“把关”的弱化使信息流通变得难以控制

传统媒体时代,把关人往往决定了哪些信息被传播。然而在新媒体时代,“把关人”的作用被弱化、缺失。部分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甚至不经把关便可以进行自由的流通。在此情况下,信息的发出者兼具了发布者和“把关人”的双重身份,网络舆论的环境几乎完全由公众的素质所决定,把关标准自然随着“把关人”的缺失而模糊。不实信息、谣言在这样的环境下更加难以控制,信息证实也随之遭受更严峻的挑战。

第四、信息交互影响强化,源头难以考证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间的交互影响被强化。信息的发布者与接受者之间,各媒体平台之间相互影响,从而实现信息的叠加和强化。尤其是网络社区、论坛、博客等地方,信息通常不经授权,无需注明出处便可随意转载发布。这使信息的源头难以考证,谣言的出处更无法寻得。信息证实在新媒体环境中变得举步维艰。

第五、危机带来的负面情绪也会阻碍信息证实

恐慌、愤怒的情绪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也极易蔓延,并引发群体性非理性的行为。谣言肆虐,受情绪因素的影响,人们可能不假思索地传递不经证实,甚至荒谬的信息。危机所带来的负面情绪让公众自发进行信息证实的可能性降低,同时,任何组织或个人进行信息证实的难度却因此大大上升。

在新媒体环境下,谣言的负面影响也随之加剧。作为媒体,应做好实时监控预防谣言传播;作为政府,应做到信息及时公开、增强社会透明度;同时,作为公众更应提高个人的媒介素养,提升独立、理性思考的能力。

二、向优秀打卡看齐

注:由于篇幅有限不能全部展示,以下展示部分努力勤奋的小可爱,其他同学也继续努力喔!拟录取名单在等你入座!

快来向勤奋的小蜜蜂们学习吧,点开可看大图喔!

三、学姐点评
下面,学姐将以这只小可爱的打卡作业为例,点评解析,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学姐点评:

总分总的答题结构,开头先提到谣言的定义及公式,ok

第1部分,与传统媒体环境下相比,提出谣言在新媒体环境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

第2部分,包装的巧妙性不错,借用科学、专家权威的话语进行传播,并且结合疫情的实际案例,理论联系实际。

第3部分,重复提到了传播范围广,还有传播渠道增多、互动性更强这些特点没有想到哦!

除了谣言传播的特点,“把关”弱化使信息流通变得难以控制、 信息交互影响强化使得源头难以考证这些具体表现也没有谈到,这个是下次要注意的!

最后针对新媒体环境下谣言传播的新特点提出了具体应对措施,可以。

以上仅是学姐学长们个人的思考角度,还有很多同学的回答十分优秀,同学们可以听一下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