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庆坻”拍了拍“你”

 黄埔N期 2020-12-19

“小典”拍了拍“小经”

小典

盆友,看热搜了吗!

小典

“须知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这看着还行,但是“哪晓岁月蹉跎过,依然名利两无收”拿来鼓励考生是不是过分了啊!

不是吧,我记得这诗好像不是这么写的,我找找啊

小经

这两天,《题三十小像》火了。但这首诗真正的作者吴庆坻,却并不像诗里表现的那样,是个孤苦落魄、高不成低不就的文人。

吴庆坻,字子修,又字敬疆,号补松老人,道光二十八年(1848)出生在一户书香世家。他的祖上明朝时从安徽迁居钱塘,累世为官,到他祖父吴振棫这一辈时,已经攒下累累功名。

先辈对他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祖父带着他游历四方,开拓眼界,抓功课也十分严厉,让他年纪轻轻便才学过人。但在吴庆坻二十多岁的时候,祖父与父亲相继去世,几个兄长不是离家为官就是过早夭折,振兴门楣的重任一下落在了他的头上。

家中曾有赫赫名望,自己却屡试不第的焦虑,加上抚养幼弟与幼子的重重压力,让吴庆坻每一天都过得艰辛不已,也就难怪他会在而立之年写下这首感慨不已的《题三十小像》了。

题三十小像

食肉何曾尽虎头,卅年书剑海天秋。

文章幸未逢黄祖,襆被今犹窘马周。

自是汝才难用世,岂真吾相不当侯。

须知少日拏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成诗九年后,吴庆坻以二甲第十名的好成绩金榜题名,历任四川学政、湖南提学使、政务处总办等职,诗才远近闻名。后来他的儿子吴士鉴也高中榜眼,父子俩同为翰林,一时传为美谈。回头来看这首诗,虽然充满了怀疑人生的消极感,但单独截出尾联来“断章取义”地使用,倒也不失为一句励志名言。

吴庆坻书法

那么,这首诗是如何从“须知少日拏云志”传成“须知少时凌云志”的呢?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都会出现讹误,对古籍而言,这个问题更为明显。现存的古代文献典籍,除了少数明清时期的著作还有原稿存世,绝大多数作者原稿都没能流传下来,只留有大量刻本、抄本和少量活字本。但原稿一旦经过各种形式的复制,就会出现不少差错。此外,一种书往往会有刻本、抄本等多个版本流传,各个版本之间难免也有文字的歧异,甚至连篇章长短也有所不同。衍、脱、讹、倒是四种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其中又以“讹”为最多。

由于汉字有“表形”的特点,有大量文字字形接近,很容易发生笔误,这是致误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鲁鱼亥豕”就是我们最耳熟能详的一个例子。

《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抱朴子内篇》卷一九《遐览》:“书字人知之,犹尚写之多误,故谚云:‘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此之谓也。”

“鲁”和“鱼”相似,“己”与“三”相似,“豕”与“亥”相似,所以出现了众多令人哭笑不得的写法。后来“鲁鱼亥豕”就成为了书籍在传写或刻印过程中出现文字错误的代称。

汉字字体多变,古今字写法不同,而且纸张、雕版在长期使用和保存中又都会出现损毁,用这样的“原稿”在流传时很容易产生误读。

《史记·秦始皇本纪》有载:“西北斥逐匈奴……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陶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清代语言学家王念孙认为,“陶山”在史志中没有记载,“陶”应当是“陰”的讹字,两字字形相似,所以出现了这种错误,“陶山”的正解应为“阴山”。

陶(小篆)

阴(小篆)

《道咸以来朝野杂记》有载:“皇上出至乾清宫门罩之下,居中而立,所谓当寧也。”此处的“当寧”有误。《礼记·曲礼》:“天子当宁而立。”《尔雅·释宫》:“门屏之间谓之宁。”

可能是作者本身不了解“宁”与“寧”用法不同,与现在仍经常用错的“后”与“後”、“云”与“雲”等字情况类似。用现代技术进行文字录入及排版工作时,也容易出错,像软件自带的一键繁简互换功能,往往会造成二次讹误,例如“著”与“着”、“乾”与“干”、“发”“髪”与“發”等,更需要注意与纠正。

