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标题

 云中鸽ke667ky9 2020-12-19

文/李仲凡 

   我和黄兵是有缘的。最先,我在学校的BBS里读到了几组诗。那些诗的署名是“西子西子”,诗写得很有味道,这个别致的名字也让我过目不忘。我觉得很欣喜,知道学校里有人还在舞弄文学。这在21世纪是多么的难得!这些诗打消了我以为文学写作活动已经从这个学校里消失了的顾虑。我很有些惺惺相惜的感触。随意在其中几首的后面写了些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显然受到了作者的重视。自此,我们在网上有了些交流。我估计他是学生,他已经知道了我是学校里的老师。或许是因为这种“身份”的阻隔,我们却未曾谋面。

   到了下一个学期,我在课堂上讲起了对当前诗歌的看法。或许我提到了学校论坛里的诗,可能也提到了对那些诗的看法。下课之后,一个同学走到我的跟前,用低低的声音向我做起了自我介绍:“老师,我就是那个叫做西子西子的……”于是又谈起了他发在论坛里的那些诗。这样,我们就算正式认识了。我也知道了他的真名叫黄兵,当时还只是一名大二的学生。

   黄兵的笔名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很深。西子西子,一个很诗意、唯美又略带感伤的名字。

   等见到了他本人,发现他外表文静,有些腼腆,虽然总是微笑着,可还是藏不住几分忧郁的气质。我马上想到他在论坛上发表的那些带着淡淡忧伤气息的诗。真是文如其人啊!

   黄兵对诗的态度是认真的。我读过他的一些诗稿,其中多有反复修改的例子。他的修改,也确使他诗歌的意象扩大了,回味也更加深远了。也因为他对诗歌怀着一种很虔敬的态度,他总是觉得出诗集的事儿还应该再拖一拖,不应该太草率。他告诉我,自己的诗歌还不够好。我却以为他现在很可以出一部集子。他的诗,尽管也是有好有坏。但是,里面写得好的,却足以支撑起一部诗集的分量。在他本人,这集子也很可以作为一个珍贵的纪念,纪念他写诗初年所走过的路。没有必要过于担虑将来像许多大家一样,因“悔其少作”而有覆水难收之憾。而且,诗集也在为繁荣校园文化做贡献,可以丰富他所学习的大学里的文化生活。

   黄兵的诗,比起那些充斥网络、杂志和书摊的各种号称诗歌的文字垃圾,真不知要好许多倍!他的诗,首先是诗,而不是什么其他的东西。在这个文学标准混乱、文学价值失范的年代,这一点,其实是很难能可贵的。因为失去了对文字以及诗歌的敬畏,许多人信手涂鸦;又因为发表的容易,更加促成了穿着诗歌外衣的文字的泛滥。这些“伪诗歌”大行其道、招摇过市,欺负许多没有鉴赏力的读者,侮辱有些鉴赏力的读者和批评家。因为太多的人们已经丧失了对于什么是诗歌的判断力,更遑论什么是好诗、什么是坏诗!

   对诗歌的理解,可以见仁见智。诗歌的风格也可以是多样的,但不同的诗歌总还有某些相同的要素。这些要素使得某些文字可以被称为诗,而另一些文字则不能被称为诗。我无意于纠缠在诗歌概念的的辨析上。这里,我还是结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谈一些对黄兵诗歌的看法罢。

   首先,黄兵的诗歌都来源于对生活的真诚体验。诗人有很敏锐的感觉。黄兵到现在为止,写得最多的恐怕还是年轻人对人生、社会的体验。诗集中有许多诗,写的都是青春的苦闷以及对爱情的向往。《理想女孩》和《狐狸精》写的都是对爱的向往。前一首是对理想女友的描绘,后一首更多的是对爱的冲动的表现。《爱,就一个字》和《孤独的声音》写的都是恋爱中的微妙心理。《白衣少女》表面写的是对云彩的欣赏,在云彩之下,还是不难读出青年人的孤独及“慕艾”之心。另外的几首,如《被抛弃的揪心男孩哟》、《结束》、《爱情伤口》和《爱过了》,可以看作一组。写的都是失恋后的感伤、无奈和自我宽慰。黄兵对爱情每个阶段都有表现,自成系列。在他,这或者只是无意之间形成的局面。这个局面透露出的信息是,诗人很看重爱情,我这里更偏重于他写诗的选材意义上。

   诗人也写他的梦想。有两首诗,《我要》和《武侠梦》,写的都是他的幻想。相比之下,《我要》拘于物质世界。我更喜欢他的《武侠梦》,这一首诗写得很有灵气。文字间跳动的是诗人的赤子之心。

