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穴位】劳宫

 昼三夜二205 2020-12-20

劳宫

《针灸穴名解》:

劳,操作也;宫、中室也。手任劳作,穴在掌心,因名“劳宫”。
本穴治喉咽及心脏胃肠诸病。凡外症之关于内因者,亦可取之。本穴又名“五里”,谓能治多经病,以功能言也。推究穴名称号,古人亦曾逐步改善。本穴曾名“掌中”,无乃过于浅显。名“五里”则迂隐费猜,且与他经“五里”雷同,终不若“劳宫”二字为佳。
本穴治胸胁满痛、不可转侧、大小便血、吐衄呕逆、口臭、烂龈、中风、悲笑、黄疸、热病、汗不出等症。

图片截取自|3Dbody

图片截取自|3Dbody

图片截取自|3Dbody

图来源于经络穴位查询小助手小程序

图来源于大家中医app

图来源于大家中医app

所属经络

手厥阴心包经之荥穴

《针灸大成》主治

主中风,善怒,悲笑不休,手痹,热病数日汗不出,怵惕,胁痛不可转侧,大小便血,衄血不止,气逆呕哕,烦渴食饮不下,大小人口中腥臭,口疮,胸胁支满,黄疸目黄,小儿龈烂。

标准定位

《针灸大成》

掌中央动脉。《铜人》屈无名指取之;《资生》屈中指取之;滑氏云:以今观之,屈中指、无名指两者之间取之为允。心包络脉所溜为荥火。
《中国针灸学》
在手掌心,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桡侧,握拳屈指时中指指尖处。
《快速取穴彩色图解》

坐位。握拳屈指,中指尖所指掌心处,按压有酸痛感,即为此穴。

图来源于大家中医app

《腧穴学》杨甲三等主编

劳宫(荥穴)
【别名】五里(《甲乙》)。
【位置】在掌中央动脉中。(《甲乙》)
【取法】掌心横纹中,当第三掌骨的桡侧,屈指握拳时,中指指尖所点处取穴。
【局部解剖】在第二、三掌骨间,下为掌腱膜,第二蚓状肌及指浅、深屈肌腱,深层为拇指内收肌横头的起端,有骨间肌;有指掌侧总动脉;布有正中神经的第二指掌侧总神经。
【主治】中风昏迷,中暑,心痛,癫狂,痫证,口疮,口臭,鹅掌 风。
【配伍举例】《千金方》劳宫、少泽、三间、太冲,主口热,口干,口中烂。
《资生》劳宫、大陵,治喜笑不止。
《玉龙经》劳宫、大陵,治心闷,疮痍。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文献选摘】《灵枢·本输》掌中,中指本节之内间也。
《铜人》以屈无名指取之。
《资生》当屈中指为是,今说屈第四指非也。
《发挥》以今观之,莫若屈中指、无名指之间取之为妥。

《腧穴解剖学》邵金水等主编

劳宫(荥穴)

【所属经脉】手厥阴心包经。

【体表定位】在手掌,当第2、第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下。

【操作方法】直刺0.3~0.5寸。

【临床主治】中风昏迷,中暑,癫狂痫,心痛,心烦,呕吐,口疮,口臭,鹅掌风。

【进针层次】

1.皮肤:由正中神经掌支分布。

2.皮下组织:内有许多纤维束将皮肤紧密地连于掌腱膜上,并将皮下脂肪分割成若干小隔,上述皮神经的分支穿行于其中。

3.掌腱膜:为覆盖于指浅屈肌腱表面的深筋膜,略呈三角形,尖向近侧,在屈肌支持带的浅面与掌长肌腱相连,远侧部的纵行纤维分成4束,分别延续至第2~5指,附着于各指的指纤维鞘和掌指关节的侧副韧带上。

4.示指浅、深屈肌腱与中指浅、深屈肌腱之间:示指浅、深屈肌腱位于进针部位的桡侧,中指浅、深屈肌腱位于进针部位的尺侧。指浅屈肌位于前臂浅层肌的深面。该肌起点有肱尺头和桡头,肱尺头起自肱骨内上髁和尺骨冠突,桡头起自桡骨上1/2的前面,肌束向下移行为4条肌腱,经腕管入手掌,至手指后每腱分为两束,分别止于第2~5指中节指骨底的两侧,由正中神经支配。指深屈肌位于前臂的内侧,指浅屈肌的深面。该肌起自尺骨体上2/3和骨间膜的前面,肌腹向下移行为4个肌腱,经腕管入手掌,各腱穿经指浅屈肌腱两脚之间,止于第2~5指远节指骨底的前面,由骨间前神经(为正中神经的分支)和尺神经支配。

5.第2蚓状肌、第1指掌侧总动脉,第2指掌侧总神经:均位于进针部位的尺侧。第2蚓状肌,位于中、示指深屈肌腱之间,起自中指深屈肌腱,止于中指近节指骨背面和指背腱膜,由正中神经支配。第1指掌侧总动脉由掌浅弓发出,至指蹼附近分为示、中指相对缘的指掌侧固有动脉。第2指掌侧总神经为正中神经的分支,至指蹼附近分为示、中指相对缘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6.第1骨间掌侧肌和第2骨间背侧肌第1骨间掌侧肌:位于第2掌间隙,起自第2掌骨尺侧,止于示指近节指骨底和指背腱膜。第2骨间背侧肌位于第2掌间隙,起自第2掌骨尺侧和第3掌骨桡侧,止于中指近节指骨底桡侧和指背腱膜。两肌均由尺神经深支支配。

图来源于《腧穴解剖学》邵金水等主编

手厥阴心包经巡行视频

视频录自于|3Dbod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