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州要复兴老城厢了,运河文化带的厚重历史呼之欲出

 往事227 2020-12-19

曾经和常州搞文旅的人聊天,我说:现在很多城市都搞网红打卡点,然后通过短视频宣传,很快就能爆红一个城市,常州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他说:肤浅之至!互联网是一个服务工具,他要传达一个城市的传承,而不是反过来被互联网束缚了,常州可考的历史有4500万年(考古文献数据:4500万年前,人类祖先脊椎动物“中华曙猿”生活于溧阳上黄一带,),我们没有必要去搞一些“网络段子”式的东西取悦于人,这些都是昙花一现,浪费人力物力。

2020年,常州准备用三年时间全力推进老城厢复兴,老城厢最重要的是围绕着运河文化来做,运河文化带有很多老工业基地,纺织机械等等,如今已经弃之不用了,但政府没去铲掉去开发地产,而是保留了原样,现在运河五号已经成了影视取景点了,南港1957也成了知名的餐饮地,今年又复兴了朝阳桥那一代的纺织工业基地,全部将老物件保留下来,2022年全部完成,估计将来又会成为民国影视取景点。

明清看北京,隋唐看西安,春秋看常州, 从春秋时代开始一直到现在,常州文化核心点是教育的成功带来人的兴盛,清代文学家龚自珍写过一首《常州高才篇》,其中说常州:“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意思就是常州出的人才全国最多。初名延陵,又号龙城,春秋置地,魏晋肇文,唐宋兴学,明清擢贤,中吴要辅,八邑名都,在这个漫长历史的脉络中,大运河畔,东西400米南北200米的青果巷,就走出过近百个进士,上百位名人。当年苏轼终老于常州,他的感叹就是:独徘徊而不去兮,眷此邦多君子。 他的意思是:常州漫山遍野都是君子啊,我真的不舍得走。

运河因人而兴,如今运河文化又在反哺我们后代人,复兴老城厢就是要把这些人干的事、留下的物件,传承给我们的精神给串联起来。常州和别的城市做法可能不一样,常州没有市中心、风景区、商业区、居住区、老城区、新城区的概念, 常州处处是城、处处是景、处处是人, 城中有景、景中有人、因人成城。

城、景、人 串在一起,然后文、商、旅才能发展。有些地方,别人去了一次,有可能就是这辈子的最后一次,为什么?因为那里是景点。而常州不是,它是希望你来到此处,是一次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穿越,你和古人神往,你和现代人攀谈,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留下你一生,市井烟火人间值得。

常州的老城厢以前是东南西北各自为阵,现在要系统性的进行全城串联,以世界遗产大运河常州城区段为主轴,以青果巷、南市河、前后北岸、篦箕巷、天宁寺、红梅公园、东坡公园等为核心节点,沿途展示常州梳篦、砖刻屏、景泰蓝掐丝工艺画、乱针绣、中国彩绒画、留青竹刻、金坛刻纸、运河民国老工厂等产业文化。

无中生有,常州将自然资源和游乐文化进行了完美结合;有中生无,是常州老城厢传承在新时代的升华,将本地最核心的文化资源发展成独一无二的形象,与当地产业充分链接赋能,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度。

《红楼梦》结尾,贾宝玉与贾政最后一别在常州的毗陵驿处的文亨桥顶,从春秋圣人季子开端,到贾宝玉在此处绝尘而去,这片土地上的万千悲喜,终归一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