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哥大留学线上分享会——我在全美最好的新闻学院里摸爬滚打

 ivymng4licwd7l 2020-12-18

主讲人:步宪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硕士

分享会时间:2018年11月9日(周五)20:00

讲座形式:微信群(群语音形式)

报名方式:请添加微信“spotlight-小思”(ID:spotlight2017),

并注明“哥大学姐”,让小思拉您入群收听。

去名校的正确准备姿势是什么?

硬通货+软实力

如何在哥大过关斩将

成为哥大新闻学院的MVP?

从波士顿到哥大

从中国到美国到非洲再到以色列

是什么让她有勇气去勇闯四方?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硕士步宪,将为同学们分享从决心留学、申请、录取、到哥大读书生活的满满干货,如果你站在选择的十字路口,来听一听准没错!

主讲人简介

步宪,外号“步步”

美国波士顿学院大众传播专业学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电视新闻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前美国华语电视台新闻主播,曾担任上海外语频道ICS《海外路路通》节目外景主持人走访美国名校。现作为独立记者/独立制片人满世界飞。曾叱咤于非洲大陆一年多,现活跃于以色列这片古老神秘又充满高精尖技术的土地。

由步步闯非洲期间独立拍摄、团队精心制作的七集纪录片《步步走非洲》,以独特的个人视角,解读中国人在非洲的工作、生活、学习以及当地风土人情,串联起一个个真实丰富、精彩纷呈的非洲故事。该系列于2017年获得黑龙江省新闻三等奖,于2018年获得由清华大学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颁发的最佳中非发展报道奖。

讲座预热

步步这次为了我们的讲座,

特意给大家提前分享她的留学成长故事,

让我们赶紧一睹为快吧!

图:步宪与小伙伴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照

步宪:我在全美最好的新闻学院里摸爬滚打

图:步宪在哥大新闻学院

我出生在哈尔滨。爸妈说我三四岁的时候是个小话痨,每天绘声绘色、手舞足蹈地给他们讲故事,对于这些,我都没什么记忆了。就记得五六岁的时候,大人们告诉我,女孩子要文静才讨人喜欢,于是我开始在大人们面前装文静、不说话。他们都夸我乖巧懂事。多年来,爸妈身体力行地教育我,做人要谦虚低调,我想我学到了也做到了。不过,这种中式的谦虚风格让我在全美最好的新闻学院里吃了些苦头。

图:步宪在纽约街头

在美国波士顿学院读大四那年,我开始申请全美排名第一的新闻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硕士学位,经过一番繁琐复杂的提交材料和参加考试等过程,进入难熬的等待期。我自知在申请者里面,我的条件不算最优越的。也许哥大教授们在我的申请文书里看到了我对新闻的热情、渴望、执着和决心,再加上波士顿学院教授们的给力推荐,几个月后的一天,我正坐在我打工教中文的学生辅导中心里看电脑,点开一封未读邮件,哥大新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赫然出现在眼前,我直接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极力控制着不要兴奋得大喊。得知好消息,整个辅导中心都快爆炸了,在场的所有人都为我高兴。

图:步宪在哥大晚间新闻节目中做报道

2011年秋季,我正式步入这所受到全球新闻界认可和崇尚的梦想学校。回想起来,哥大新闻学院留给我的最难忘的记忆就是忙!白天上课、上网查找或出门扫街挖素材、做采访,晚上经常熬夜写稿子或编辑视频,记不清有多少次在学校电脑房工作到后半夜才坐上空荡荡的地铁回家。当然,也有同学不管多忙,每周都能挤出时间去party,这也许是一种生活习惯吧,我佩服他们旺盛的精力,不过我更愿意把时间花在精雕细琢自己的作品上。别人问起我在哥大新闻学院的经历,我会自嘲地说,那段日子有三不:不吃不喝不睡

图:步宪在纽约街头

我学习电视新闻专业,班上有来自不同国家的二十几名学生:美国、加拿大、英国、印度、黎巴嫩……我是班上唯一的中国人。一入学我就惊讶地发现,班上近一半的学生已经有过新闻行业的工作经历。对他们来说读硕士是深造,而对我来说是从零开始学起——似乎在起跑线上已经落后了

图:步宪与哥大中国学生合影

刚开学的那段时间里,对新闻业缺乏基本概念和实战经验的我,像个被鞭子狠狠抽中的陀螺,瞬间高速运转起来,却摇摇晃晃东倒西歪。每天拼命完成海量任务、低头做事,课上常常是在吃力地接受信息,不愿多发言。同学们一定觉得我比较内向。后来发生了两件事情,让我意识到必须要改变。

图:步宪与哥大新闻同班同学合影

有一次,我和班上的A同学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报了相同的新闻选题,教授批准我们去采访,并让我们在一周后的讨论会上汇报进展。我自然而然地认为我们两人会合作完成这篇报道,这种情况并不少见。课下我们两人分了工,说好分头寻找采访对象。A之前在美国某小镇上的一家广播电台当过两年记者。

图:步宪与哥大新闻同班同学合影

遗憾的是,一周以后,我这边没什么重要进展。课前,我还没来得及跟A沟通情况,讨论会就开始了。A开始自顾自地在全班同学和三位教授面前汇报她这一周内完成的工作,完全没有提到我,那口气,俨然从一开始就没有我的参与。我听在耳里,急在心上,却不想插嘴。教授们听完她的汇报,给出一些建议,鼓励她继续做下去。这下我更急了,连教授们也忘了我的存在。我暗暗纠结要不要开口说话,可又不想在所有人面前质问A,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决定课后跟她谈谈。

