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曾放弃保研资格也要进施一公团队,这个90后今入选MIT榜单

 Wdjljjfj 2020-12-20

我国科研圈有几个炙手可热的“师门”,施一公算一个。

施一公的实验室,做的是世界生命科学最前沿的方向;他带出来的学生里,有颜宁这样的大咖,也有白蕊这样的新秀……可以说,在生命科学领域,只要有能力进了施一公的实验室,想不出成果都难。

最近,他的学生又出名了。

几天前揭晓的中国区《麻省理工科技评论》TR35青年创新奖榜单,施一公的学生——万蕊雪因为在RNA剪接的分子机理上的突出成果,成为入围者中最年轻的科学家之一。

但谁能想到,7年前,万蕊雪之所以能进施一公团队,竟是放弃保研换来的呢?

她曾放弃保研资格也要进施一公团队,这个90后今入选MIT榜单

万蕊雪

“你好,我是施一公”

万蕊雪喜欢生命科学。

喜欢到当一份“保研”资格摆在面前,她居然在纠结:是接受“保研”呢,还是转向生命科学?

既然那么喜欢生命科学,为什么不干脆去施一公院士的实验室去深造?——好友的建议说到了万蕊雪的心坎儿上,她跃跃欲试,却也有些心虚。

她曾放弃保研资格也要进施一公团队,这个90后今入选MIT榜单

万蕊雪和施一公

谁都知道,施一公是国内生命科学领域的“大佬”级人物,每年有多少人“削尖了脑袋”想进他的实验室?而万蕊雪,本科期间就读于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虽然也在生命学院蹭过课,但如果凭这个就能让施一公选上,她自己说什么都不信。

不信归不信。万蕊雪还是鼓起勇气给施一公发了一封邮件。

邮件里,除了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外,她还谈到了自己对未来研究方向的理解,以及想到施一公实验室深造的愿望。

她曾放弃保研资格也要进施一公团队,这个90后今入选MIT榜单

万蕊雪在中山大学

邮件发出后,万蕊雪基本是“掰着手指头算日子”……一天,两天,三天……但那封邮件就像石沉大海一样,一直没有回复。

那时的万蕊雪已经放弃了保研资格,如果施一公一直不回复,她可能就要另谋出路了。

可就在她准备放弃前,一通电话打来了:“你好,你是万蕊雪吗?我是施一公。”

万蕊雪知道,直博说不定有戏了。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或许是看中了万蕊雪身上“大胆”“敢拼”的性格,施一公给了她一个机会。

可刚刚进施一公团队时,万蕊雪却感觉自己遭受了一场“降维打击”——因为本科基础并非相关专业,万蕊雪似乎成了团队里最“笨”的那个人,什么都不会,什么都要学。

她没留给自己太多自怨自艾的时间。当时万蕊雪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我一定要留下来。

从进入团队开始,万蕊雪就要求自己,每天至少在实验室工作14个小时以上。在此之外,她还抓紧一切时间弥补自己欠缺的知识。

很快,她的基础知识补上来了,施一公还在她博士二年级的时候,亲自点名让她来跟自己做国际大热的RNA 剪接的分子机理研究。

她曾放弃保研资格也要进施一公团队,这个90后今入选MIT榜单

万蕊雪在工作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但也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从1985年被发现后,人们只知道剪接体是控制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物质,但想“捕捉”到它的结构,却总是扑空。也就是说,在这个领域取得任何成果,都是轰动性的。

不管是好奇,还是诱惑,生物学家们对此十分上心。除了施一公,英国剑桥大学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德国马普研究所、美国哈佛大学等都盯上了它,国际间的竞争力非常大。

谁不想抢在别人前面出进展呢?压力归压力,万蕊雪和同组的人心里只剩下一个词:抢时间!

尤其在选定“裂殖酵母”作为实验对象后,他们更决定拼一把。毕竟,整个国际上能做这种研究的冷冻电镜也就只有几台!

她曾放弃保研资格也要进施一公团队,这个90后今入选MIT榜单

基因剪接的分子机制示意图

当时,万蕊雪的小组里一共有3个人,在收集数据的时候,3个人轮班,每人工作至少8小时,确保设备能24小时运转。

而每一班的8小时几乎都被“变态”的工作强度占据了——每分钟都需要完成手动选择拍摄区域、切换调焦模式、调到正焦、再调到欠焦这4个步骤,才能完成数据收集工作。相当于每小时要完成240次步骤切换。每3小时,电镜的相机需要矫正一次,这需要5分钟,这是他们仅有的休息时间,如果要喝水或者去洗手间,这也是唯一的档口。

就是在这样的工作状态下,他们把酵母剪接体的精确度提升到了3.6埃(一种光波长度和分子直径的常用计量单位),并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同时在线发表了两篇背靠背研究长文,题目分别为“3.6埃的酵母剪接体结构”和“前体信使RNA剪接的结构基础”。

“剪接体是细胞内最后一个被等待解析结构的超大复合体,这一天我们等得太久太久了。”成果出来,2009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得主、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杰克·肖斯德克激动地说。

但万蕊雪这个小组带给学术界的惊喜只是个开始。

她曾放弃保研资格也要进施一公团队,这个90后今入选MIT榜单

剪接体复合物的三维结构

自2015年第一个剪接体结构发表以后,他们相继解析了酿酒酵母剪接体复合物全部已被鉴定的9个不同状态的高分辨率结构。就在11月27日,万蕊雪以共同作者在《科学》又发一文,为理解剪接体激活重塑的分子机理提供了迄今最清晰的结构信息。

根据西湖大学官网上的信息,万蕊雪已经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Cell发表11篇文章。

近几年,她本人也是荣誉榜上的常客:2016年入选全国仅5人的“未来女科学家计划”;2019年入选2019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

而此时,距离她考入施一公门下,刚过去7年。

一颗新星正在闪耀。但对于万蕊雪来说,已知越多,未知越广。

剪接体里到底还有多少未竟的秘密?它还能给人类带来多少可能?——万蕊雪很想知道。

《我是科学人》纪录片由长安信托特约赞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