除了字形相似,汉字中还有大量发音相近的字,古人又有用通假字的习惯,这也会导致误解的产生。《论衡·案书》:“韩非著书,李私采以言事;杨子云作《太玄》,侯铺子随而宣之。”孙诒让认为,此处的“私”应为“斯”’,这是同音字造成的错误。

原文应为“一枕之甘,万户不愿,清风之快,万玉不价”,出自杨万里《北窗操》。谬误导致不能理解文意。

除去以上这些原因,还有其他一些容易导致讹误的情况。比如不明古字、古义、古音时按照个人的理解随意改动原文,或由于注文、避讳、上下文有错等种种原因造成新的错误,后人再以讹传讹,流传开来,离古人原意差距也就越来越大了。

那么问题来了:网传的“须知少时凌云志”后面多的“哪晓岁月蹉跎过,依然名利两无收”,是哪来的呢?

在自己的作品中化用前人的诗文,或直接在古人诗文后续写,这种情况自古有之,其中更是不乏名人大家。王维写过一首《汉江临眺》,题目看起来好像不太熟悉,但其中有一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意境绝佳,也因此成为了后人诗文中的常客。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欧阳修《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化用或是借用前人诗文,一是认为原文写得极好,二是认为作者与自己表达的意境相符。借用得够雅,能为自己的作品添光增彩,但用得不好,不但降了格调,甚至可能沦为烂俗之作。

这次上了热搜的“哪晓岁月蹉跎过,依然名利两无收”,虽然表达的情感与原诗类似,但出律严重,不合传统,而且用词过于直白俗气,与吴庆坻的才气学识明显不符,应是后人续写后托名于吴庆坻,在网络上传播开的。传得多了,大家就默认伪诗为原作,而不去关注原诗本身如何了。

前几年有网友以“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为题目征诗,数万人热情响应,出色之作众多。但在此之后,韦应物《简卢陟》中的“我有一瓢酒,足以慰风尘”便鲜少有人问津了。此后提及此诗,大家首先想起的会是“我有一瓢酒”还是“我有一壶酒”呢?于是先入为主的谬误又形成了。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近年来“中国风”盛行,很多人将流行歌词、各国文学等“翻译”成“古文”后发表于网络,传来传去,就变成了“xx作品原来出自《诗经》”,一些不了解的读者对这些内容信以为真,就会闹出许多“令人喷饭”的状况来。

予遥望兮,蟾宫之上

有绮梦兮,烁烁飞扬

昨已往兮,忧怀之曝尽

与子见兮,在野之陌青

牵绕兮我怀,河升波涨

美人兮相伴,斯是阙堂

↑这是问过小库出处的一首“诗”,看得出是哪首歌吗?

今时不同古代,获取信息的方式众多,随之而来的是冗杂不堪的网络环境,充斥着虚假、偏颇、错误的信息,一些“科普平台”更是可以凭用户喜好随意更改,知识图谱被肆意扭曲和污染。身处这样的环境下,为了避免被复杂信息误导,就更应该选择准确靠谱的信息平台了。

在遇到种种问题需要求证的时候,你会选择怎样的方式呢?是在茫茫书海中寻找你的“它”,还是遇事不决先百度、知乎、维基?亦或者你有更高效、更专业、更符合预期的渠道,比如数据库?(小库:pick我!就现在!!!)



我们连《题三十小像》都有,还有五首!

中华经典古籍库收录了中华书局及部分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专业整理本图书,选用高质量底本,经过层层审校,保留原文、图像、异体字与全部校勘成果,全面、准确、权威、高效,不仅能省去翻阅查找的种种不便,还能避免“科普平台”的众多讹误,还你一个干净清晰、可信可用的古籍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与支持!(编不下去了,求夸,求建议!)

悄悄提示:刚刚关注小库、还没有填写过个人信息的同学们,完善资料就能免费获得一个月试用权哦!速速行动起来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