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错误理解:厚德载物、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知足常乐、知行合一

 HNYZL 2020-12-19

记得今年(2020年)3月份,笔者在一篇有关中医的文章中提到过现代人读不懂祖先的古书,因而“闲置”了祖先的智慧——针对很多我们当代人深感困惑的问题,不论是形而上的理论指导还是形而下的方法论,先贤们都阐述清晰的留存在古籍里——这着实是让人忧心的一件事情。

因不懂或者以讹传讹“误解”祖先本意的事情更是俯拾皆是。笔者从来不认为我们现代人比祖先聪明,并且有一点是确知的,那就是“物质文明虽突飞猛进,但精神文明却每况愈下”。

本文列举了六个充满中华民族先贤哲学智慧、但又恰恰被我们后世之人错误理解得离谱的常见词语短句,惟愿祖宗的智慧能得以彰显,读者的智慧能得以深层启迪。

别错误理解:厚德载物、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知足常乐、知行合一

传老子西出函谷关留下智慧五千言

01 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这四个字时常见于一些老板的办公室,但是真正懂得其意涵者鲜矣,那不免就有附庸风雅的“嫌疑”。

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著名的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是来自此处,笔者有幸曾受教于清华,对此或许较常人更有感触。

理解“厚德载物”的关键就在这个“德”字。很多人,包括一些专家、学者都把它理解为“道德”“美德”,实在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更有甚者还煞有介事的解释这个“德”有哪几种“德”,每每看到此类文章,笔者心里都是五味杂陈、呜呼哀哉!

这个“德”字的意思同老子所作名著《道德经》的“德”是一个意思,即“规律”。“德”字作为“道德”来讲出现在魏晋之后(唐朝开始频繁使用),在此之前,“德”字一般有两个意思,一是“规律”,二是通假“得”字(即“得到”“获得”——德者得也)。

因此,古人“厚德载物”的意思就是说“深切掌握了事物运行的规律之后才能驾驭万物”。本来“以经解经”(就是用古文原文当中的表述去解释)是最好的办法,具体到此处就是用散见于《周易》里面的文字来解释“厚德载物”,笔者在此不做展开。

总之,但凡遇到此处的“德”字做“道德”解释的,大可一笑置之,不论他有多“权威”,更不要扯什么“百度”上的说法——百度对于传统文化方面的“认知”真的是错误百出,其水平顶多算得上一个“初中生”吧。

别错误理解:厚德载物、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知足常乐、知行合一

《易经》是一门伟大的科学

02 德不配位

“德不配位”出自孔子所作《易经·系辞》,全文是这样的——“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同样令笔者深感遗憾的是,极少有人懂得这个“德”通假“得”,几乎千篇一律做“道德”解释,解释为“道德水平配不上所居职位”。请问,中华民族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五千年哪朝哪代、哪个时候是用“道德水准”来取士的?

“德不配位”中的这个“位”是“度、度量”的意思(也可以引申为佛家“福报”的意思)。“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的意思就是说“当你的获得背离了你该有的获得的‘度’时,那就会遭受灾难”。“配位”讲的就是“匹配度”的问题。其实,整句话都是在说这样一个意思。“鲜不及矣”则是点明“与其那样(有灾殃),还不如少‘得’一点”。

笔者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求学时,导师就讲到一个观点,叫做“阶段性的匹配度”,就是说“在经济学上,所有的措施都没有对与错,关键在于所采取措施与当时各种环境的匹配问题,匹配度高就是‘对’的、匹配度不高就是‘错’的。当然,用在今天不匹配,并不意味着明天也会不匹配。”这其实也是“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的一种现实阐释。比如当年叶利钦采用西方(主要是美国)给后苏联时期开出的“经济药方”“休克疗法”最终把苏联(或前俄罗斯,过渡时期)近似搞死,也不能说“休克疗法”就不好,而是在那个时期用在苏联(俄罗斯)身上肯定是不匹配的,因此带来灾殃。其实,这不仅适用于经济上,而且适用于各个方面,实在是大智慧。

