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动力电池没有标准化,拆解环保风险大

 大话百科天地 2020-12-20

由于动力电池没有标准化,影响了其回收和再利用过程中拆解、检测等装备复杂程度、一致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因此有必要对动力电池的结构设计、连接方式、工艺技术、集成安装等标准化进行研究。作为产业链最上端的动力电池生产者,目前国内生产企业数量众多,各自技术路线、工艺不同,原材料应用和成本也各有高低。在市场上存在标准不一的退役动力电池,使退役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处理起来极其困难。

编辑

目前,国内每年从消费生活中回收的废旧动力电池数量很少,绝大部来自于PACK厂商产生的废料或库存旧动力电池,而且我国电动汽车车载动力电池尚未出现大规模退役。目前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的来源有:

1)生产中的B品以下的动力电池,包括研发过程中需报废的动力电池包。

2)电动汽车退役下来的动力电池组。

编辑

这两部分的状态存在量小且产品型号参差不齐的状况,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很难实现大规模批量化拆解。目前退役动力电池的复杂程度很高,包括不同类型动、不同设计、不同生产工艺的复杂性、串并联成组形式、服役和使用时间、应用车型和使用工况的多样性。比如,动力电池有方型、圆柱形不同类型,其叠片、绕组形式也不同,由于集成形式不同,成组后动力电池包也各异。这些复杂性导致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或者拆解时极为不便。如果进行自动化拆解,对生产线的柔性配置要求比较高,从而导致处置成本过高。因此,在目前自动化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多数工序是人工完成的,工人的技能水平可能会影响着动力电池回收过程中的成品率,同时在手工拆解过程中,废旧动力电池短路、漏液可能导致起火或者爆炸,对人身和财产有潜在安全隐患。

编辑

根据国家法律规定,企业需要获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方能从事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和处理业务。由于目前市场行业不成熟等问题,正规且符合条件的企业不愿意冒险进入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业务,真正有资格且具备规模化的企业并不多,这就给部分技术低下的小公司提供了机会,不仅扰乱市场,还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和安全隐患。

编辑

目前国内的退役动力电池回收规模较小,工艺水平不健全,资源回收效率较低;且存在资质不全的企业参与,安全和环保隐患较大。在回收处理过程若处理不当很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和安全事故。失活不当,可能在废旧动力电池拆解过程中产生起火或爆炸。如果想安全环保的回收处理退役的动力电池,是要设有技术门槛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