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糖尿病会导致眼睛失明?

 万宝全书 2020-12-20

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本身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会引发出非常多的并发症。

其中一个很可怕的疾病,就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它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国的研究显示,中国大陆糖尿病人群DR患病率为23%,其中农村高于城市,北方高于南方和东部。DR严重威胁着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给社会带来严重经济负担。

有的人不明白,糖尿病和眼病不是两回事吗?为什么会有关联呢?

01

糖尿病真的会导致眼睛失明吗?

是的,因为糖尿病会导致眼睛各个部位出现病变,很有可能会引起白内障和糖尿病视神经病变,还有可能会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角膜上皮容易剥脱等症状出现,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就是眼睛病变当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导致眼睛失明的重要因素。

02

DR病情早期,身体有哪些“求救信号”?

1

视力下降

糖尿病出现视膜病变之后,一般会有视力减退的症状,表现为患者有突然有视力下降的现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下降的度数会逐渐加深,并且速度非常快,给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但很多人却认为是近视或者老花眼所致的,常常忽略了治疗。

2

视线中有异物存在

对于青光眼等疾病的糖尿病的患者来说, 在患病之前,视线中会有明显阴影或者是异物出现,这个时候就要注意了,很可能是糖尿病眼病来找你的麻烦。

3

眼球变浑浊

这里所说的眼球其实是指眼部的玻璃球,对于糖尿病眼病的患者来说,在疾病到来前,能够观察到自己的眼球变得越来越浑浊不清,甚至还会有频繁流眼泪、眼屎增多的现象出现,这个时间最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最好去医院眼科检查一下,以防病情越发严重。

4

瞳孔收缩出现异常

正常人的眼球,在面对强光的刺激时,会有明显瞳孔收缩的现象出现,但是对于糖尿病眼病的患者来说,在眼病到来前,对强光等刺激十分迟缓甚至是直接丧失,造成瞳孔收缩异常。

DR是可防、可控、可避免致盲眼病中的首位疾病,早期诊断、有效治疗对延缓病变进展、减少视力丧失至关重要。

03

应该如何防治DR呢?

那么,应该如何防治DR呢?以下几点一定要注意:

1

早期筛查很重要 

DR患病率高且危害严重,故其筛防工作极为重要,早筛早防可有效减少DR失明风险。

糖尿病患者首次全面眼部检查应该在眼科进行,眼部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视力、眼压、房角、虹膜、晶体和眼底等。

其中免散瞳眼底摄片筛查技术可以高效快捷的筛查出绝大多数有临床意义的DR患者,做到及早发现、及时治疗,从而延缓DR的发生发展。

2

加强健康教育 

整个社会还需对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其能够掌握DR危险因素相关知识,鼓励患者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而达到DR的早防早治。

中国大庆研究项目后续20年随访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生活方式干预组具有更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且严重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会降低47%

所以,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使其能够掌握DR危险因素相关知识,鼓励患者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遵循有效的随访计划对糖尿病及其视网膜病变的防治极为重要。

3

代谢紊乱的控制 

大量证据显示纠正代谢紊乱可改善DR状态,降低血糖、降低血压及调节血脂是防治DR的基本措施。

温馨提示:糖友们,要注意控制高血糖,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哦!

消渴丸,中西合剂,源于经典名方“消渴方”与“玉泉散”,加降糖化药科学组方而成。该药为“国家基本药物”和国家医保品种(甲类),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等多项殊荣,研究成果被国际权威杂志《PLOS ONE》收载发表,是中医药国际化的重要成果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