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团“杀熟”外卖会员,配送费比普通用户贵2倍?!官方回应:搞错用户地址了……

 躺倒鸭 2020-12-19

大家平时点外卖的时候,充过外卖会员吗?

按照正常理解来说,掏钱充会员吃外卖,肯定要比没会员实惠划算,但事实情况,可能要让你害怕了……

12月17日,美团被曝出“大数据杀熟外卖会员”,起因就是一位互联网大V“漂移神父”在网上发了一篇名为《我被美团会员割了韭菜》的文章。

在文章里,这位大V发现自己在开通美团外卖会员后,常点的一家店铺,配送费从平时的2元涨到了6元。

当时作者以为是用餐高峰期,外卖员忙不过来,所以价格才有所上涨,可等了40分钟后,配送费依然没有改变。

图片来源:漂移神父

紧接着刺激的一幕来了,感到一丝不正常的作者,掏出了另一部手机登陆了未开会员的账号进行对比,发现了猫腻:

在美团上同家店铺同一配送地址,同一时间点餐,会员号的配送费是6元,非会员号的配送费仅为2元。

图片来源:漂移神父

气的作者直接找到人工客服准备说理,却被人工客服以“向上级主管反映”和补偿1份10元红包搪塞。

并且他在重新刷新订单页面后,开通会员的配送费已下降到4元,另一部未开通会员的账号配送费依然是2元。

图片来源:漂移神父

事后作者表示,接连接到两个“主管”电话,得到的回应还是含糊不清,不给个准确原因。

他主要疑惑的是“同一家外卖,同一个配送位置,同一个下单时间节点,在开通会员后,为什么配送费比非会员要高?”,但在沟通中并没有找到答案。

并且作者称,在他挂掉电话的3天后,这种现象依然存在,附近几乎所有外卖商户的配送费,会员配送费基本都要超出非会员配送费1到5元不等……

虽然看上去配送费2元、6元都不是很高的价格,一想到已经花钱充了会员,配送费还比没充会员的高,真膈应!

此文在网上曝光后,立马在网上引起广泛热议,网友表示:

“就不能好好做生意吗?”

对此现象,美团立马发文解释称:文中提到的配送费差异与会员身份无关,是定位缓存偏差导致。用户实际下单的配送费,会按照真实配送地址准确计算,不受影响。

简单点来说,是软件搞错了用户的位置,所以才产生了不同的配送费,这口锅得技术来背。

但是这个模模糊糊的解释,好像并没有得到网友的普遍认同。

有网友就表示自己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还有网友吐槽称,这种现象一点都不新鲜,也在其他平台遭遇过。

更有自称是商家的网友站出来现身说法。

称不清楚配送费是不是所谓的“定位缓存偏差”导致的,但存在商家自己决定配送费的情况,和平台没关系,只是结果会影响店铺排名。

目前,原作者再次出面发声,对平台的道歉表示赞同,但全国网友都曾遭遇过这种情况,希望美团能好好给个解释说明。

鸭鸭在看完之后,忍痛花巨款开了个美团会员点了份外卖,在店铺、定位、菜品相同,以及未使用会员红包的情况下,好在发现并没有出现价格、配送费不清晰的情况。

在店铺、地址、菜品相同的前提下

左图为已开会员(未使用会员红包)价格:配送费为5元
右图为没开会员价格:配送费为5元

看来美团在网友们的疯狂提醒下,现在可能已经修复好这个“技术问题”了。

之前很多旅游App就曾因为“杀熟”问题被曝光过,老用户要比新用户在同样的项目上,花钱更厉害。

而这种对熟客狠下“杀手”,故意定高价的现象,也直接促成了文化和旅游部公布《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对“大数据杀熟”现象进行管理。

鸭鸭在这里提个醒,相关律师科普,消费者可以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如果发现平台对客户实施了价格欺诈,客户可以主张3倍赔偿,最少也是500元的赔偿。

其实这件事之所以让人在意,不单单是那几块钱的配送费问题,而是如果真的存在这种现象,并且不加制止的话,那以后可能就不是几块钱能解决的事了。

所以说大家对企业进行舆论监管的同时,也是不让他们为了钱越跑越歪。

不管是不是系统问题,希望官方一定要给个说法,别把用户当傻子。

就像新华网评论的一样:“别只盯着那一两块钱,那不是'韭菜’,那是日子是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