图:步宪与哥大新闻学院教授和同学们合影

终于熬到下课,我首先跟A道歉,说我这一周没什么重要进展,然后问她,在课上为什么没有提到我在跟她一同做报道。她满不在乎地说:“我认为这个选题派一个人去报道就足够了。”原来是存心要把我踢出去。

图:步宪在纽约咖啡馆

我满心委屈,私下找到一位教授,说明了情况。“你在课上为什么不说话?”女教授面无表情地看着我,“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在她看来,我不在课上跟A对峙就等于把素材拱手让给了A,私下找教授诉苦完全是无用功。

这件事情让我难过了好几天。我决心要改变,在课上要多发言。第一学期后来的日子里,我在课上比以前积极了很多。一学期结束后,我的自信心增长不少。后来我又意识到,仅在课上发言是远远不够的。

图:步宪在纽约参加大使馆活动

第二学期,我成功被选入十分抢手的晚间新闻制作课,班上二十几位同学轮流当记者、摄像、剪辑师和主播,合力完成每周一期的晚间新闻直播节目。我又是班上唯一的中国人。

有一次,我负责和出镜记者E同学合作,帮她拍摄和剪辑当天的突发新闻视频。早上6点多,闹铃响起,我一个猛子跳下床,火速打开电脑查看当天的突发事件。我和搭档E打电话跟教授们报了选题,接到Go的指令,我在匆忙中胡乱吃了一点早餐,7点多和E在学校碰头,又坐了1个多小时的地铁,赶到离纽约市中心较远的皇后区,完成了采访与拍摄,在回来的地铁上,我们合力在她的手机上写好了新闻稿。再回到学校时已经是下午3点,而我们的视频要在当晚6点开始直播的晚间新闻中播出。之前在路上随手买了一点花生米当午餐,一粒米一丝肉都没入胃,一回到学校就一头钻进教室疯狂剪辑。但重要的是,我们按时完成了作品!我饿得前胸贴后背,只能吞自豪感当精神食粮。

图:步宪在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电脑房

晚间新闻开播了,我终于松了一口气,坐在演播厅监控室里欣赏节目。一位教授走过来问了我一句:“你今天在学校吗?我怎么没看到你啊?”我当时坐在高高的圆木椅上,胃里空空如也,本来就有点头晕,听到他的话,脑子里嗡的一声,差点一头栽下去!赶紧用双手死死抓住椅子扶手,稳了稳情绪,然后跟教授汇报了我这一天的工作。我这才意识到自己太过专注于手头上的工作了,一整个下午都坐在教室最后面的角落里剪辑视频,把三位教授全部当空气,连个招呼都没打!我的错!

图:步宪与哥大新闻同班同学合影

我总算学到,不能一味低头做事,要多跟教授们沟通,时时汇报情况和进展。摸爬滚打受了点伤,但终于成长了。

我逐渐发现,课堂上的辩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很多时候教授们提出质疑,但这并不代表否认,而是在敦促学生们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且很多信息甚至灵感都是在辩论中获取的,所以要敢于厚着脸皮顶住压力说出自己的想法和道理。后来有一次,轮到我当出镜记者,经过我在课堂讨论会上的反复争取,教授们允许我在晚间新闻节目中报道中国文化相关内容——华裔为什么要在龙年生龙宝宝。为了这个报道,我和搭档在一周的时间里,不仅跟拍了即将生下龙宝宝的华裔孕妇、走访了纽约中国城的妇产医院、拍摄了哥大春晚和中国城舞龙舞狮游行画面、还采访到中国大使馆官员介绍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素材的丰富程度超过所需,在后期制作中又加入了动画元素,视频播出时,教授和同学们都觉得新鲜有趣,那期的晚间新闻节目中出现了难得的异国元素。

图:步宪与哥大新闻同班同学合影

一年的不吃不喝不睡换来一纸毕业证书。2012年恰逢哥大新闻学院成立100周年,作为百年庆典的一部分,学院把大厅靠门的两面墙壁改成了晶莹剔透的大理石墙,上面刻着第一个百年里所有毕业生的名字。看着我的大名上了荣誉墙,真觉得自己是百年一遇的幸运儿。

图:步宪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照(新闻学院门前)

在毕业典礼结束后的宴会上,一位60多岁的女教授用力拉着我的双手,说了两遍:“你是我教过的最特别的中国学生。”到现在我都记得她当时的表情,她眼里似乎有晶莹透明的液体在动,我瞬间红了眼眶。教授还拉着我的手,我无法回避她的目光,只好拼命忍住不让自己泪奔。来参加我毕业典礼的妈妈就在我身旁,边给我们拍照边抹眼泪。

如今,这位教授已经退休,给她发越洋邮件报近况是我一直坚持的习惯:又去了哪个新的国家,写了什么报道,接下来想继续拍片……当年她教过的最特别的中国学生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愿能一直特别下去吧。

图:步宪在纽约

赶紧报名步宪的线上分享讲座吧!

更多惊喜等着你!

 步宪带你探访以色列

现如今,步宪来到以色列特拉维夫攻读中东文化研究的硕士学位,在她眼里,中东同样是一片神秘而有魅力的土地。她计划未来一年时间里,能拍摄一部关于中东的纪录片,用中国人的视角看中东。

2019年寒暑假

我们一起跟随知名独立纪录片制片人——步宪的脚步

一起参与制作以色列国际纪录片

深度探访以色列约旦千年文化圣迹

真切感受宗教和古老文明的魅力

你也会能拍出BBC记录大片!

详情请点击:

以色列大型专题纪录片拍摄课题调研丨探索以色列奥秘,你也能拍出BBC纪录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