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安村落】——大兆街道杜家岩村

 在长安 2020-12-19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地处少陵原东坡,浐河西岸,大兆街道的北部。东邻灞桥区常家湾村,西邻郭庄村,南接酒铺村,北接常兴村。整个村落呈台阶式依少陵原分布,村域面积0.57平方公里,耕地545亩。西康铁路从村东而过,马鸣路自南向北从村中间穿过。村中主干部道全部水泥硬化,村民拥有私家车35辆。村中有古庙一座,矮小破败,有老皂角树一株。驻村企事业单位有安鼎圣新建材厂。

2个村民小组,主要姓氏有杜、常、樊、耶、倪、闫、于、朱等,其中杜姓占90%。1982年78户、328人,2010年120户、430人。

杜家岩村最早叫杜家崖村。据《杜姓史话》《百家姓书库》记载,因西周时代以三兆原为中心有一个杜国,公元前781至前771年,周宣王时期杜国渐渐强盛,引起王室猜忌,遂灭了杜国,百姓四处逃散,留下的隐姓埋名而得杜姓。另据《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记载,杜家岩村建于清末,因地形和姓氏得名,当时记为杜家崖村。新中国成立后,因崖字难写,故改杜家崖村为杜家岩村。

清末隶属于大兆社、大兆仓,民国时隶属少陵乡;1952年隶属三兆乡,1958年成立酒铺人民公社杜家岩生产大队,1984年改为酒铺乡杜家岩村民委员会,2002年并入大兆乡,2007年大兆乡撤乡设街道办。

20世纪70年前,绝大多数村民居住建筑以窑洞为主,依土崖而建,狭小低矮;80年代房屋以砖木结构鞍间房和土窑洞共存共用;90年代开始有村民盖起平房或者楼房;进入21世纪,纷纷建起砖混结构房屋,其中建造楼房的17户,大多数村民还建了卫生间,安装卫生设施和太阳能热水器。受2008年汶川大地震波及,部分村民房屋出现裂缝,7月28日,在区委书记、区长的陪同下,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岳华锋,西安市副市长黄省身一行到村查看了灾后重建情况。先后走访两户地震受灾户,并为每户送去救灾款一万元。

主要耕地分布于塬上和河下,塬上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河下主要种植水稻。近年来,由于河下水源的缺乏和大绿工程的建设,不再种植水稻。部分村民还从事蛋鸡养殖和劳务打工,农民增收渠道逐渐多元化。

恢复高考至今,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3人,考取博士生1人,留学英国1人,普通大专以上学历学生12人。

大兆街道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距市东南15千米处,与大雁塔直线距离11千米,处在历史著名的少陵塬(原)地区。

建国初设大兆乡,1958年改大兆公社,1984年改大兆乡。1961年设酒铺公社,1984年改酒铺乡。1996年,大兆乡面积32.9平方千米,人口2.5万人,辖大兆中学家委会和庞留、高家寨、南章曲、康王井、小兆寨子、司马、大兆、东曹、中兆、二府井、兆寨、小府井、新庄、郭家、三益、东五、甘寨、西曹南、西曹北、甘寨堡20个行政村;酒铺乡面积10.3平方千米,人口0.7万人,辖友联、三联、五联、杜家岩、常兴、秦沟、赵家湾7个行政村。

2002年区划调整后,大兆乡代码610116208,辖大兆、寨子、司马、庞留、庞井、高寨、章曲、康王井、新庄、东曹、中兆、兆寨、西南、西北、小井、二府井、郭庄、三益、甘寨堡、甘寨、东伍、孟家岩、友联、三联、倪家滩、酒铺、杜家岩、常兴、秦沟、赵湾30个行政村。2007年撤乡改设街道。

投稿、闲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