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大雪要下雪,来年雨不缺”啥意思?有道理吗?听听老农咋说

 皇家书库319 2020-12-20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也是入冬以来的第3个节气——大雪。虽然大雪节气只是农时时令安排上的一个节气,跟我们天气预报所说的下大雪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进入到大雪节气之后,天气渐渐寒冷,雨水逐渐增多,将要拉开冬季最寒冷时光的帷幕。在农村里有一句经典俗语叫做大雪要下雪,来年雨不缺。有没有道理呢?为什么这么说?今天我们就一起聊一聊这个话题。

首先,这句俗语说的是,如果在大雪节气期间,天气转冷,雨雪降落,则意味着明年雨水比较多,对农作物的生长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大雪节气,不下雪明年就会出现干旱的灾情。

这个俗语是在过去没有天气预报的情况下,农民通过长期的观察天气变化,所作出的一种预判性的俗语。虽然说并不一定完全科学,但是这是长期智慧的总结,在某一些地方仍然具有相当的实践意义。

其实我们在分析俗语的时候,都要根据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地域地形来加以解释。因为中国地大物博,各地的风土人情,地形地貌都是完全不一样的,就像我们所说的这样大雪节气,北方地区早已经下大雪了,而在南方地区仍然温暖如春。如果将这样的俗语放在南方地区肯定是不适宜的,如果是放在北方地区,可能早已经下过雪了。

正所谓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这一句俗语主要是在江淮,尤其是淮河两岸流传。因为按照天时天气的变化走势,此时冷空气东移南下,与南方的暖湿气流交汇。在长江和淮河流域相遇,天气逐渐转冷,很容易雨雪交加。现阶段北方小麦种植区域对雨水的需求量比较大,有足够的降雨降雪,能够提前给小麦充足的水分供应,让它们正常健康生长安全越冬。

同时在很多老农看来,如果大雪天气不冷的话,明年就有可能出现比较严重的倒春寒。因为现在天气不冷意味着南方的暖空气仍然占据了一定的主导地位,北方的冷空气并没有强势南下。在这种天气结构下,到了明年春天之后,极有可能出现强势冷空气,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情形。大家都知道,强势的倒春寒天气对农业生产有重大影响,很容易让农作物产生冻害,造成减产绝收。这是农民最不愿意看到的一种情况。

与之相反,如果大雪节气的时候天气转冷,甚至下雨下雪,明年的雨水情况就会比较好,有利于农业生产活动。

当然从我们今天科学的角度来讲,这些经验必然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现在天气复杂多变,农业生产也不再完全根据传统经验,而是按照现在的科学天气预报系统来进行安排。其实这也是科技发展最好的一种证明,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的农业生产活动也要与时俱进。以上是我对这支所有的理解,如果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或者想法,欢迎在下面留言评论说说您的观点,感谢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