   诗人也在诗里表达了他对生活、社会的看法。比如《生活》和《松花江边有我美丽的妹妹》,前者用近于意识流的手法写对生活的体悟,相当深刻。后者则是对东北一则耸人听闻的爆炸消息的诗意反映。

   诗人对他生活的地方,有着深厚的感情。比如,《回三台》和《汉中的雪》写对家乡四川三台以及求学之地汉中的感受,复杂而真切。是两首很不错的以地方为抒情载体的小诗。诗人回家时的轻松、欣喜,对家乡的思念、眷恋在《回三台》中跃然纸上。与之相关的一个主题便是对城市以及城市代表的现代文明的厌倦。《回三台》末尾两行“那里有我最亲的人,下车之前∥我取下了粘满城市灰尘的近视眼镜”。《些许不为人知的事情》对城市里修建的高楼简直充满了“予及女偕亡”的愤怒。

   其次,诗人的表达是诗性的。诗集中有多首咏雪诗,其中恐怕得首推《恋上雪》,诗趣盎然,表达得分寸也很恰当,实属上乘之作。黄兵的有些小诗写得很有哲理味儿。《疑惑》写得非常好。虽然很短,可是里面全都是诗人对于宇宙的探询和沉思,近乎思接千载。小诗暗合了现代诗歌“具体的抽象化,抽象的具体化”的规则,读者可以从瞬间读出那永恒的意味。《父亲》一首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黄兵还写了不少俏皮的诗。比如,《放不下的恋人》写眼睛的近视,却又装在一个恋爱的套子里写。因为写得俏皮,有几分黑色幽默的意思。《有个地方》这一首,很有些欧亨利式结尾的意思。其实不过是写梦境,却和读者兜了个大圈子,末了才来一个大转折,像是捉迷藏。读着很好玩儿。黄兵也很会给他的诗命名,比如,《想起桃花》、《七月七月雪》,都是很让人喜欢的名字。

   当然,诗人毕竟还很年轻,诗歌里自然还有许多可以提高的地方。比如,他的诗,总体而言,境界还略显狭小。或许是因为生活阅历和体验的不够深广吧,只能够写写身边的风花雪月、爱恨情仇。这虽然也不是什么坏事,但是,如果想要成为一个更有出息的诗人,仅仅写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同样的原因,诗人向内面世界的开掘要勤于对外在世界的观察、体验。如果这种倾向变成一种顽固的写作习惯,诗人将来的路子必然会越走越窄。我很推崇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在《布里格随笔》里的一段话:“诗并不像一般人所说的是情感(情感人们早就很够了)——诗是经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体验越多、越深,才越可能写出更有深度的作品。这种深度才是打动读者最关键的东西。诗歌需要展示诗人的内心世界,需要能够征服表现对象及读者的艺术技巧。同时,诗歌更需要拥抱我们所生存的世界,诗人应该看到更多,应该体验更多。闭门造车是许多躲在“象牙塔”里写诗的年轻人应该避免的。

   黄兵的有些诗不太好懂。虽然,诗人没有必要担心读者指责自己的诗难懂或晦涩。晦涩往往并不是诗人的问题,而是读者接受水平的问题。但是,诗人不应该把诗写得只有自己才懂,甚至自己都不懂。至少,诗人有义务让那些有较高诗歌修养的读者读懂——如果他的诗不是仅仅写给自己的。黄兵的大部分诗清新可喜。但也有少数诗,或整首,或某些片段,读起来很费劲,不能算是成功的。例如,《等待》中有这么一句:“从雨中走来,不再惧怕黑夜∥也挤出那些身体内部的疼痛”,实在令人费解。《越来越想》《其实没有什么不可以》这几首,不但晦涩难解,甚至显得有些格调不高。

   朱自清在上个世纪30年代谈到李金发的诗时说:“他的诗没有寻常的章法,一部份一部份可以懂,合起来却没有意思。他要表现的不是意思,而是感受和情感;彷佛大大小小红红绿绿一串珠子,他却藏起那串儿,你得自己穿着瞧。”(《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黄兵的诗有时也是如此。

   其实,诗歌的蕴藉、含蓄和平易、朴素往往是相得益彰的。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句及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可谓千古绝唱。它们传达的东西都是很容易被人感受得到的,而且,他们给人的冲击是直接的。

   所谓瑕不掩瑜,黄兵诗的毛病或许是因为我太挑剔了。我爱读黄兵的诗,觉得是一种难得的艺术享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觉得他对诗有感觉。他的文字给人以美感,尤其是那种柔性的、唯美的情愫,很容易抓住人。可以说,黄兵已经走在了一条正确的诗路上。黄兵很可以凭着自己的年轻和对文字的这种把握,把将来的诗歌之路越走越宽广。 

                                                    二○○七年五月十日

                                                                   写于兰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