话外:这里,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易经》。《易经》是我们祖先极其伟大的一部著作(已故当代最伟大的儒释道大家南怀瑾先生甚至怀疑《易经》并非是我们这个“冰河世纪”的人类所作)。我们现在流传的其实是《周易》。《周易》的成书过程“人更三圣(或四圣),历世三古”,即上古伏羲画八卦,中古文王重为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周公作爻辞,下古孔子作《十翼》解经。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72岁)作《易传》从人文的角度,吸收了先秦各学派思想,建立了一个包括天道、地道、人道在内的广大哲学体系。

别错误理解:厚德载物、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知足常乐、知行合一

孔子为《易经》的人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03 顺其自然

这四个字就更为常见了,是我们每个人都时常使用的词汇。但是使用这个词语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表达一种“无可奈何”的消极行事态度。

“顺其自然”四个字连在一起没有明确出处,但是,是老子《道德经》的思想则毋庸置疑。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认为“顺其自然”是老子的“名言”。

不过老子要表达的意思可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顺其自然”。“顺”是“遵从”、“其”是“它”、“自”是“本身”、“然”是“如此”,直白的意思就是说“遵从事物本身应该如此”,引申一下就是“遵从事物发展的规律”。

老子《道德经》之下篇《德经》原本就是在论述“按规律办事”,不得违背宇宙、天地、自然之运作规律。这个思想其实也是来自《周易》之“天人合一”思想:与天地合其德(这个“德”就是“规律”的意思),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不过按照“事情要怎样就怎样发展”来消极理解“顺其自然”已经占据了现代社会主流认知的“统治地位”,已经无法改变。但是,至少我们在读古籍时要明白古人所谓的“顺其自然”的真正意思,那是一种大智慧。

04 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是老子《道德经》的核心思想之一。

这里的关键就是“无为”,这个“无为”完全不是我们现代多数人理解的“无所作为”,什么都不去做。老子表达的意思其实是“无背道之行,顺自然而为”,意思还是说要遵从事物发展的本身规律行事,如此就能“得治”——按照老子的原话来解释就是“无为,无不为”。

笔者也有过一句“名言”:道不可违,势不可逆,凡事不急不缓、顺势而为。其实就是受了老子《道德经》“无为而治”思想和《孙子兵法·势篇》的启发。

笔者非常喜欢看一部连续剧,并且每年至少会看一遍,就是陈宝国他们演的《汉武大帝》,因为笔者算得上熟知历史,那部片子可以说是严格按照《史记》和《汉书》两部正史记载来编剧的,并且细节上的衣着服饰、物品用具尽皆遵从了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文物原貌及研究成果。但是,很遗憾的是剧中还是将“无为”理解为了“不作为”。这或许是《汉武大帝》的一大瑕疵。

05 知足常乐

这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高频词汇。同“顺其自然”一样,《道德经》找不到“作为一个词语”的出处,但是应该是来源于《道德经》“少则得,多则惑”这句话。至少,知足常乐系道家思想是毫无问题的。

很多人把它理解为一种进退哲学,就是说“差不多就行了”,这样理解也没有问题,也算得上是一种处世哲学。

不过,对于道家而言,“知足常乐”还有更深层的意思。强调的是因为“知足”而获得的一种“满足感”“富足感”,而这种“满足感”“富足感”会为我们招引来更多的“富足”。有点我们现在讲的“心灵能量”的意思。

从哲学的层面来讲,儒释道均认为一个人欲望太多是有害无益的,不仅会影响到个人“心性”的成长,而且往往会给自己带来灾难——正所谓“要其灭亡,先使其疯狂”。

故而,笔者非常反感各类“成功学”和“鸡血培训”,它们把人的欲望拔高了,这样就失去了“满足感”和“富足感”,这种欲望仅仅是一种“小我”欲望,而并非心灵层面的“大我欲望”,让人短暂发狂而已,对一个人“心性”的成长也是障碍,着实害人不浅。

别错误理解:厚德载物、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知足常乐、知行合一

王阳明心学影响了中日几百年

06 知行合一

这是一个大问题,故而放到最后,浓墨描述。

“知行合一”的出处在于王阳明“心学”,它是王阳明的心血成果,是一项伟大的哲学成就。王阳明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其思想影响了日本精英社会两三百年,而且还是毛泽东和蒋介石两位人杰都非常喜欢的人物。

