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币,不只是玩家的游戏

 新用户1360eC7o 2020-12-21

(五代十国)

前几天看了一篇文章,

题为《全国政协委员张建国调研两会“钱币提案”落实情况》。

(发表在中国钱币博物馆王永生老师的个人公众号上)

文章提及了“中小学教材中钱币知识的补充和修订”,“对社会公众进行钱币文化内涵的普及”,“通过钱币建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等诸多方面。

笔者读完此文,深有感慨,

这是品一藏泉作为钱币收藏领域专业公众号所必须关注的热点话题,

因为钱币,不只是玩家的游戏。

(清)

  钱币,不只是收藏者的钱币。

一说到古钱币,

在世人眼里似乎高深莫测,冷门生僻。

它所涉及的真伪,价格,版别,稀缺,品相种种,只有专业人士才能驾驭,

所以,它只是收藏者的钱币。

其实,

古钱币不只是收藏品,投资品,

它还可以是历史爱好者深入历史的实物,书法爱好者模仿书体的字帖,经济研究者举例现象的证明,考古研究者断代定论的依据...

它还可以是孩童时代的千字文,中学时代的兴趣知识,大学时代的人文百科,步入社会的人生阅历...

便是对于我们收藏者来说,

钱币给我们带来的金钱观(利润)、身份感(地位),终会随着我们的离去而远去,

而真正不会远去的,

是钱币背后的人生收获,精神自由。

(钱背)

  中国人都应该了解的中国钱币。

古老的中国钱币,

是先人给我们留下的文化印记,

它不仅属于每一个收藏者、爱好者,也属于每一个中华文化孕育下的国人。

它是历史的见证,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从唐尧虞舜夏商周到五代宋元明清民,

无论是王朝更替,还是政权迭起,

我们都能在钱币中,找到证明。

它是文化的符号,

中国是一个文明不衰的古国,农业文化,文学文化,建筑文化,政治文化,

古人的智慧,影响至今,

也直接反映在古老的钱币上。

它是民族的名片,

中国是一个民族融合的古国,契丹文,西夏文,八思巴文,老满文,新满文,

篆隶草行的汉字演变以外,

我们看到了更多文明的变迁。

中国人都应该了解中国钱币,

从而建立强大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所以在两会提案的落实中,

国家加强了中小学教材里钱币知识的修订和补充,大学中开设相关课程,

是对传统文化系统的普及。

国家在教育频道制作专题栏目《钱币与王朝》、《钱币中国》向公众科普,

是对中华文明有益的发扬。

(南宋·绍兴元宝)

  全世界都应该感受的中华文明。

中国的钱币文化,

不仅属于中国,更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地位上,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货币(贝币)的国家,也是最早发明使用纸币(交子)的国家。

中国的货币文化(货币理论,货币书法,货币形制,货币币值),是世界上最早形成的,

并对世界货币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特色上,

中国的货币所承载的中国历史,货币文字所承载的文化信息,货币制度所承载的政治文明,

是具有中华特色的,独一无二的。

是代表东亚文化的,不可复制的。

中国钱币文化的背后,

是全世界都应该感受的中华文明。

所以在日本,在欧美,有着一大批中国钱币的拥趸,他们都是透过钱币,去感受古老的中国文明。

所以在内陆,在港澳台,我们的同胞都爱收藏钱币,他们会通过钱币,去向世界传递民族的自信。

(先秦·蚁鼻)

  我们应该做什么?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教科书上说:宣和通宝是北魏的钱币》。

一个钱币的常识性错误登上热搜,

可见钱币文化的普及,任重而道远。

而我们作为专业的钱币收藏爱好者,

其实有义务向身边对钱币感兴趣的朋友,普及钱币的相关知识,

这个知识不在钱币的价格,钱币的品相,

而是钱币背后的历史,经济,深层的文化涵义。

同样我们作为钱币专业领域的自媒体,

更有义务利用自己的影响力,通过网络媒介,向广大公众普及钱币文化。

这个文化不止钱币的真伪,钱币的版别,

更多的是钱币的历史背景,工艺信息,文化自信。

我相信,这是很多钱币玩家愿意去做的事,也是很多公众号、视频号正在做的事。

这更是我们作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人,

所应该做的事。

(清)

如果古老的中国钱币,只是投资品,收藏品,

那么未免太过肤浅。

三千年货币文化所代表的中华文明,

它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

图片:品一藏泉
排版:品一藏泉
版权:品一藏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