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说||摒弃满分思维,才是满分的教育

 和合文化传媒 2020-12-20

不少家庭都会遇到一些类似问题,孩子因为考试没有拿到满分而导致家长、教师的批评,有的更是对自己产生负面情绪。那么追求满分到底能否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还是反而压垮孩子的信心与希望?一起来听听一位特级教师的分析建议。

运动会比赛没有得第一,班主任就不高兴。小学生考试没有满分,就被认为落后。有同事小孩才四岁许,因为跳绳比不上班里其他孩子,就被父母逼着不停地练。有的高三学生对自己的选考成绩没有100分不满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用一句话概括:都是满分教育惹的祸!那么,这种追求满分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还是对学生更为严格的要求?是对教育初心的坚守,还是利已主义、完美主义经典的表现?这些都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

输得起,才能赢得美好未来

《周易》有云:“亢龙有悔”,是指人已身居高位,却只知进,不知退,到了最高位还在一味地进,便走向了事物的反面,故有悔。孩子成长过程所受的教育也是如此。当小学生每天处在以100分为学习目标状态时,少1分对他来说都是失败。一个7岁小女孩悄悄告诉我说:“我数学挺不错,两次考了100分。语文就不行了,一次考了100分,一次考了98分。”一个刚入小学的孩子,就知道98分对她来说是失败。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便会形成这种“只知进,不知退”的后果。

到了中学时代,随着学科的增多、难度的增大,竞争愈发激烈,要得到满分的难度增大,孩子在这种不知进退思想的影响下,拼尽全力却还不能达到目标时,便容易陷入考试焦虑症、强迫性思维的泥淖。

在竞争激烈的当下,对于渴望进入一流名校却力有未逮者,如果无法坦然接受自己的“失败”,如果老师、家长对此再添一些“稻草”,那么这一切终将压垮他们的信心与希望。这种情况在偌大的中国屡有发生,也许这就是满分教育思维下产生的不良后果。

教育应知进退,应该教育我们的孩子只有输得起,才能赢得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拔掉压在孩子精神上的稻草

家长和教师是教育生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影响着受教育者的成长。营造一张健康的教育生态网,对于受教育者来说,至关重要。

小学教师和家长,不做满分教育的始作俑者

小学教师和家长应改变应试教育的基本理念,不能把教育看成是竞赛的教育,而是要把其看成生长的教育。少一些竞争意识,多一些不以比成绩为目的鼓励和建议。对刚踏入学校大门的小学生,教师不能以满分作为衡量学生成绩的标准,100分和95分同样值得肯定。在平时的考试中尽可能不给满分,让孩子把追求满分作为求学路上的目标,一种美好的向往。家长在引导孩子学习时,若孩子没有考到满分,不要焦虑,而应鼓励孩子,细心地帮助孩子找到问题的所在。要让孩子树立输得起同样也很优秀的理念。

中学教师,不去做“最后一根稻草”的添加者

面对有满分情结的孩子,中学教师即使不能改变其只进不退的思想,也应有所作为。应改变爱的方式,不以成绩爱学生,而要用爱生活、爱生命去爱学生。多找学生谈心,少谈一些成绩,多谈点人生。要有“见霜知冰”的预判能力,从学生的言行举止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应估计到可能会发生的状况,考虑到可能面临的困难,以便提前采取防范的措施。教师最不应该在孩子的精神上不断添加稻草,而要将压在他们精神上的稻草一根根轻轻拿下,减轻他们的苦恼,做一个雪中送炭的温暖教师。因此学校一定要建设一支强大的心理疏导团队,为学生保驾护航。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对于受教育者而言,一种良好的教与学的氛围,会潜移默化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为了受教育者的美好未来,教育者应转变观念,让教育回归初心。

让学生处在“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的学习状态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主要是指终日戒慎恐惧,自强不息,应终日勤勤恳恳,时时警惕自己。如何面对高中阶段的激烈的竞争,这种学习状态值得借鉴。作为班主任或教师,应勉励学生勇敢地面对竞争,将高中生活学习的经历当作今后工作生活的磨练。能体验成功,也需要体验失败。酸甜苦辣才是生活的状态。学习只要尽力,认真勤奋,胜不骄、败不妥,就是进步。不跟同学比成绩,要跟同学比努力。学习跟着自己走,跟着自己的身体状态和精神思想走。身体不好时,要知道取舍,要努力爱护自己的身体。精神不好时,要知道向正面思考,允许自己对着天空、教室发呆,允许自己想想漂亮的女孩、帅帅的男神。懂得放空自己,才能装更多的东西。只有尽力将自己的身体和精神调节到最好的状态,才能把学习调整到最好的状态。

让学生形成遇到困难时的“或跃在渊,无咎”的思想状态

“或跃在渊,无咎”,主要是说人快要接近最高位时,应小心谨慎,可进可退,是养成一种上下可居的修为的自在状态。这也符合辩证法的以退为进、螺旋式上升的事物发展的规律。要让学生养成这样的遇到困难挫折时的思想状态,需要长期的熏陶。

幼儿园、小学时期要养成没有满分的教学氛围。对于小学生而言,重在养成学习的状态,重在对学习过程的欣赏,而不是对学习成绩的赞誉。要让家长理性地对待分数,要看分数,而不比分数。要看到分数背后孩子的艰辛付出和存在的问题。营造没有满分教育的教育氛围,才能消除在孩子心里种下的满分教育的苦果。

走出“逢学必考”的学习怪圈。现在很多家长最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逼着孩子学这学那,不要说和小伙伴们玩耍的时间,连吃饭的时间都快没有了。当然,学习必定要出成绩,对于成绩好不好,家长不看孩子学得怎么样,而是用“考级证书”证明孩子的优秀。以至于有很多的孩子,在取得钢琴“十级证书”时,再也不想弹钢琴了。也许在家长的眼中,考级证书才是最重要的。殊不知,让孩子学弹钢琴,不仅是培养对音乐的热爱,还能锻炼各种器官的协调能力,这也许才是学钢琴的重要目的。所谓要学会“十个手指头弹钢琴”,说的就是这个理。

人首先也是自然的产物,因此,孩子的教育也应顺从天道,慢慢生长。否则揠苗助长,必然会产生“亢龙有悔”的后果,值得家长、老师警醒!

作者:金子兴,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特级教师。原文刊载于《浙江考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