我们现代人普遍(可能99.99%的人)对“知行合一”的理解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原本,“理论与实践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大成,很有现实意义,但是很不幸也很有幸,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四个字成了这一理论的天然描述者。

那我们干脆就“面对现实”“与时俱进”,从两个角度来理解“知行合一”:

其一就是指“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仅仅知道没有用,还要用于实践。明朝后期思想界的一位重要人物刘宗周的一位老师曾对他讲过影响他一生的一句话——“学问不贵在知,而在于行”。恰恰刘宗周于王阳明“心学”又有进一步的研究和发挥。

故而,这姑且算是对“知行合一”的第一层积极解释吧。但是,我们还是太有必要清楚“知行合一”的“本来面目”。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知”是“良知”的意思,这个“良知”可不是我们现代人理解的“良心”。

这个“良知”的意思就是孟子所言的“人之所不学而知之者,其良知也”。通俗说就是人的“初心”“本心”在没有受到任何外因影响时的认知。老子很喜欢用婴儿来打比方,其实就是想说这么一个事,他认为婴儿之心最接近“初心”“本心”。

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告子的“性中性论”其实都是围绕“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这个“知”)在做探讨。

那么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究竟是什么意思呢?简单说就是通过他研究的一套“格物”的方法,修为到一定程度后就能够“致良知”(扩充、恢复人心、人性的最初状态——就是老子说的“婴儿心”状态),然后用“良知”去指导我们的“行为”。

可能大家都知道著名的王阳明“龙场悟道”,王阳明在政治上遭受迫害,被贬谪到“瘴气之地”贵州龙场担任一名小吏,在生活都得不到保障的情形下坚持修行,终于悟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什么意思呢?说白了就很简单:圣人能取得的成就,我们普通人都可以做到。但是要做到,我们首先得恢复到婴儿时的“良知”,那么怎么能恢复到婴儿时的良知呢?那就是王阳明心学的方法论:致良知。如果产生了“良知”,那就一定要用“良知”来指导我们的行为,我们的的行为一定要符合“良知”指引——这才是“知行合一”的真实意思。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也很伟大,但是实在是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不在一个段位,也不在一个频道。

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1724-1804)有一著名论述:“服从良知的第一‘命令’,事到临头,良知自能判断”。

笔者深知,很多人读到康德的这句表述,都觉得康德厉害、牛,甚至认为是康德的“原创理论”,其实,我们的祖宗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对此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和深度研究。很多我们觉得不得了的西方近现代哲学思想,其实我们祖先早已说得清清楚楚,他们只是拾我们古人牙慧而已,顶多算个“英雄所见略同”吧。

别错误理解:厚德载物、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知足常乐、知行合一

《四库全书》是纪晓岚和乾隆对中华文化的最大贡献

07 文章之末

笔者经常讲到一则历史故事:

有人曾问主编《四库全书》的伟大人物、大学者、乾隆宠臣纪晓岚:(注:纪晓岚在主编《四库全书》时,乾隆皇帝为他配了360多位高官和学者,3800多人抄写;全书3600多册,约8亿字,是明初朱棣时期编写的《永乐大典》的3.5倍;其中注解《易经》的书籍多达476部。)

“你那么大的学问,怎么就只写了一部描述鬼神和灵异离奇事件的《阅微草堂笔记》?为何不多写几部以流芳百世、名垂千古?”

纪晓岚回答:“古人什么都写尽、说尽,我还写个什么?”

每次想起这则故事,笔者在忍俊不禁的同时更为现代人读不懂古书深感忧虑。

所以,我们完全有资格“文化自信”,但需要建立在“知道得足够多的”基础之上——对我们的文化知道得越多就会变得越谦逊,但是骨子里也会更自信,尤其在做了东西方比较之后。

想起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王岐山出访美国时当面对美国人讲过的一句话:在中国人面前,你们美国人就不要谈历史了(美国1776年,中国乾隆中叶时才建国)!这也是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的核心在于对文化价值的自信,中华文化的价值完全可以用璨若星河、光耀寰宇来形容——尤其在你了解得更多之后会更有此感。(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