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恒河猴实验解读母爱的真谛,如何做个有温度的养育人

 ivymng4licwd7l 2020-12-18
背景介绍

在19世纪50年代,受心理学界行为主义流派的影响,很多人错误地认为母亲和孩子间过多的亲密接触会阻碍孩子健康的发展,使他们在成人后产生过多的依恋,从而对孩子的人格有负面的影响。

他们按照行为主义流派所提倡的“哭声免疫疗法“来应对孩子的哭闹行为,即“哭了不抱,不哭才抱”。哭声免疫法因为见效快,让妈妈省心省力,曾在美国风靡一时。然而后来据相关专业人士透露:被哭声免疫法修整长大的孩子,后来轻则睡眠障碍,重则人格障碍甚至精神分裂。付出一代美国儿童的幸福代价后,此方法终于被欧美深深反思和摒弃。

约翰·华生作为此方法的创始人,也曾被评为美国人最讨厌的人之一。而后来华生的儿子雷纳,因童年匮乏情感的创伤太严重,曾多次自杀,之后在三十多岁时自杀身亡。

同一时期,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的恒河猴实验研究,彻底粉碎了行为主义流派这一错误的观念。

哈洛用实验证明了:母亲和孩子之间的亲密接触与情感及社会支持,是促使一个人正常且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哈洛选用和人类基因相似度接近94%的恒河猴,做了著名的"恒河猴实验",也叫"代母养育实验"

这个实验是这样的:

哈洛和他的同事们把一只刚出生的婴猴放进一个隔离的笼子中养育,并用两个假猴子替代真母猴。这两个代母猴分别是用铁丝和绒布做的,实验者在“铁丝母猴”胸前特别安置了一个可以提供奶水的橡皮奶头。按哈洛的说法就是“一个是柔软、温暖的母亲,一个是有着无限耐心、可以24小时提供奶水的母亲”。

刚开始,婴猴多围着“铁丝母猴”,但没过几天,令人惊讶的事情就发生了:婴猴只在饥饿的时候才到“铁丝母猴”那里喝几口奶水,其他更多的时候都是与“绒布母猴”呆在一起;婴猴在遭到不熟悉的物体,如一只木制的大蜘蛛的威胁时,会跑到“绒布母猴”身边并紧紧抱住它,似乎“绒布母猴”会给婴猴更多的安全感。

后来,哈洛从这个实验中观察到了一些问题:那些由“绒布母猴”抚养大的猴子不能和其他猴子一起玩耍,性格极其孤僻,甚至性成熟后不能进行交配。即使后来实验人员利用人工手段让这些实验过的母猴受孕,成为猴子妈妈的母猴们对待自己的孩子也是非常冷漠、残暴,他们甚至会虐待幼猴。

 

那么问题是出在哪里呢?

后来,哈洛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为婴猴制作了一个可以摇摆的“绒布母猴”,并保证它每天都会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和真正的猴子在一起玩耍。改进后的实验表明,这样哺育大的猴子基本上正常了。

通过这个实验,哈洛等人得出研究结果:用他的话说就是“证明了爱存在三个变量:触摸、运动、玩耍。如果你能提供这三个变量,那就能满足一个灵长类动物的全部需要。”

听完这个实验介绍,对您育儿有什么样的启示呢? 

于我而言,最深的感受是:要做一个“有温度”的妈妈。

我们都知道:处于婴幼儿期的孩子,除了有生理上的需求,心理上的需求更不容忽视。

就像实验中的两个替代妈妈一样:铁丝妈妈虽能给小猴子提供必要的食物,但全身冰冷,小猴子只有在生理需要时,才会走向她;布料妈妈虽不能给小猴子提供食物,但可以给小猴子身体上温暖,小猴子可以通过触摸感受到安慰。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身体上的温暖远比食物重要。

“做个有温度的养育人”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 “有奶便是娘”,我想自此这一说法便不攻自破了。可是,即便如此,食物与触摸并不能让孩子健康地成长,我们需要做有“温度”的养育人

