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杭州闸口白塔不逊色六和塔,梁思成亲自考察,也是第三批国保单位

 历史百家争鸣 2020-12-19

作者:鲁速

配图:鲁速 / 编辑:清懿

杭州作为五代十国时期的东南佛国吴越国的政治中心,其境内的寺庙和塔都非常的多,比较著名的有雷峰塔(重建)、六和塔、保俶塔等等,这些都是到杭州的游客必然会去的地方,但是在六和塔对面,有一处闸口白塔,是国家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梁思成重点研究的塔,发现了五代吴越国建筑的遗传密码。



闸口白塔的正式名称是什么?

闸口白塔并不是这座佛塔的正式名称,但是在中国的浩瀚历史中,白塔已经多处破损,而其真正的名称,早就淹没在历史中,在诸多的史书、地方志中并没能找到闸口白塔正式的名字,因此闸口白塔是这座佛塔的官方名字。

对于其正式的名字,也有人考证可能称为镇南塔,并称白塔乃杨琏真迦所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四中记载:越七日,总浮屠下令裒陵骨,杂置牛马枯骼中,筑一塔压之,名曰镇南。由此推断这个塔是镇南塔,实际上这完全对应不上。


杨琏真迦是元朝统一全国以后派到杭州来的,如果是杨琏真迦建造的白塔,那是南宋灭亡以后了,但实际上在北宋时期,这个白塔就已经存在了,南宋《淳佑临安志》和《咸淳临安志》皆有记载: “ 白塔岭, 在钱塘县龙山之东。”指出了白塔岭所在的位置。《梦梁录》日: “龙山儿头岭, 名白塔岭, 岭有石塔存焉。虽然这两则记载并没有指出白塔的建造时间,但却能证明至少在南宋时期,白塔已经存在,根本不可能跟杨琏真迦建造的镇南塔对应。

根据史书记载的推测,杨琏真迦建造的镇南塔,也称为瓶塔,至少在造型上跟白塔是不一样的,镇南塔应该已经在历史长河中毁坏了,闸口白塔的正式名称或许需要更多的考古实物和记载才能解开了。

闸口白塔的珍贵之处

现在的闸口白塔仅剩一石塔,周边的寺庙早已灰飞烟灭,从目前白塔的形态来看,也多有损坏,为什么这么一个普通的塔,能得到梁思成夫妇的青睐,亲自来考察研究,还写下了《闸口白塔及灵隐寺双石塔》?



闸口白塔全部以白石雕刻砌筑而成,是仿木构楼阁式的雕制塔,这只是其一,最重要的是,闸口白塔的建筑结构能够跟古代的建筑相印证,甚至能跟日本的唐建筑相印证,而这一点,在《闸口白塔及灵隐寺双石塔》中,梁思成有论述:“这样的建筑实体,跟宋李诫《营造法式》相互印证……甚至日本唐构相比较……得到白塔所体现之五代南方建筑特征及中国建筑古制……”


白塔为平面八边形,共九层,高度约为15米,塔由基座、塔身及塔刹三部分组,逐层收分,轮廓挺拔秀丽,白塔的每层都由平座、塔身、腰檐等几大部分组成,其建筑结构还有 柱子、门窗、额枋、斗拱、椽飞、瓦顶、回廊等等,闸口白塔全部按照木构建筑的法式精心雕刻,制作的一丝不苟。

白塔基座有2层,下层雕凿山峰与海浪,象征着“九山八海”,上层为高约1米的石砌须弥座,束腰处刻佛经是《大佛顶陀罗尼》,白塔的每一层都有造像及装饰花纹。

闸口白塔结构非常能反映建筑时代特征,如承托塔檐的斗拱配置,补间铺作和转角铺作用材一致,偷心造、批竹昂; 深远豪放的出檐,翼角施大角梁、白角梁, 阑额间饰“ 七朱八白” , 直棂窗等细部做法,都具有明显的唐宋建筑风格。最重要的是模仿木结构建筑形式的八角形石塔,施用平座、腰檐以及柱额斗拱结构,这种平面八角形又具有楼阁式外观的塔,是五代时期发展起来的,在唐代仅单层墓塔有八角形制,这也是为什么梁思成非常重视的原因。



而由此我们也可以推测,闸口白塔的建造时期比南宋还要早,大概在晚唐时期的吴越国时期,吴越国是当时的东南佛国,所建造的寺庙、造像、塔都受到中原地区唐朝风格的影响,是建筑艺术上的珍宝。而塔上的经文对于了解这个时间段流行在杭州及其附近地区的经文很有帮助,这也是为什么闸口白塔仅仅只有一座塔却能入选第三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原因。


参考资料:
杨新平《杭州闸口白塔建筑年代考》
吴庐春《杭州闸口白塔图像研究》


更多干货资源推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