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秀成眼中的杨秀清:治军奇才,威风张扬却不知收敛

 小佛说史 2020-12-21

【太平天国系列503,小佛说史原创作品,请勿转载】

1864年天京城破后,李秀成将自己 的马匹给了幼天王洪天贵福,而他自己则是徒步逃往山林之中,后被百姓擒拿交给清军,李秀成就此成了清军的俘虏。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人物,他没有少让清军吃亏,自然也知道太平军的很多事情,在清军将领眼中,俘虏李秀成是大功一件。曾国藩则是希望从李秀成口中得到更多关于太平军的消息,用尽刑法也没有让李秀成开口,遂改变策略,给了李秀成一个机会,要求李秀成写下口述,而李秀成则是抱着游说曾国藩的念头,写下了洋洋洒洒数万字的自述书。

当然,曾国藩在得到李秀成口述之后发现了很多对自己不利的地方,做了多处删除或者修改,原版则被送回老家,为了保险期间,李秀成已经不可留,于是在没有得到朝廷允许的情况下,将李秀成杀了灭口。

小佛多次读罗尔纲和王庆成两位老前辈编入《太平天国》中的《李秀成自述原稿》,不得不承认李秀成心机深重,虽然他还是斗不过曾国藩。

在《李秀成自述原稿》中,李秀成讲述了太平天国许许多多的事情,其中也包括了他自己对太平天国的感知,对太平天国的无奈,比如在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疯狂封王,而所封之人大多都是无用的人,“无能、无才、无功,乃至贿赂之辈,皆可封王”。在李秀成的心中,太平天国真正值得称赞的、有能力的人只有两个,那就是他自己和南王冯云山,就连很多人认为很不错的杨秀清,在李秀成眼中也是有很多问题,综合《李秀成自述原稿》中李关于杨秀清的记载和评价,小佛得出了一个结论——李秀成眼中的杨秀清是一个治军奇才、威风张扬却不知收敛的人。

其实在一开始,李秀成给杨秀清的评价挺高,“自拜上帝后,件件可悉,不知天意如何让化作此人……天王顶而信用,一国之事,概交予他,军令严整,赏罚分明”。

从拜上帝教到金田起义,再到定都天京,西征北伐,四处都可以看见杨秀清的身影,不得不佩服杨秀清是一个治军奇才,并且安民有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枚综合性人才:太平军攻占第一座省会城市武昌时,是杨秀清指掌全军号令;定都天京是杨秀清做出的决定;天京城中立法安民是杨秀清主导;西征军一路攻克城池是杨秀清远程操控;天京事变之前,是杨秀清调兵遣将破了清军江北、江南两座大营,消除了太平天国自定都以来,清军给都城的威胁;天京人员众多,洪秀全不出天王府,城中事务基本都是杨秀清在料理。从李秀成的记载来看,杨秀清的治理效果非常不错,“严严整整,民心佩服……法律严,故癸丑年间,上下战功利,民心服”。

然而,杨秀清之所以早亡,小佛认为是性格使然,从杨秀清的一系列事情上,不难看出他是一个威风张扬却不知收敛的人,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太喜欢得瑟了。

洪秀全的不理政事给了杨秀清一种假象,让他认为自己才是太平天国的一把手,丝毫不给同僚们面子。杨秀清经常借着各种由头打压北王韦昌辉,杀了韦昌辉的亲信不说,更是借着“天父”的身份当众打了韦昌辉板子,让韦昌辉颜面尽失;杨秀清为了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对石达开和秦日纲也下手,秦日纲被手下人不敬杨秀清庚叔的事件牵连,狠狠被杨秀清命人打了100棍,石达开岳父则是被杨秀清打了不说还被革职,“重杖三百,革去侯爵,降为伍卒”

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是太平天国在天京事变之前除杨秀清、洪秀全之外的最高层,杨秀清同时得罪三人,是非常不明智的,而这三人中的两人成了最终向杨秀清动刀的人,“东王威逼太过,此三人积怒于心,口顺而心不息,少怒积多,聚成祸害,积怒仇深”。

杨秀清不仅仅对待同僚嚣张跋扈,对待天王也是如此,曾为了抢天王府女官,杨秀清差点打洪秀全板子,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逼洪秀全封他和他儿子为万岁,终于将杀自己的刀递到了别人手中,直接导致自己被人送上死路。

1856年,洪秀全等人再也不想忍受杨秀清,于是天京事变爆发,东王及东王府被全歼,韦昌辉、秦日纲身死,石达开全家被杀,洪秀全失去了得力助手,太平天国走向衰败,这一场事变,没有一个胜利者,如果有,那就是根本没有参与其中的清政府。

参考资料:《李秀成自述原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