“温度”二字包含生理与心理两个维度。生理上的温度,是指敏锐地捕捉孩子发出的信号,并迅速做出反应,即时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使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心理上的温度,指的是我们要常以微笑的表情与孩子进行沟通与交流,时不时逗逗孩子、亲亲孩子;即使孩子犯错,我们也要像个容器一个包容、理解孩子,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做孩子心灵的港湾。


有效的陪伴孩子成长

在我们生活中,常常会看到有些家长在陪伴孩子时貌合神离,孩子在旁边玩耍,家长要么刷手机,或者像个冷漠的监工般看管孩子。偶尔回过神来,会时不时地对孩子的行为指指点点,提醒孩子这个不能做,那个也不能做。

我们都知道,孩子天生就有好奇心,喜欢探索外面的世界,而这也是孩子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家长过多的监督与限制,不仅让孩子们变得畏首畏尾,胆小、内向与不自信,甚至产生叛逆的情绪。

记得我曾经的一个学生,爸爸妈妈自己经营一家工厂,妈妈平时负责接送孩子。每次妈妈接到孩子后,与孩子会有一个习惯性的动作,即把手机从口袋里掏出来给孩子,然后孩子就一门心思地玩起手机游戏来。因为这个孩子平时喜欢独处,上课时常常游走于课堂之外,对学习没有兴趣也没有信心,作为老师的我很是着急。后来向家长了解到:平时在家的他,一般都是看电视,或是玩手机游戏,这样孩子很快便能安静下来。因为自己比较忙,平时也很少抽时间陪孩子,更别提与孩子看看书,玩玩游戏了。

了解了这个孩子的家庭教养模式后,我非常疼惜他。

任何的成功
都无法弥补孩子教育的失败

在事业与养育孩子方面,作为成年人的我们是可以选择的。有效陪伴,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长必备要素;有效陪伴,就是要与孩子“同频共振”,即孩子在玩什么,家长也要放下手中的所有事情,全身心投入和孩子一起玩。家长与孩子间的情感链接,就是通过日常生活中无数次“同频共振”的累积而建立的。没有与孩子年幼时的“惺惺相惜”,怎会有孩子成年后与我们期待的“母子情深或是父子情深”呢?

大家有听说过清代末位皇帝溥仪与他奶娘的故事吗?

众所周知,溥仪是中国最后一位皇帝。八九岁的时候他喜欢恶作剧,冷酷无情、惯发威风,责打太监已成家常便饭。有一次,他突然对那些百依百顺的太监们忽然异想天开,要试一试他们是否真的对“圣天子”听话。他挑出一个太监,指着地上一块脏东西对他说:“你给我吃下去!”那个太监真的趴在地上吃下去了。

有一次他玩救火用的唧筒,喷水取乐。正玩着,前面走过来了一个年老的太监,他又起了恶作剧的念头,把龙头冲着他喷去。这老太监蹲在那里不敢跑开,竟给冷水激死过去。后来经过一阵抢救,才把他救活过来。在人们的多方逢迎和百般依顺的情形下,他养成了以虐待别人来取乐的恶习。

师傅们谏劝给他讲仁恕之道等等,不管他们用了多少历史上的英主圣君的故事来教育结果并没有多大效力。据溥仪自述:在宫中惟一能阻止自己恶作剧行为的,是他的乳母王焦氏。原来溥仪是在乳母的怀里长大的,他吃乳娘的奶一直到九岁。九年来,他像孩子离不开母亲那样离不开她。

为什么溥仪只听奶娘的话呢?

归根结底缘于溥仪小时与奶娘就建立了亲密的依恋关系,他虽与奶娘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但胜似亲母子。

自王焦氏成为薄仪乳娘后,王焦氏把他当成自己的亲生孩子来养育。除了给溥仪哺乳,王焦氏对他慈爱有加,还常常会和他一起玩耍,教他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渐渐溥仪与奶娘产生了深厚的情感。

对于他而言,奶娘就是他内心的“安全基地”。只有乳娘的谆谆教诲,才能激发他内心的恻隐与怜悯之心。

正如当今知名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老师所言:只有心理上依恋的人才对他有控制力。

       中国有句古话:大道至简,道法自然。无数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孩子三岁前是安全依恋建立的关键期。但愿我们的各位家长朋友们,能遵循客观规律,科学养育孩子: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给予他们所必须的生理与心理营养,让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

End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