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件事,花了二十多年才想通,不过好在还想通了

 皓皓说吧 2020-12-20

    2020年1219日下午13:30,在无锡市图书馆五楼多功能厅,参加市作协和百草园书店共同举办的“钟书沙龙”活动,听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文旅融媒体中心总监韩玲老师聊科幻小说,她分享的主题是“人类科幻200年——阅读带你突破想象力边界”。

  韩老师首先告诉我们科幻分为十大类别:超常人类、超越规则、劫后余生、深空宇宙、地外生命、机器觉醒、平等宇宙、时空旅行、上帝你好和循环世界。一部好的科幻必须符合三个标准:必须在当前科学理解的约束框架内,必须建构一个完整的虚拟世界,一定要挤压人性、考验人性。韩老师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刘慈欣的《三体》和艾萨克·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

  我平时是不看科幻小说的,觉得那是天马行空的,适合孩子们看的书。几十年的岁月过来了,咱就不玩虚的了,要看就看点实在的,看点现实的,严肃的,或者说是庄重点的东西。听了韩老师的分享,我觉得科幻读物,不仅适合青少年阅读,同样适合成人阅读,它能让你具备感性和理性思维,它会影响你对价值观的思考。在你面对困境时,阅读科幻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世界观,让你有更宏大的格局,可以让你成为一个永不言败的人。特别是这最后一条,让我觉得科幻有治愈的效果耶。

  在回来的路上,我想起一件事:儿子小时候,喜欢看科幻读物,喜欢侦探书籍,喜欢历史地理,结果,他写的作文天马行空的,让我觉得无厘头,我就评价他的作文不怎么样。当然,我的想法不可能左右老师的评分,他依然拿到较好的分数。一次,他跟老师聊天时,就告诉老师:“我妈嫌弃我写的作文,他认为我写得不好。老师就对他说,你妈是没有看到其他同学写的作文,才这么说。如果她看到其他同学的作文,就知道你写的作文是不错的。”这是儿子告诉我的原话,我记下了儿子说的话,从此不再干涉他写的什么,但我不知道为什么老师会给他高分。今天,我想通了,因为我所读的书,决定了我的世界观和我的格局,是我自己的能力决定了我的欣赏水平的局限性。

  唉,一件事,花了二十多年才想通,不过好在还想通了。

  这是我现在的感想,也许不完全正确,但代表我现时的态度。

  就这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