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约车市场有垄断者吗?

 老鄧子 2020-12-20

     网约车市场有垄断者?

    早上,无意中看到,有某联盟举报滴滴涉嫌垄断。举报中,有很多的事例,包括滴滴当年与优步的合并,等等。刚才打算认真阅读一番,没有想到的是,这篇文章竟然被外星人带走了。

    好吧,既然无法阅读,那我就说说,网约车市场是否有垄断者呢?

    若从市场份额来看的话,网约车市场肯定有垄断者。根据某知名调研机构2019年发布的一份网约车市场调查报告来看,滴滴出行的市场份额达到了91%,而美团、曹操、首汽、易道等合起来不到10%,显然,滴滴出行一家独大。

    可以说,滴滴出行从某种程度上,已成了网约车的代名词。到此,能不说这滴滴出行是垄断者吗?

    问题是,这只是网约车出行的市场而已。若将出行的范围扩大些的话,滴滴出行还有多大的份额呢?比如说,加上巡游出租车。比如说,加上公交、地铁等等,滴滴出行的份额将会非常有限。

    而且,就说在网约车市场吧,有多少人还在使用滴滴出行呢?或许还有很多人吧。毕竟,任何人都得承认,这网约车,的的确确是约车方便、服务周到,尤其是更为市场化一些。

    多年来,我们受够了出租车行业的“气”。站在路边,左等不来,右等不来,来了吧,偶尔还挑三拣四;刮风下雨天,只能在路边硬熬着,怕错过了出租车;当然,更多的是服务态度方面,那是相当的霸气。

    如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移动支付的普及,让网约车成为可能。而通过网络约车,省却了很多辛苦,这种方便与高效,说实话,我以为将会是出租车行业发展的趋势。

    当年网约车市场群雄乱战,花式补贴盛行,让消费者充分感受到了网约车的魅力。后来,就有了网约车新政的出台。且,各地也纷纷有相应的政策实施。不说别的,这牌照与证件的规定,尤其是各地对户籍车型的要求,可以说规范了网约车市场,也可以说限制了网约车的发展。

    如此,既就是滴滴出行成了网约车市场竞争大战的胜出者,可是,也无法享受到所谓“垄断的饕餮盛宴”。合规性的要求之下,虽然网约车优越性众人皆知,但是滴滴平台网约车数量的大幅度减少,这成了制约滴滴出行的重要因素。而这有了某联盟举报,所谓垄断的各种案例,其实,准确点说,应该是违规而已。当然了,这些违规都已经被各地处罚了。

    不过,这网约车的优越性,即就是滴滴出行受到了限制,但是,这个市场有着非常旺盛的需求。在旺盛的需求下,滴滴出行以市场化的名义,在高峰期,在节假日,都以各种名义提价。明显的有需求、有高利润,自然就吸引了新的资本进入。不说这首汽、曹操、美团等吧,就说这各大地图平台也纷纷介入。比如说,高德地图吧,上面就可以很方便的打车。

    通过高德地图打车,我试过不止一次。起码,与滴滴出行相比,这换一种方式的打车,不用如滴滴出行样的,排好长时间的队。曾经与司机沟通,知道在这地图平台上,竟然会有五个网约车公司存在。

    滴滴出行的价格,并非是一家独大之后的“垄断价格”,而是为了合规逼迫的提高价格。同时,这提价之后,无意中也引来了众多的竞争者。而这就是很多人议论的,互联网平台高额补贴,在市场做大,做大之后,就可以提高价格,赚取垄断利润。实际上呢?互联网平台做大之后,本想提高价格吧,结果很正常的引来了新的企业进入。只要没有行政垄断,这新进入者,包括有更多的进入者,就可以增加市场的供给。如此,这高价格还能持续吗?

    显然,判断垄断的标准就应该是,是否有行政限制。只要没有行政限制,不管多大的补贴“培育”市场,要想攫取“高额”利润时,那就很快引来了更多的资本企业。某种程度上,这些互联网平台大笔补贴之后,能够赚取高价的机会,恐怕未必能够弥补补贴部分的金额吧。

    总之,网约车市场没有垄断者。滴滴出行的市场份额,正在被其它网约车企业“餐食”,尤其是,竟然有地图平台已成“气候”。而要是将出行范围扩大的话,这滴滴出行的市场份额,根本不值一提。唯一遗憾的,就是互联网的发达和移动支付的普及,并没有完全让人们短途出行受多大的实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