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中的古汉台

 木香草堂 2020-12-19

早上我们去参观汉中博物馆,也就是古汉台。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

汉中博物馆门前的人巨多,排队的人巨长。。。参观的时间:8:00-17:00。由于疫情期间,需要在卫生消毒准备工作一直到9:30 左右才开始售票。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首先还是三大步:测量体温、扫健康码、检查身份证!必须通过网络填写“汉中的安全码”合格后购票,但是只能通过手机网络购买。。。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这一关难倒了非常的人,特别是中老年人!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走进博物馆,迎面一座高台,这就是汉王刘邦的宫廷遗址——古汉台,人们常将这个台视作汉朝基业的象征。有诗为证:“留此一杯土,尤为汉家基”。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

这就是“汉家基业”汉基。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网络资料:“汉从汉中来”,公元前206年鸿门宴后,刘邦被项羽分封为汉王,刘邦率众从子午道来到汉中。当时这一地区属蛮荒之地,刘邦心中自然不快,与刘邦同来汉中的萧何劝告刘邦说:“虽王汉中之恶,不犹愈于死乎!”且“语曰‘天汉’,其称甚美”,所以“愿大王王汉中。”刘邦听后十分高兴,于是重整旗鼓,拜韩信为大将,经过四个月的精心准备,然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灭掉三秦王——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一举夺得天下。为了纪念这段历史,刘邦在取得天下之后,定国号为“汉”。楚汉相争时期,刘邦驻汉中发迹而定鼎,将国号定为汉,他驻过的高台就被后人尊称为古汉台。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古汉台的最高处,是一座三层高楼——望江楼,它就是南宋时修建的天汉楼。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

望江楼融南北建筑之长,汉中标志性的古建筑。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据说在过去:望江楼曾是汉中的最高层建筑,登临三楼向南眺望,一眼就可以看见汉江,是人们饱览汉中风光的最佳去处。现在的望江楼早已经望不到江了!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望江楼东西两侧,分别有铜钟亭和石鼓亭,铜钟亭里放着一口很精致的大铜钟,据说是明代汉中瑞王府的遗物,为传世珍品。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石鼓亭内的石鼓,又名月台苍玉,玉质,传说是汉王刘邦的上马石,为“汉中八景”之一。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

望江楼对面,是建于明代的桂荫堂,据说堂前那几株大树就是古汉桂,每逢中秋佳节,香飘四溢,是汉中城内寻香访桂之处。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堂内陈列有汉中汉代史迹。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桂荫堂南面,是一潭水池,这是清初所建的镜吾池。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镜吾池中为石拱桥,分别刻有“龙”、“虎”,为汉中道署十景之一。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

镜吾池的前面是汉台南院,也就是汉台碑林,里面是博物馆最重要的一组陈列,这就是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汉台碑林分为两个陈列室:东面是褒斜古栈道陈列室,西面是石门十三品陈列室。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

这里应该是重点就是看看 石门栈道陈列室和 石门 十三品。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 石门 栈道陈列室有栈道模型,凿下来的栈孔,还有栈道形制的介绍。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石门 十三品玻璃反光十分严重…费好大劲才看/拍得清楚!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褒斜古栈道陈列室分为三个单元,分别展示了古代穿越秦巴两山之间七条古道的走向、褒斜古栈道南端石门隧洞的开凿和因地制宜修建栈道的各种形制、栈道沿途官方设施的“邮亭驿置”。秦岭大巴山之间的七条古道为: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金牛道、米仓道和荔枝道。这些道路,历史上统称为蜀道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

这里面的重点看点应该是:

1、《玉盆》,相传为张良所书,但经专家考证这个字体是东汉的。我说嘛怎么和衮雪还挺像的 !它位于石门南褒河中,形如巨盆,色泽如玉,“浮浪玉盆”是清代褒谷二十四景之一。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2、《衮雪》,是曹操书写的,“衮雪”旁有“魏王”二小字。原刻在石门南约半里的褒河水中的一巨石上,据说这是曹操绝无仅有的手迹。 衮雪啊!我就是冲着曹操这两个字来的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

汉中博物馆馆藏丰富,尽管疫情期间没有全部开放,还是收获多多。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

戴着口罩去旅行·陕(12)汉中的古汉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